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与失智老人有效的沟通及护理措施学生姓名:邢玉君学号: 46学院:医学院专业:护理班级: 1532班学校指导教师:彭芳企业指导教师:张莉2018年 1 月 30 日摘要目的探讨与失智老人有效的沟通及护理方法。
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3月纳入临床实习机构的三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轻度痴呆、中度痴呆、重度痴呆,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沟通交流、生活护理、日常照料进行讨论。
结果通过对三位老人的沟通及护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成功率90%。
结论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与老人沟通效果较好。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AD);沟通;护理目录1绪论 (3)2方法和实践资料 (3)纳入病例 (3)轻度老年痴呆 (3)中度老年痴呆 (4)重度老年痴呆 (4)实施过程 (5)3结果 (6)4讨论 (6)5结论 (7)1绪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
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
病人及家属常说不清何时起病。
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
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
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
在北京某养老院学习实践中,2017年7月-2018年3月收入老年痴呆的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五分之一,其中男12人、女7人,年龄平均在70-90岁以上,好几位老人都有过走失史,现将其中三位老人纳入本设计。
12方法和实践资料纳入病例轻度老年痴呆彭奶奶,78岁,退休教授。
4年前因烦渴、多尿就诊于世纪医院,经检查诊断尿崩症,给予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弥漫)治疗,病情控制尚可。
老人3年前因关节疼痛就诊于世纪医院,经检查诊断骨质疏松,未予药物治疗。
1魏秀红,李秀艳,战同霞.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居家照料者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21(11):1778-1779.既往史:右裸关节扭伤半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阻肺、肿瘤等慢性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今日为提高生活质量,入住老年公寓,老人意识清醒,语言较流利,精神可,二便正常,睡眠一般,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
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中度老年痴呆顾奶奶,83岁,退休教授。
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就诊北大医院,经检查诊断阿兹海默症(中度),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平素生活不能自理,未有其他明显不适。
老人8年前就诊北大医院时发现血脂增高,经检查诊断高脂血症,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控制血脂在达标范围内。
老人8年前就诊北大医院时发现骨质疏松,经检查诊断骨质疏松症,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平素未有肢体活动受限及疼痛表现。
既往史:既往有外痔、慢性单纯性鼻炎病史,平素未予相关治疗,否认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及肿瘤等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传染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老人平时生活不能自理,为提高生活质量,今日入住恭和老年公寓,一般情况可,有认知功能障碍,饮食良好,二便正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
???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重度老年痴呆梁爷爷,85岁,退休军人。
3年前,因头晕、肢体乏力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发现血压增高,最高血压超过180/100mmHg。
经检查诊断为“高血压3级(很高危)、脑血管病”,给予收入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平素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水平,日常血压控制在150-100/70-90mmHg之间,未有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
既往史:既往失眠、焦虑状态3年病史,平素服用安神镇静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否认冠心病、骨关节病、慢阻肺及肿瘤等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传染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老人平时生活不能自理,为提高生活质量,入住老年公寓,神志恍惚,对答不切题,有认知功能障碍,饮食尚可,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
实施过程失智老人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周围环境的干扰,如旁边不要有太多人、将电视或收音机的声音调至最低。
谈话时要注意注视老人。
谈话内容要正面、直接,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一次只说一件事情,只需老人简单回答“是”或“不是”,不要让老人选择回答,否则会造成他的困难。
要给老人足够的时间回答问题。
当老人短期内做不出适当的回答时,也可以配合用一些相应的图片、照片或一些非语言沟通的方法来表示。
2若老人不愿意交谈或不耐烦时,可暂时离开或换另外一个人,等老人愿意合作时再谈。
当老人说的事情是错的,并坚持己见时,不要与他争论或试图纠正,可针对他的问题给予适当安慰或解释。
可借用手势或者其他非语言沟通方法来弄懂老人的意图。
对老人说话声调要温和,语速要放慢,使老人感到是在一种平静的环境中安心听你讲话。
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身体语言的应用,无论在说话还是聆听时都应与老人保持眼神的接触,可以在沟通的过程中握着对方的手或挽着对方的手臂。
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老人的身体语言,包括音调和身体动作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可教他们记一些数字,由简单到复杂反复进行训练;亦可把一些事情编成顺口溜,让他们记忆背诵;亦可利用玩扑克牌玩智力拼图、练书法等,以帮助患者扩大思维和增强记忆。
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走失。
在室内反复带患者辨认卧室和厕所,亲人要经常和他们聊家常或讲述有趣的小故事以强化其回忆和记忆。
如能坚持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可能有成功的希望。
亲人要手把手地教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以期生活能够自理。
2王鲁宁.关注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料者问题.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66.3结果对3位进行护理后,老人的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升,说明护理指导有效。
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成功率90%。
说明有效的护理对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有帮助。
激越行为是老年痴呆患者较常出现的最顽固的行为问题,也是家庭照顾者感到最难应付、加重照顾者负担和精神压力的问题之一。
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发生率可达50%-90%以上。
由于病人的激越行为复杂多样,诱发因素太多,在护理方式和应对策略方而还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由于多数照顾者不知道自己护理方式不当,不能及时反馈信息,导致我们不能及时给予相应指导,所以在这方面对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指导效果并不明显,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4讨论人至暮年,机体各部分都开始明显地呈现出老化的迹象,有些老人还不得不终日忍受着病痛,这使他们的脾气无可避免地要变得暴躁一些。
3有些老人看到和自己相处了几十年的同志、友人中不断有人辞世,也不禁会想起自己在人世间的日子已十分地有限,这时再看到儿女在生活上尚不能自立或比较幼稚的一面,当然也就会替他们感到着急和担忧。
膝下的儿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对老人多一分关心和体谅,反而对其有所嫌弃,就会给老人悲凉的心境多浇上一盆冷水,让他加倍地感觉到生活的残酷。
沟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无论对于家庭照护还是专业护理人员,有效的沟通都是良好照护的基础。
如果照护者无法与长者建立良好的交流,就很难理解老人到底要什么;老人也不明白照护者到底要做什么,无法很好的配合护理,引发很多问题。
因此与失智老人交流是一种挑战,有效沟通可以使老人增加安全感,真正如何与他们交流沟通便有了更多的技巧和方发。
43洪霞,张振馨,洪震等.娱乐活动、生活事件与阿尔茨海默病.中国临床康复2014. 22 (8):4614 4616.4徐永能,卢少萍,符霞等.老年性痴呆病人家居女个的护理干预.中华扩理杂志2014. 39 C3):185 187.5结论通过护士沟通、患者自我配合后。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自我满足感增强,身心均得到较大的满足,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为护理员和家属减轻了负担,也有效地延缓了痴呆的发展。
因此,对老年痴呆患者提供积极的日常生活护理、训练自我照顾的能力及认知,加强安全管理、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1]王鲁宁.关注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料者问题.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66.[2]魏秀红,李秀艳,战同霞.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及居家照料者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21(11):1778-1779.[3]盛树力主编.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和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4]徐永能,卢少萍,符霞等.老年性痴呆病人家居女个的护理干预.中华扩理杂志2014. 39 C3):185 187.[5]肖顺贞,Donna L Algase,王志稳等.老人院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观察与描述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6 8.[6]洪霞,张振馨,洪震等.娱乐活动、生活事件与阿尔茨海默病.中国临床康复2014. 22 (8):4614 4616.[7]周建平.精神分裂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护理干预措施.护士进修杂志(5):474 [8]王志稳,肖顺贞,刘宁等.社区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应对策略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3):63 64. [9]张月华,卢少萍.老年痴呆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护理学杂志(7).542.致谢这次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我遇到困难和疑惑时给予指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善性意见,投入了超多的心血和精力。
老师对我的帮忙和关怀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带教老师在我实习的这十个月给予我毕业设计的启发,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功归于每一位支持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