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方程式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

化学方程式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
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
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 4 个分子,反应后 5 个分子,
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故选 C。
催化剂 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 高温 2N2+3CH4。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
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 A 正确;B、由图示可知,W 为甲烷,碳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 ×100%=75%,故 B 正确;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X、Y 16
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3:4,故 C 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 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A.H2 【答案】B
B.H2O
D.7.45g
【答案】B
【解析】
【详解】
氢氧化钾、碳酸钾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最后得到的固体 KCl
的质量为:100g×7.3%× =14.9g。故选 B。
15.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2NH4ClO4
N2↑+Cl2↑+2O2↑+4X.则 X 的化学式是( )
10.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 1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
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 A 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1:2,故 B
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A.CO
B.O2
C.CO2
【答案】B
) D.H2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
【详解】
有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 2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4 个钠原子,反应
后有 2 个碳原子,4 个钠原子,12 个氧原子,12 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A.反应物是 X 和 Y,成物是 Q 和 Z B.参加反应的 Y 和 Q 的质量比是 1∶1 C.参加反应的 X 与 Q 的质量比是 1∶3 D.反应后生成 15 g Z 【答案】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 X 的质量减少了 4 g﹣0 g=4 g,故 X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 的 X 的质量为 4 g;反应前后 Y 的质量增加了 12 g﹣10 g=2 g,故 Y 是生成物;同理确定 Z 是生成物,生成的 Z 的质量为 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 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 应的 Q 的质量为 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 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 知反应物是 X 和 Q,生成物是 Y 和 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 Y 的质量为 12 g ﹣10 g=2 g,参加反应的 Q 的质量为 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 Y 和 Q 的质量比是 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 X、Q 的质量比为 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 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 Z 的质量为 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 选 C。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 C 正确;
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16×3)=1:48,选项 D 错误。故选 D。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D.丙不是氧化物
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 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
量为 12g﹣8g=4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 4g+5g=9g;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是生成
物,故 A 说法正确;B、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 4g+5g=9g,故 B 说法错误;C、乙的质量
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C 说法正确;D、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所以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
活泼的。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2
2
10
2
21
5
9
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成物
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 4g
46∶ 32=23∶ 16,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8%× B。
×100%=46%。故选
14.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
数为 7.3%的稀盐酸 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
()
A.74.5g
B.14.9g
C.10g
属于分解反应,故 D 说法正确,大阿阿香 B。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 的值是 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2: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4+26+3+5)-(2+3+36)=7,选项正确; B、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是,选项正确; C、甲、乙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正 确; D、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4-2)g:(26-7)g=12:19,选项错误。故选 D。
化学方程式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浓硝酸易挥发,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 4X↑+O2↑+2H2O,下列分析不
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NO2
B.H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价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3
【答案】D
【解析】
13.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 B.46% C.50% D.78% 【答案】B 【解析】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则 Na2S 质量分数是 1-22%=78%,Na2S 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是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32:32=1: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硫原子的个数不变,但氧分子参加了反应,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
误。
点燃
D、由 S+O2
SO2,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1:1,故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 A。
7.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薪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反应原理为:
12.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 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 C.参加反应的 X、Y 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3︰4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
点燃
6.下列关于 S+O2
SO2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分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答案】A
【解析】
【详解】
点燃
A、S+O2
SO2,可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正确;
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C 错误;
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 D 错误。
故选 B。
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乙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种类发生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