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对劳动合同法,企业应该怎样做

面对劳动合同法,企业应该怎样做

《劳动合同法》已正式实施,对于中国企业,不管是观望,还是抵御,是规避,还是顺应,其确实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面对劳动合同法,睿智的企业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劳资纠纷的产生,建立和谐企业呢?笔者认为,企业应该从组织战略、文化建设、团队激励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全方位入手,提纲挈领,统筹运作,全局推进,以应对新法

企业怎样降低用工成本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的用工成本明显增大, 鉴于此,企业在进行用工成本投入的时候要更加慎重、理智,尽量做到:找对其人,人对其职,人对其时,人对其事,并要保证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既不能出现人才断层,使企业缺乏动力,也不能出现人浮于事,使企业“负重前行”,造成成本剧增。
1.控制人员聘用质量,预防潜在用工成本的增加。招聘和试用是企业选择人才的必然通道,新员工质量优劣全在于此,如果进门关没有把好,“请佛容易送佛难”,必然造成劳动力的“性价比”(创造的价值/劳动力成本)低下,员工的平均创造力降低,严重的不但员工自身很难适应,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士气。
在这里要着重提出的是企业的知情权。《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目前,劳动者求职时在简历中“注水”的现象比较严重,如假学历、假证件、虚构工作经历、隐瞒身体状况等。知情权的确立,为企业进行背景调查提供了法律支撑。聘用的其他环节都容易很好地控制,而背景调查往往被忽视,企业要认真、详尽、充分地使用这项权利,这不能只是威慑应聘者的一个筹码,流于形式。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中,要重新审视这项工作,选拔出货真价实的人才,降低中途离职率,才有利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2.聘用要注意员工的文化亲和力。“接受和认同本企业的文化”,这常常成为企业招聘时,对岗位要求的条件之一。这其实是一个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对员工今后的适用非常重要。为什么不少才华横溢的人总是慨叹怀才不遇,也就是得不到组织环境的承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不够。
3.做好人力资源三大基础性工作是节省人力成本的前提。现在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只注重招聘、培训、薪酬等方面工作,还有甚至认为人力资源工作就是招人,和其他行政工作混为一谈,认为是企业“打杂”的,很不重视。殊不知,人力资源职能是所有职能中最能动、最有创造性的资源职能,该资源不但是成本,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增值。组织设计、工作流程设计、

工作分析三项工作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六模块的工作必须建立在这个扎实的基础之上。
比如,不进行组织设计、工作流程设计,就无法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就无法知道人力的需求;组织设计采用什么类型(直线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矩阵型),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不同的时期也要不断调整变化,但一个宗旨就是,组织结构要扁平、高效、便捷,不能臃肿赘复,不能造成管控失灵,所有致力于战略、授权、激励、团队、文化等方面的努力,都不能弥补组织机构失灵时的灾难,到那时企业付出的不仅仅是人力成本,还有可能出现倾覆。
再者,没有扎实的工作流程设计、工作分析,就无法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制作不出准确的岗位说明书,也就不能挑选出和岗位最匹配的人员,容易造成“小马拉大车”或者“大马拉小车”的现在,这同样是人力成本的浪费,也给队伍造成不稳定因素,对员工个人发展不利,对企业更是加大了用工风险。

企业怎样激活“休克鱼”
《劳动合同法》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的门槛降低,加大了对劳动者入职的保护程度,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也很有可能造成另一种负效应,那就是使员工失去忧患意识,降低士气。
针对激活“休克鱼”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从员工职业规划、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几方面来激励员工,避免企业走入“死穴”。
1.员工职业规划方面:
企业既要使用人,还要发展人,规划人,成就人。也就是说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好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之间的关系,要把企业和员工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即:企业的进步就是员工的发展,企业的未来就是员工的前途,这样企业和员工才能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无往而不胜。
企业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能独挡一面的部门经理人才稀缺”,真是这样吗?非也。这是企业激励机制有缺陷的表现。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发现和培养出新人的部门经理才得以向更高岗位晋升。只有员工的职业发展得到重视和保护,为员工提供展现自我,实现个人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被广泛地调动起来,企业也会人才辈出,多方面受益。
2.绩效薪酬管理方面:
企业经常会做薪酬调查,相互比较,结果发现自己的平均薪酬总额并不比别的企业低,为什么取得的激励效果却不理想呢?先来看一个例子:对一个部门经理的绩效薪酬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年薪5万元,另5万元年终奖,视其绩效情况发放;另一种是年薪10万元,绩效达不到时根据情况扣发。同样的薪酬总额哪个激励

效果更好呢?当然是后者。
这就说明了薪酬中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设定是有技巧的。一般的,在一定范围内,变动部分越大激励性越高,而且还要根据岗位级别和种类来定。从企业的基层到高层岗位,变动部分要越来越高;从管理到销售岗位,变动部分也要越来越高。
另外,薪酬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比例还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一般企业在成长和衰退期,变动部分要≥固定部分,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政策;在成熟期,变动部分要≤固定部分,采用稳定型的薪酬政策。
绩效薪酬管理还要注意被激励对象的需求和方法。某公司为了激励中层干部,没有认真分析就执行了一项决定:为了中层干部上下班便利,给每人配发了一辆小汽车,结果出乎意料,配发小车后不久,中层干部纷纷卖掉小车套取了现金。最后,等于公司为中层发了一次没有任何激励效果的奖金。
问题出在哪里?研究表明:激励力=满足需求的价值(效价)×期望的程度(期望值)
由于城市交通堵塞的原因,中层们对自行开车上下班期望值并不高;另外有买小车的钱,不如用来乘地铁或搭出租更划算,小车满足其需求的价值也不高;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设定绩效目标,就平均地下发了奖励,事后还能有什么激励效果?就像驯化海豚跳高一样,首先把要顶的气球悬挂在一定高度上,等它顶中气球后,再马上给它食物。如果跳之前就把海豚喂饱了,那它还有什么表演的积极性?
但是绩效目标的设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目标太高,员工会认为达不到而放弃追求;目标太低,员工又会认为不值得追求而不为。这个分寸的把握应该是“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为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