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3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3

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使得决定股市趋势的内外因素更为“多元化”反映经济基础变量GDP货币供应量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实际利率汇率与进出口物价指数物价指数反映的是我国市场环境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整体经济状态税率税率反映的是调控政策的变动汇率利率货币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则反映的是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前言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当今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从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证券市场才开始萌芽。

在经历30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欧美成熟市场需要十几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

并且在经过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更是成为了广大人民生活理财的重要部分,如何在投资股票市场中掌握好投资机遇,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

影响中国股市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国股市对宏观政策尤其敏感,中国的股市更是在宏观经济的运作状况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运作展开的。

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着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

其中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

按照一般常理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

由此看来宏观经济走势影响着股市的波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也不是完全同步的。

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并且结合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其影响力,并借此为投资者提供宏观经济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信息,以提高其投资的准确性。

首先,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投资规模、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

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接下来,本文将着重于从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四个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GDP)对股市的影响国内声场总值(GDP)是指在一个既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领土范围内声场的所有最终物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综合。

GDP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来说,GDP对股市的影响表现为,当GDP持续、稳定地增长,股票的内在含金量以及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使股票价格的上涨,证券市场会呈现上升趋势。

从以往的统计数据来看,1990年至2009年20年期间,不限起始年份,共有16个5年期,中国GDP和上证指数的5年期累计涨幅平均值分别为87%和92%,5年期年复合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12.9%和11.4%;尽管5年期股市累计涨幅大,年复合增长率平均值却更小,可见股市波动率比GDP大得多。

但是,以5年期计算,平均而言,无论是累计涨幅,还是年复合增长率,中国股市涨幅和GDP涨幅是相当接近的。

从长期看,股价的变动与GDP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元)2010397,983.002009340,903.0025575.002008314,045.4023708.002007265,810.30 20169.00 2006 216,314.40 16500.00 2005 184,937.40 14185.00 2004 159,878.30 12336.00 2003 135,822.80 10542.00 2002 120,332.70 9398.00 2001 109,655.208622.00但是我们必须将GDP和经济形势两者结合考虑,不能简单地认为GDP增长,股市必将伴之上升的走势。

当经济结构不合理,高通胀下呈现的GDP高速增长是泡沫经济的表现,经济形势在矛盾激化中有恶化的可能,企业成本上升,重复建设最终导致供大于求,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各种因素引发股市行情的下跌。

例如:2002年10月,有两个数据在中国证券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数据是2002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一个数据是2002年1~10月上证指数跌幅达到7.9%,一正一负,宏观经济走势与证券市场走势看上去形同陌路,相互背离,让广大投资者感到困惑。

由此可见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着股市行情的变动,但是股市的变动与GDP的变化趋势不是完全吻合的。

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从狭义到广义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的货币(M1)、广义的货币(M2)。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股票市场。

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地减少,股票行情趋于下跌。

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股票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股票行情上扬。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扶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利润的下降;使得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

二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从而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

三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

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影响股市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分析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到当下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具体情况。

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利率是指在接待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反映出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资金使用代价,是资本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率是宏观经济影响股市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加息或降息都会在短期内影响股市行情的发展。

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

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利率的变化与股市的变动并不能总结为简单的负相关的关系。

事实上,利率与股市行情的关系和我们的直觉相反,利率上升时股价也在上升,而利率下跌时股价也在下跌。

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的原因为,当利率上升时打斗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好,同时预期的现金流会增加,公司的股票价格当然也会随之上升。

相反,如果央行下调利率,居民受到这样一个政策信息的第一反应是经济仍然处于萧条时期,缺乏投资机会,股市也不景气。

下面,我们将从历年利率调整对股市影响的具体数据来证明其影响力。

调整时间调整内容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表现(沪指)2008年12月22日央行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12月23日沪指跌4.55%2008年11月26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11月27日,沪指上涨1.05%2008年10月30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0月30日,开盘:1732.7,收盘:1763.6点,涨2.55% 2008年10月9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10月10日,开盘:1995.9点,收盘:2000.5点,跌3.57% 2008年9月16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9月17日,开盘:1971.9点,收盘1929点,跌2.9% 2007年12月21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12月24日,开盘:5132.9点,收盘:5234.2点,涨2.6%2007年09月15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9月17日开盘:5309.06点,收盘:5421.39点,涨2.06%2007年08月22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8月23日开盘:5070.65点,收盘:5107.67点,涨1.49%2006年0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收盘上涨0.20%2005年0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下跌0.96%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沪指大跌1.58%,报收于1320点1993年0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沪指下跌23.05点1993年05月15日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沪指下跌27.43点汇率对股市的影响汇率是外汇市场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兑换的比率。

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首先,从实体经济层面分析,如果本币升值,则国内商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都会上涨,这对于出口,尤其是经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长夜十分的不利,企业的销售力度受到阻碍,利润空间缩小,造成股价面临下行的压力,相反,股价上涨;其次,从资金面分析,如果本国货币升值,则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变得有吸引力,这会吸引国外大量的资金流入进行投资,股市资金充足,股价上涨,进一步吸引更多外国资金的流入,推动股市上行。

从这两方面看来,汇率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是模糊的,具体的股市行情要具体分析。

在此,本文将借用近期我国汇率的变动对股市影响的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认识汇率对股市的影响。

例如: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目前,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大,基本维持在6.8的水平,处在温和升值的过程中。

与前期大起大落的走势相比,这个时期的股票市场无疑呈现出温和上涨的趋势。

从时间段上看,人民币汇率走平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7月份,而股市企稳回升出现在2008年10月份,再次说明在牛市行情到来前,人民币汇率的表现对股市行情有一定的先行特征。

由此可见,汇率的变动是影响股市变动的因素之一,同时股市的波动也是对汇率变动的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