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2007学年烟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生物试题

2002007学年烟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生物试题

2006-2007学年度烟台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生物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共二道大题(38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在答题表内。

)1.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经死亡的鱼中,根据下列哪一特征可以判断鱼是否新鲜?A .鳞片是否完整B. 体表是否湿润C .鳃丝的颜色D.身体有无伤痕2.鱼是最常见的一类水生动物,它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最重要的是它具有:①脊柱②鳍③心脏④鳃⑤鳞片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⑤3.鲸生活在海洋中,用肺呼吸,用鳍游泳,胎生哺乳,根据上述特征可以判断鲸属于:A .鱼类B .两栖类C .软体动物D .哺乳动物4.按照形态结构不同,可以将水生生物分为不同的种类,下列动物中能与扇贝归为一类的是:A .鱿鱼B .珊瑚虫C .梭子蟹D .海龟5.下列人类活动中,不会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的是:A .排放工厂污水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 蓝色革命D. 排放生活污染物6.“观察蚯蚓外部形态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用的蚯蚓:A .扔进垃圾箱B. 放归大自然C .养在空玻璃瓶中D.拿回家给爸爸钓鱼7. 蝗虫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蜕皮,蜕皮的原因是:A .外骨骼不能生长B. 外骨骼被破坏,需要形成新的外骨骼C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D.表皮细胞老化、死亡8. 保护濒危生物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下列哪种动物不是濒危的陆生动物A .藏羚羊B .大熊猫C .白鳍豚D .麋鹿9.“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

”以上描述的是哪种动物的外部特征?A .对虾B .蜘蛛C .蝗虫D .蜈蚣10 •青蛙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不恒定的根本原因是:A .体表没有鳞片,散热快B. 心脏输送氧的能力较低C .体型较小,难以维持体温D.经常生活在水中,体温散失多11. 鸟类在外形上不同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A .趾端有爪B. 具有翅C. 身体呈流线型D. 被覆羽毛12. “孔雀开屏”属于动物行为中的:A .先天性行为,繁殖行为B.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C .学习行为,攻击行为D.学习行为,取食行为13. 按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排序,正确的是:①小猫②黑猩猩③人④蚯蚓 A .①②③④B .④①②③C .④②①③D .②④①③1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A .警犬通过嗅觉找到藏匿的罪犯B.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C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引诱雄蛾来交配D.蜜蜂通过特定的舞蹈让同伴找到蜜源15. 体操运动员关节活动范围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训练促进了:A .滑液分泌增多B. 关节软骨增厚C. 关节囊和韧带伸展性提高D. 关节囊和韧带增厚16. 生物防治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力推崇的防治害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优点是:A .见效快B. 专一性强C. 控制害虫持久D.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17.“乳房生物反应器” 可以生产和分泌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这主要是因为改造了某些动物的:A .外形B .乳房结构C .食物D .遗传基因18.“神五” 、“神六”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

宇航服是宇航员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

它的发明仿生了:A .乌龟的背甲B.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C .萤火虫发光D.蝙蝠的回声定位19. 一只鸽子从0C环境进入20C环境时,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体温降低B. 体温升高C. 耗氧量增加D. 耗氧量减少20. 细菌、真菌和病毒共同的特征是:A .都是单细胞生物B.均不含有叶绿体C .都用孢子繁殖后代D.都对人类有益无害21 .食品在冰箱中保存时间相对较长,主要原因是冰箱中:A .很卫生,无细菌B.温度低,细菌不繁殖C .温度低,细菌冻死了D.温度低,细菌繁殖慢22. 生活中把牛奶制成酸奶,把黄豆制成酱油,分别利用到以下哪种微生物?A .乳酸菌和曲霉B.酵母菌和青霉C .醋酸菌和酵母菌D.乳酸菌和根瘤菌23. 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下列对抗生素的认识正确的是A .抗生素是由青霉菌分泌产生的B.抗生素能杀灭所有病菌和病毒C .抗生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D.抗生素的使用仅限于医疗24•“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去除灰指甲,赶快用亮甲”。

请问这句广告词中的灰指甲是由哪种微生物引起的?A .真菌B .细菌C .病毒D .霉菌25. 科学家运用转基本技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出大量的胰岛素,从而拯救了大批糖尿病患者。

之所以选择大肠杆菌的主要原因是:A •容易寻找B •繁殖快C.易受人控制D .生产成本彳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13个小题,共50分。

)26. (2分)鲫鱼不停地将水吞入口中,又从鳃盖后缘排出,其主要生理意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2分)蚯蚓属于__ 动物。

实验时要保持其体表湿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3分)青蛙是一种跨越多种生活环境的动物,它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经过_____ 发育成为幼蛙,青蛙营_________ 生活,其呼吸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3分)仿生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你知道下列仿生所依据的生物吗?①飞机______ ;②冷光________ :③“人工智能”计算机___________ 。

30.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细菌主要靠 ______________ 方式进行生殖,真菌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繁殖后代。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是—关系。

前者对后者的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对前者的贡献是32 . (3分)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败变质,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①罐头食品不易变质: _______________ ;②腊肉、腌鱼较长时间不易变质:_______ ;③袋装鲜奶具有一定的保质期:_____ 。

33. (6分)右图为两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⑴乙图为______ 的结构图。

甲、乙两生物在细胞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 .(2)1是____ ,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⑶乙生物中结构9是_____ ,结构7是________ .甲乙34. (5分)在生物圈中,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请你根据下图列举的几种生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 从分类方面看,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_______ 。

(填图中字母)(2) 所列生物中,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帮助最大的是〔〕__;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 。

(填图中字母)(3)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____ 。

它能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由此说明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之一是 __________ 。

35. (4分)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濒危珍稀物种之一。

全球现存的野外大熊猫的数量仅有1590只左右,主要栖息在我国四川、甘肃,海拔2000一4000米的高山中。

保护野生大熊猫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

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5个,并且已于2001年在四川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大熊猫为主的濒危动物基因资源库。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问题:(1) 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例如它的食物结构单一,繁殖能力较弱等等。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有的学者提出通过克隆技术繁殖大量大熊猫,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量,请你从遗传的多样化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列举一个你知道的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的珍稀动物:(4) 你为保护野生动物可以做哪些工作?36. (5分)如图示装置,在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淀粉、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稀糊状,密封瓶口,导管的一端连通玻璃瓶,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

分析回答问题:(1) 请你预测石灰水的变化_______ ,你的理由是 _____ 。

(2) 打开玻璃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取出一些糊状物,滴一滴碘液,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将此装置放人冰箱中,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37. (6分)右图是探究微生物与食品变质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问题:gr甲z.(1) 实验前,要把甲、乙两个装置的肉汤煮沸,目的是_________ 。

(2) 在温暖的环境中放置几天后,______ 装置中的肉汤不容易腐败,原因是______ 。

(3) 实验后,将肉汤依旧新鲜的一组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将试管及其中的肉汤放入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据此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4) 根据上述探究实验的原理,科学家提出了保存牛奶和酒的方法:________ 。

(5)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认为保存食物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

38. (6分)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发明抗生素---青霉素的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探索:观察及思考:培养细茵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出假设: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得出结论:请你根据上述科学探究回答问题:(1) 你认为这一实验最恰当的假设是_________ 。

(2) 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__________ 。

(3) 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产生的,应该进一步设计实验。

具体方法是:________ 。

如果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 ,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4) 通过弗莱明的探究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