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幼师钢琴集体课教学初探
钢琴课是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正确弹奏钢琴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业务技能。
一方面,由于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再加上大多数幼师学生入校前音乐基础薄弱,使得钢琴课的学习在学与教两方面都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幼师钢琴教学不同于大中专院校钢琴专业和高师钢琴主修生的教学,它具有特殊性和速成性。
钢琴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最多的是自弹自唱,并且是幼儿歌曲的自弹自唱,这个特殊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它并不要求幼儿园老师即今天的幼师学生有很高很难的钢琴演奏技巧。
因此,从实际出发,怎样通过在幼师短短两年正规的专业学习才能使这些未来将从事幼儿教
育工作的学生成为既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唱能力的合格的幼儿音乐教师,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任务。
我觉得培养幼儿教师,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两者紧密结合;并且从实际出发,在重视教法课的同时加强实践课,这样才能让幼师钢琴教学达到“速成”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幼师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质量。
一.正确看待电子琴集体课教学
我们学校采用的是电子琴集体课教学。
这个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较好地满足了当前音乐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办学效益,舍去了重复的授课内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资源,更是改变了之前一对一的传统单向封闭式的讲授模式。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独奏又有重奏、齐奏,既促进了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又增强了她们的集体观念。
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但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不足:
1、由于钢琴课一周一次,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能给予每个学生像上“小课”时那样系统的指导,结果可能会导致“填鸭式”的教学,囫囵吞枣,不易出精品。
2、采用统一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快速掌握的学生,她们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这样就对她们进一步提高钢琴水平产生局限。
而对于掌握相对较慢的学生,她们容易产生自卑感,进而对上课与练琴产生逆反情绪,回避练琴、害怕上钢琴课,造成恶性循环。
针对以上不足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教师应对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加以弥补。
我们幼师二年级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在集体钢琴课上掌握得比较慢,课后又碍于心理压力没有及时和我沟通,作为教师就应该对其特别关注。
我通过主动和她接触,谈心了解她的想法和掌握的程度,并在课后对她单独进行辅导,这样在陪她练琴的时候就能“因人施教”,做到表扬她的时候不夸大其词,批评她的时候客
观、诚恳地指出。
渐渐的,这个学生的进度就跟上来了,有时课下还主动来找我问些问题。
由此可见,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帮助,对她们的心态和学法进行调整,来弥补钢琴课集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二.键盘集体课教学基本方法
键盘集体课教学,应做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其中技能训练,又可以分成基础训练和即兴伴奏。
(一)理论知识
钢琴弹奏要求弹奏者表现出乐曲的思想,这就要求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和素质,因此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弹奏理论知识。
现在接受幼儿师范教育的学生多数是初次认识与接触钢琴,不具备基本知识与弹奏基本能力,这对于开展钢琴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来保证钢琴教学的顺利进行,我觉得可以遵循这样的教程:一年级加强乐理基础、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的教学,尤其是乐理知识的授入;二年级加强和声基础的学习,这个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即兴伴奏,即兴伴奏初步技术训练核心是要掌握和弦、织体、调式、调性,因此和声课的学习掌握很重要。
(二)基础训练
由于幼师班的学生大多数刚刚接触钢琴,训练课时不多,学生进行钢琴弹奏练习时间不够,许多学生开始练习时,手臂不能放松、手指独立性差、关节无力且手型不规范。
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弹奏技巧与良好的习惯,我安排的教学如下:
1、三分钟的手型摆放。
2、分手高抬指练习。
3、练习曲、乐曲的弹奏。
4、回课。
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安排基本练习乐曲是不够的,还要加入各调音阶、和弦、琶音;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学习钢琴时首先要解决的是手臂手腕的问题。
此外我觉得高抬指练习是巩固手型与强化下键力度的重要训练手法,高抬指练习对于训练手指的独立性与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
高抬指练习可以先进行分手练习,再训练双手练习。
高抬指练习时,学生易出现两个问题:后一个手指还没完全落下去时,前一个手指已经起来了;后一个手指完全落下去了,前一个手指还在紧张地在原地。
学生当下可能没能力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得在全部学生面前指出来。
对于前一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后一个手指高抬指是用前一个手指为支撑力量,因此不能过早地放掉前一手指;后一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前后手指做高抬指,落键的一刹那,手指是紧张的,但是落下键后就应该立刻放松。
对于二年级幼师,应着重以情绪情感带动钢琴弹奏,包括即兴伴奏,让她们首先了解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及认知规律来情感教学。
(三)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训练是钢琴弹奏课程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基本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有人认为即兴伴奏是思维与感觉相结合、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活动,我很认同,我还认为这是一种
理论知识与键盘演奏相结合的一门技术,要求弹奏者在观看曲谱的同时,迅速在头脑中形成和声与音型织体的编配,并能快速地在键盘上演奏出来。
关于即兴伴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训练:
1、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
和弦、织体、调式、调性这四项是即兴伴奏的“零件”:
(1) 和弦。
要求对三和弦与七和弦掌握,这两个在指法上较有规律,将其他和弦及民族调式和弦放在后面在学习。
(2) 织体。
又叫伴奏音型,一般有三种类型:分解和弦式织体、和弦式织体、带低音的和弦式织体。
这部分一定要在和声熟知的前提下,根据音乐的性质来做不同织体的变化,通过一定时间,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
(3) 调式。
最常用的是大、小调式,它们在和声功能上完全一致,为即兴伴奏带来了方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民族调式弹奏学习。
(4) 调性。
幼师班的学生最常用到的调C、F、G,如果要很好的移调,那么首调唱名法是一种比较能快速促进掌握熟悉弹奏键盘上调的音位。
二年级的学生可能对已学过的乐理基础等知识有所遗忘,老师应随时给予复习,重视乐理基础,视唱练耳、和声基础,教会学生掌握分析歌曲的体裁、曲式。
这些是即兴伴奏的“初步知识”,就像学英语单词一样,要先记在脑子里,以便需要时随时取用。
2、即兴伴奏需要有一定的键盘弹奏基本功。
有些学生不爱弹教材上的练习曲、乐曲,自己找曲子弹奏流行歌曲,手指站不稳,弹出
来的歌曲有气无力。
为什么?基本功不扎实!即兴伴奏虽不像专业钢琴弹奏,但是对键盘弹奏的基本功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
3、要求学生多听、多看、多弹、多写,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我做了这样的安排:
(1) 一开始指导学生掌握C大调Ⅰ-Ⅳ-Ⅴ-Ⅰ的和弦连接,一首已编配好的歌曲+一首短小的儿童歌曲进行简易编配。
(2) 学习a小调和弦连接,为a小调儿童歌曲编配。
(3) 学习简单的和声知识及调式、和弦外音的知识。
(4) 总结一段时间的学习,归纳歌曲伴奏编配的方法及步骤。
(5) 学习 F、G大调的伴奏编配,适当让学生写较规范的伴奏谱。
(6) 学习简单的民族调式歌曲伴奏编配。
(7) 简单的移调弹奏。
这7个内容,穿插即兴伴奏前奏、结尾、踏板处理的讨论与总结。
而对于教师,在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时,除了要做到精心备课、认真组织教学外,还需要讲课热情。
老师的讲课热情会直接影响到对作品诠释的程度以及示奏的质量。
良好的讲课热情,还可以使学生们容易和老师产生共鸣。
在钢琴教学的道路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加强与学生们的交流,让她们感受到学习钢琴的乐趣。
这样,就可以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幼师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质量。
幼师钢琴集体课教学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适时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条件允许情况下,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以更高的标准顺应高校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总体趋势,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幼师。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解读》王安国吴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中国音乐教育》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