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鹤楼》赏析 知识点

《黄鹤楼》赏析 知识点

内心的孤独感。

(1分)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1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1分5、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4分)
答: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

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

(2分)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2分)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7.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8.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答:岳阳楼、滕王阁
9.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10.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寂寞、惆怅
1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尾联。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果,船要归肌,游于也要归乡: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心底顿生浓浓的愁绪。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以“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做到了“言外传情。

情内展画”,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同时又情景交融,突出了诗人无尽的乡愁。

1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请简要分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答:①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

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③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④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