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之气血津液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之气血津液的关系


2、津液对血
病理: 津液损耗时,脉外津液不 足,脉中血液的液体部分, 渗出脉外,以补充津液 ——血脉空虚 津亏血燥 治疗:夺汗者无(勿)血
气不摄津
津亏则气少
气随津脱
补气以生津
补气固津
“吐下之余, 定无完气”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 • 同源于水谷之精微——津血同源
• 均是液态物质
• 均有滋润濡养作用
• 两者皆属于阴
生理——脉中血液之液体,渗于脉外,则为津液 津液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其渗注孙络,则化生血液
1、血对津液
病理: 大失血时,脉中血少,脉外 津液进入脉中,以补充血容 量——口渴、尿少 治疗:夺血者无(勿)汗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 气-----属阳,主动,主煦之 • 血-----属阴,主静,主濡之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 血不断的为 气的生成和 功能活动提 供营养 血虚则 气少 补气与养血 兼顾 血能载气
气化是生 血之动力
营气是生 血之成分 气虚则 血少 补气 以生血
气直接推 动血行
促进脏腑 功能而推 动血行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气迫血升 血随气陷 益气行血 行气活血 降气止血
气对血 的固摄
血液是气 的载体
气不摄血 补气 以摄血
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脱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对津液
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气滞水停 气不行水
行气与利水 法并用
津液对气
气能摄津 津能生气 津能载气
气虚则津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