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7香港金融保卫战
主要过程
时间:1997年10月——1998年9月
事件:港府与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进行了4次交锋 手法:投机者狙击香港的手法主要是在汇市、股市以 及恒指期货三个市场同时入手,并利用媒体散播谣言, 造成市场心理恐慌,以达到冲击市场,牟取暴利的目 的。
结果:前三次,港府被动应战,香港经济陷入衰退。
市场操作的“生死争夺战”。
16
二.爆发
8月初,美国股市回落,日元汇率持续下跌,国家 炒家对香港发动了新一轮大规模狙击。 8月5日,金融炒家联手狙击港元,去年10月以来规 模最大的港币狙击战由此爆发。以索罗斯为首的对 冲基金操控沽售港元的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见的, 他们按时序先在纽约造市,接着在悉尼、香港、伦 敦继续沽售港元,24小时不停地操作和加压。
12
对冲基金的投机策略
两个市场同时进行: 把拆借的港元兑换成美元 外国资金从股票市场撤出 逃离香港 港元汇率贬值 股指期货 沽空获益
同业拆借市场借入资金
外汇期货沽空获益 抛售股票 沽空股指期货
股票价格下跌
“一虚一实”两条战线
1.“虚”的一条战线,即港元金融战役的战略佯攻 (1)利用日元疲软大肆散播人民币要贬值的谣言,动 摇投资者对港元的信心; (2)对港币进行表面的进攻
2.“实”的一条战线,即港元金融战役的战略主攻方向 (1)港股 (2)“恒生指数期货”源自15决战阶段一.下战书
1998年8月5日,索罗斯基金(即量子基金)和老 虎基金等对香港发动总攻。大战来临前5个小时,索 罗斯的代表在接受CNN采访时,志得意满地宣称“港 府必败”,可以说:这是一个很有喜剧色彩的历史时 刻,也是金融战役史上最精彩的,也是罕见的一次纯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997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1
背 景 目 标
主 要 过 程
经验
背 景
1.1997 ,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商掀起一股
狂抛泰铢风潮,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相继
陷入金融危机,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2. 香港股票及资产市场的泡沫,已到达最后的惊人
的疯狂程度。
3.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当时称索罗斯为“潜伏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
7
目 标
索罗斯攻击的目标——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是指港元与美元挂钩,实行 1 美元兑换 7.8 港 元的固定汇率制,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有自 动调节机制,不易攻破
在联系汇率制下,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如下:
当港元资产需求减少,港元汇率减弱至兑换保证汇率 时,香港金管局变会向发钞银行买入港元,基础货币随之 收缩,利率因而上升,吸引资金流入以维持汇率稳定。 当港元资产需求增加,港元汇率转强,发钞银行向香 港金管局买入港元,基础货币随之扩张,利率因而下降, 从而遏制资金继续流入。 总之,利率保持稳定,汇率有可能出现变动。
6
战役防守方
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A.香港特区政府1997年7月1日开始辖管的全区产值是12295 亿港元。 B.1997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有“外汇热钱”648.5亿美元,比 2007年的1362亿美元少713.5亿美元。 C.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的各项收入总额达到2082.6亿港元
第四次,港府正面与国家炒家交锋,赢得了香 港保卫战的胜利。
1 “舆论准备”阶段 2
前期对抗
3 “一虚一实”两条战线 4 港元金融战役的决战阶段
10
舆论准备
1.华尔街对冲基金“战无不胜”。
2.经济制度、宏观制度存在的问题
3.中国香港特区必然成为国际炒家的 “提款机”。
11
前期对抗
在前三次的交锋中,国际炒家先在拆借市场 上借入港币,兑换美元,抛售港币,迫使香港政府 拉高利率,利率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 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指数下跌,恒指期 货价格下跌加速股票市场下跌;外国投资者对香港 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 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
1. 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高度警 惕泡沫经济的发生。 2. 实行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高度警惕国际游资 (hot money)的袭击,参与国际一体化过程必须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3. 必须正确协调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 的运用。 4. 各国应加强对跨国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 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 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17
三.香港政府反击
1. 香港金管局一反过去被动的做法,运用政府财政 储备吸纳港币(储备兑换为港币之后仍然回流到银 行体系,使港币资金未被抽紧,避免了利率急升的 危机。)
2.8月14日起,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期 市,大量收进蓝筹股票和期票,13天内把恒生指数 逐步推至接近8000点水平,耗资达1000亿港元。 3.香港政府出台限制卖空等7项举措,巩固成果。
金融市场中的狠毒野兽”
3
量子基金 香港金融管理局 老虎基金 中央政府
华尔街媒体
4
战役发起方
1.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
2.朱利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
3.华尔街(某些)媒体
5
老虎基金是最著名的宏观对冲 基金之一,与索罗斯量子基金可谓 并驾齐驱。老虎基金的创办人朱利 安·罗伯逊是华尔街的风云人物, 1980年5月创办老虎基金,专注于 “全球性投资”。在渡过10年的蛰 伏期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虎 基金开始创下惊人业绩——朱利安 准确地预测到柏林墙倒塌后德国股 市将进入牛市,同时沽空泡沫达到 顶点的日本股市。在1992年后,他 又预见到全球债券市场的灾难,使 老虎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增大,从1980年 起家时的800万美元,迅速发展到1991年的10亿美元、1996年的70 亿美元,直到1998年中鼎盛期的200亿美元。
8.28
决战的特点
1、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对外汇市场不直接干预变动 动用外汇储备直接入市干预。 2、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由专守汇率、不干预股市变 为动用外汇基金大量买入股票为股市托盘。 3、在最后的决战中,香港金融当局不但作为市场 参与方介入股市、汇市,而且通过改变游戏规则, 主动出击打击国际炒家。
经 验
8.5 8.6 8.13 8.14 8.20 8.25 8.27
炒家抛售港币,港府动用近230亿储备接盘 市场因信心不稳定以7254点收市,全天跌去212点 港股跌至6660点,创5年半以来新低 香港特区政府利用外汇基金高调介入,当日港股劲升564 点,收市报7224.69点 港府利用日元回稳的条件,刺激恒指上升260点,直逼 7900点 港府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迫使炒家付出高额代价 受俄罗斯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股市下跌,香港股市面临 严峻考验,港府一天注入近200亿港元,恒生指数上升 88点 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港府顶住了空前的抛售压力,闭 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较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 幅达17.55%,香港政府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