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三理科综合考试试题命题人:李玉义马勇俞学良本卷分第Ⅰ卷和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必做共8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共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列生理过程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增加的是()A. 细胞衰老B.作物越冬C.种子萌发D.细胞质壁分离2.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B.唾液腺细胞中有较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进行水的吸收D.肝脏细胞中,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3.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①青霉素高产菌株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黑麦④人类的色盲⑤侏儒症⑥果蝇的白眼A. 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4.右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B.b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5.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死亡后,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B.曲线ab段下降是因为R型细菌被小鼠免疫系统消灭C. 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D.S型细菌的出现是由于R型细菌突变的结果7.右图为反射弧结构,若刺激a可引起b处产生冲动,效应器做出反应,而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但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B.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C.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D.刺激a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使突触传递抑制8.下表中A-F表示六类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据表分析可知A B CD EF 年枯叶输入量(t·hm—2)1.5070.5011.507.59.550.0枯叶现存量(t·hm—2)44.0035.0015.005.03.05.0A.土壤有机物积累量A<B<C<D<E<FB.F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枯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都没有关系D.分解者作用的强弱依次是A>B>C>D>E>F9.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⑤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A.全部 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10.有A、B、C、D、E、F六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分别是NH3·H2O、Na2CO3、MgSO4、NaHCO3、HNO3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实验未做。
试推断其中F是()A.NaHCO3溶液B.BaCl2溶液C.MgSO4溶液D.Na2CO3溶液11关于下列电化学装置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B.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C.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 极D .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 2与NaOH 溶液反应12.某酸的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 )A .H 2Y 在电离时为:H 2Y 2H + + Y 2-B .在该盐的溶液里,离子浓度为:c(Na +) > c(Y 2-)> c(HY -) > c(OH -) > c(H +)C .在该盐的溶液里,离子浓度为:c(Na +) > c(HY -)>c(H +) > c(Y 2-)D .HY -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Y - + H 2O H 3O + +Y 2-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能使pH 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S 2-、SO 2-3、SO 2-4B .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CO 2-3、AlO -2、I -、NO -3C .pH=7的溶液中:Al 3+、K +、SO 2-4、HCO -3D .由水电离出的[OH -] = 10-13mol ·L -1的溶液中:Fe 3+、NH +4、ClO -、Cl -14.已知以应mX(g) +nY(g) qZ(g)的△H <0,m+n>q ,在恒容器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入稀气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 .X 的正反应速率是Y 的逆反应速度的m/n 倍C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 .若平衡时,X 、Y 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 、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 6H 10O 5)n ,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二、选择题(本题包含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B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7、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0.5B .2.C .3.2D .418、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 点的电势为20 V ,b 点的电势为24 V ,d 点的电势为4 V ,如图,由此可知c 点的电势为 ( )A .4 VB .8 Vc d 24 V 4 VC .12 VD .24 V19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 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 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C .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D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 和20、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B .在10-2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C .在5-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 .在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21、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的长度为1 m ,D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
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ΔABC 所在平面,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 、6 V 和2 V 。
设场强大小为E ,一电量为1×10-6 C 的正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则 ( )A .W =8×10-6 J ,E >8 V/mB .W =6×10-6 J ,E >6 V/mC .W =8×10-6 J ,E ≤8 V/mD .W =6×10-6 J ,E ≤6 V/m 22、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让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跌落,自由下落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m ,最后停止,用这种方法获得消防队员受到地面冲击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t 1时刻消防员的速度最大B .t 2时刻消防员的速度最大C .t 3时刻消防员的动能最小D .t 4时刻消防员的动能最小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必做部分】23.(1)(3分)用如图8所示的器材,研究钨丝灯泡消耗的功率P 与通过它的电流I 之间的关系。
已知灯泡的规格为“12V 、5W ”,电源的电动势为15V ,内阻忽略,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2A ”。
功率的测量需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
请将图中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要求实验中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12V 。
F0 5 10 10 15 20 5 t /s v /(m/s) b (乙) a (甲) A DB C(2)(8分)如图11(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栓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
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的距离。
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图11(b)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a)单位:cm2.72 2.82 2.92 2.98 2.82 2.62 2.08 1.90 1.73 1.48 1.32 1.12D1D2D3D4D5D6 D7a b c图11 (b)①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 m/s2。
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_________。
③如果取重力加速度10 m/s2,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