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作业 习题-1、2(含答案)

环评作业 习题-1、2(含答案)


(1)计算各断面的均权水质指数; (2)计算各断面的内梅罗水质指数;
河流中各采样断面上的污染物浓度监测值(mg/L) 断面号 A1 7.62 23.61 0.017 0.015 0.006 2.46 0.001 未检出 2.62 A2 15.9 17.5 0.025 0.038 0.004 5.16 0.0008 0.01 1.45 A3 4.55 24.59 0.007 0.006 0.005 6.46 0.0009 未检出 4.15 A4 5.41 4.59 0.01 0.004 0.006 7.13 0.0012 0.01 6.52 A5 1.19 6.60 0.002 0.002 0.007 4.69 0.0011 0.032 0.71 A6 2.52 1.64 0.002 未检出 0.004 7.21 0.001 0.03 0.54
习题-2
2-1、 什么是模型,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有哪些特性。 答:如果一个事物 M 与另一个事物 S 之间, 满足两个条件: 1. M 中 包含有一些元素(分量), 每个元素(分量)分别对应和代表 S 中的一个元素 (分量); 2. M 中的上述分量之间应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种个关系可以用于 与 S 的分量间关系进行类比。我们则将事物 M 称为事物 S 的模型。 满足模型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和算法叫做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具有下列特征: 1、高度的抽象性。通过数学模型能够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从而可以突破实际系统的约束, 运用已有的数学研究成果对研究对象进行 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较之在原型或实物模型上的研究具有很多优点。
选择(2)时,趋势线如下:
y
1.4E+14 1.2E+14 1E+14 8E+13 6E+13 4E+13 2E+13 0 0 10 20 30
x
y 乘幂(y) y = 0.002x8.945 R² = 0.858
40
50
选择(1)时的 R2 值较大,所以 y =ab 模型更适合实验数据。 2-4、已知一组实验数据,指定模型 y = d +ax1 + bx1 + cx2, 试用线性回归法估 计参数、说明模型的适合程度,并估计其相对中值误差。 y x1 x2 115 82 1 3 2 68 79 100 177 210 262 334 4 7 10 15 24 20 15 25 8 30 23 3 8.3
x b
20 2.4E8
25 3.6E10
30 5.3E12
40 1.2E14
解:选择(1)时,趋势线如下
y
4.5E+15 4E+15 3.5E+15 3E+15 2.5E+15 2E+15 1.5E+15 1E+15 5E+14 0 0 10 20 30 40 50 y 指数 (y) y = 1.348e0.890x R² = 0.980
达到空气质量等级Ⅲ级,属轻度污染。 首要污染为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影响评价作业 习题-1
1-1、 什么叫环境质量,什么叫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一般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 ,环境的总体或环境 的某些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对人类的生存繁衍适宜程度。人 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 反过来环境质量 的变化又将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 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的优劣所进行的一种定量描述。即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 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因此要确定某地的环境质量必须进行 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定量的判断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 环境质量评价要明确回答该特定区域内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破 坏,程度如何;区域内何处环境质量最差,污染最严重;何处 环境质量最好、污染较轻;造成污染严重的原因何在,并定量 说明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其基本工作程序如何? 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状态优劣进行定量描述的一项工作 或任务。这种定量描述可是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说明、评定 和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 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 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 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 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 报告书的编制。
达到空气质量等级Ⅱ级; ������NO 2 =
达到空气质量等级Ⅰ级;
������TSP = ������������ − ������������ ,������ 0.328 − 0.300 ������������ ,������ +1 − ������������ ,������ + ������������ ,������ = 200 − 100 + 100 = 114 ������������ ,������ +1 − ������������ ,������ 0.500 − 0.300
污染 因子 BOD5 COD 总氰化物 挥发酚 总镉 溶解氧 总汞 总砷 总氮
解:水温取 25° C ,水中饱和溶解氧为 8.3 ppm。
2-6 、某监测站点某日的二氧化硫日均浓度值为 125μg/Nm3 ,二氧化氮日均浓度值为 75μg/Nm3,当日测得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是 328μg/Nm3,计算 API 并指明空气质量等级 和主要污染物。
2、经济性。用数学模型研究不需要过多的专用设备和工具,可以节 省大量的设备运行和维护费用, 用数学模型可以大大加快研究工作的进度, 缩短研究周期, 特别是在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这个优越性就 更为突出。 但是, 数学模型具有局限性, 在简化和抽象过程中必然造成某些失真。 所谓“模型就是模型”(而不是原型),即是指该性质。 2-2、 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讨论, 用一盆水清洗衣服和将该盆水分成两个半盆 水来洗衣服,哪个效果好。 答:衣服不能完全被洗干净是因为清洗一次后总有部分水不能脱离衣物, 于是部分污垢也随这部分水残留于衣物中。 这部分水的量与脱水方法和衣 物的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假定每一次清洗后脱水方式相同, 衣物的量不变, 于是残留的水量是相等的, 一盆水的量为 100 , 残留水量为 a, 依据常识, 0≤ a < 50。并假定每次清洗充分,可洗脱的污垢完全均匀分布于水中。 用一盆水清洗衣服,污垢残留量为 y1=1 × 100 = 100 = 100 ������ ; 分两个半盆水清洗,污垢残留量为 y2=1 × 50 × 50+������ = 2500 +50 ������ ; 因为 0≤ a < 50,则2500 + 50������ − 100������ > 0,即2500 + 50������ > 100������,所 以������1 > ������2 。也就是说一盆水分两半清洗衣服的效果更好!
������ ������ ������ 2 ������ ������ ������ 2
2-3、 已知一组实验数据, 就下列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说明哪种模型结构更适
合实验数据。(1) y =ab ;(2) y =ax
x y 1 1.36 2 3.69 4 27 7 5.5E2 10 1.1E4 15 1.6E6
解:
参照上表计算得:
������SO 2 =
������������ − ������������ ,������ 0.125 − 0.050 ������������ ,������ +1 − ������������ ,������ + ������������ ,������ = 100 − 50 + 50 = 87.5 ������������ ,������ +1 − ������������ ,������ 0.150 − 0.050 ������������ − ������������ ,������ 0.075 − 0.000 ������������ ,������ +1 − ������������ ,������ + ������������ ,������ = 50 − 0 + 0 = 46.9 ������������ ,������ +1 − ������������ ,������ 0.08cel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
a=-1.0793 , b=0.2931 , c=1.5836 , d=79.9917, 其中 R2=0.9681,说明此模型具有较 高的适合程度。 2-5、在某河流的六个采样断面上进行采样分析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该河流执行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类水质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