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文件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手册(2016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目录第一章一般规定 (2)1-01.制定目的和依据 (2)1-02.适用范围 (2)1-03.基本要求 (2)1-04.违反手册规定的责任 (4)1-05.修订 (4)1-06.施行时间 (4)第一编执法信息来源 (6)第二章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 (7)2-01.基本要求 (7)2-02. 编制原则及考量因素 (8)2-03. 执法计划的内容 (9)2-04. 编制程序 (11)2-05. 其他 (13)第三章安全生产举报投诉 (14)3-01. 基本要求 (14)3-02. 举报投诉方式 (14)3-03.举报投诉处理程序 (15)3-04. 举报投诉奖励 (18)3-05.其他 (19)第四章交办报请移送 (21)4-01.上级机关交办 (21)4-02.下级机关报请 (21)4-03. 相关部门移送 (21)4-04.其他 (21)第二编现场检查 (23)第五章检查前准备 (24)5-01. 了解相关情况 (24)5-02. 文书及证件准备 (24)5-03. 装备准备 (24)5-04. 其他规定 (24)第六章现场检查 (26)6-01. 编制现场检查方案 (26)6-02. 现场检查一般程序 (26)6-03. 检查方式 (28)6-04. 现场检查内容 (29)6-05. 现场检查记录 (53)6-06. 现场处理措施 (54)6-07.其他处理措施: (56)第三编行政处罚 (58)第七章行政处罚一般规定 (59)7-01. 行政处罚的种类 (59)7-02. 行政处罚的管辖 (59)第八章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62)8-01. 适用范围 (62)8-02. 处罚程序 (62)第九章行政处罚一般程序 (65)9-01. 立案 (65)9-02. 调查取证 (66)9-03. 填写案件处理呈批表 (67)9-04.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68)9-05. 文书及送达 (69)9-06. 特殊情况应对 (71)第十章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73)10-01. 听证告知 (73)10-02. 听证的组织 (74)10-03. 听证基本程序 (75)第十一章行政处罚的实施 (77)11-01.行政处罚的裁量 (77)11-02.行政处罚的执行 (80)11-03.结案 (81)11-04. 备案 (81)第四编行政强制 (84)第十二章行政强制 (85)12-01. 行政强制概念 (85)12-02. 行政强制原则及要求 (85)第十三章行政强制措施 (87)13-01.一般规定 (87)13-02. 查封、扣押 (88)13-03. 通知有关部门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 (90)13-04. 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 (92)第十四章行政强制执行 (93)14-01.一般程序 (93)14-02. 对到期不缴纳罚款的加处罚款: (95)14-03.将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和危险物品拍卖所得价款抵缴罚款: (95)14-04.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97)第五编行政许可 (100)第十五章行政许可一般规定 (101)15-01. 一般概念 (101)15-02. 行政许可事项 (101)15-03. 其他规定 (102)第十六章行政许可程序 (103)16-01. 一般程序 (103)16-02.听证 (108)16-03. 变更及延期 (111)16-04. 吊销、撤销及注销 (112)16-05.特别规定 (114)第六编案件移送 (116)第十七章一般案件移送 (117)17-01.一般概念 (117)17-02.移送的情形 (117)17-03.移送的提出 (118)17-04.移送的批准实施 (118)第十八章涉嫌犯罪案件移送 (120)18-01. 移送情形 (120)18-02. 移送标准. (121)18-03. 移送程序 (129)18-04. 移送处理 (130)第七编行政复议、诉讼和国家赔偿 (133)第十九章行政复议 (134)19-01. 行政复议一般规定 (134)19-02. 行政复议范围与管辖 (135)19-03. 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136)19-04. 行政复议的证据及材料要求 (138)19-04. 行政复议的审理和决定 (139)第二十章行政诉讼 (144)20-01. 应诉机关 (144)20-02. 应诉准备 (145)20-03. 出庭应诉 (148)20-04. 上诉和执行 (150)第二十一章国家赔偿 (153)21-01. 赔偿义务机关和赔偿范围 (153)21-02. 申请受理 (154)21-03. 审查决定 (156)21-04. 赔偿 (158)第八编文书制作与案卷归档 (162)第二十二章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 (163)22-01立案审批表 (163)22-02 现场检查方案 (171)22-03 现场检查记录 (175)22-04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 (180)22-05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 (184)22-06整改复查意见书 (188)22-07行政强制措施审批表 (192)22-08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 (196)22-09查封扣押(场所、设施、财物)清单 (200)22-10延长行政强制措施(查封扣押)期限决定书 (203)22-11行政强制措施处理决定书 (206)22-12停止供电(供应民用爆破物品)通知书 (209)22-13恢复供电(供应民用爆破物品)通知书 (212)22-14 询问通知书 (215)22-15 询问笔录 (218)22-16 勘验笔录 (224)22-17 抽样取证凭证 (230)22-18 现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表 (233)22-19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237)22-20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审批表 (242)22-21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书 (245)22-22 鉴定委托书 (249)22-23行政处罚告知书 (253)22-24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 (258)22-25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263)22-26行政处罚听证会通知书 (268)22-27听证笔录 (272)22-28听证会报告书 (279)22-29案件处理呈批表 (283)22-30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 (287)22-31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单位) (291)22-32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个人) (295)22-33行政处罚决定书(单位) (298)22-34 行政处罚决定书(个人) (301)22-35 罚款催缴通知书 (305)22-36 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表 (308)22-37 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批准书 (312)22-38 文书送达回执 (317)22-39行政强制执行事先催告书 (320)22-40 强制执行申请书 (323)22-41 案件移送审批表 (327)22-42 案件延期审批表 (330)22-43 案件移送书 (333)22-44 结案审批表 (337)22-45案卷(首页) (341)22-46 卷内目录 (345)第二十三章案卷归档 (350)24-01. 立卷归档 (350)24-02.移交登记 (353)24-03.保密借阅 (354)24-04.保管销毁 (355)第一章一般规定1-01.制定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统一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依照现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制定本手册。
1-02.适用范围1.本手册是指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规定的内部规范,仅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内部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
2.本手册所称的安全监管执法,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情况,进行的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遵守本手册规定。
1-03.基本要求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坚守法治信仰,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在开展安全监管执法过程中,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2)在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3)调查取证合法、及时、客观、全面,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强制措施法律手续完备,程序合法;(4)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5)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7)执法文书规范、完备,案卷装订规范。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监管执法,严禁下列行为:(1)推诿或者拒绝履行法定职责,越权执法,滥用职权;(2)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财物或者为自己、亲友或者他人谋求其他利益;(3)参加生产经营单位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娱乐、旅游、出访等活动;(4)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收取费用;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5)以任何形式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活动,或收取中介机构提供的钱物;(6)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私自处理、留置罚没财产;(7)弄虚作假,隐瞒、包庇、纵容违法行为;(8)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1-04.违反手册规定的责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本手册规定,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批评教育;情节较重或者屡次违反的,予以调离执法岗位,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或者视情给予处分。
同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1-05.修订本手册定期进行修订,必要时,随时修订。
1-06.施行时间本手册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61条、第6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12条、第53条、第55条《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令第397号)第15条《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2009年7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4号)第31条《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试行)》(2009年7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1号)第6条《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安监总党字〔2005〕19号)《关于印发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履职行为“四个零”规定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安监总党〔2013〕27号)第一编执法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