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托业务操作流程概述

信托业务操作流程概述

设立信托的财产确定性: 委托人用于设立信托的财产必须是确定的,一般应当能够计算价值,如现金、动产、不动产、 股票和有 价证券等有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如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属于一 种财产权利,也可以 作为信托财产 设立信托的财产合法性: 委托人用于设立信托的财产,应当是委托人合法取得并占有的财产。合法所有, 指的是委托 人对用于设立信托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他任何人对该物不得主张 权利。如果委托人用盗窃、抢劫等非法手段得来的财产设立信托,则该信托无效
到16世纪,最终形成了信托制度。
现代信托的含义
❖ 信托业务是以信用委托为基础的一种经济行为,带有一定 的经济目的。即掌握资金(或财产)的机构(或个人), 委托信托机构代其运用或管理,信托机构遵从其议定的条 件与范围,对其资金或财产进行运用管理并按时归还。由 于信托业务是代人管理或处理资金或财产,因此,信托机 构一要有信誉,二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
现代意义的信托(一)
USE制度的具体内容是:
凡要以土地贡献给教会者,不作直接的让渡,而是先赠送给第三者, 并表明其赠送目的是为了维护教会的利益,第三者必须将从土地上所取 得的收益转交给教会。随着封建制度的彻底崩溃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 确立,契约关系的成熟,商业信用和货币信用的发展,以及分工的日益 精细繁复,使USE制度逐渐演变为现代信托。
信托和信托公司能做什么?
作为目前政策条件下唯一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的 金融主体,信托本身有着其无可企及的优势。信托相关法规:信托公 司可以经营的范围包括且不限于:
■资金信托; ■ 动产及不动产信托; ■ 有价证券信托;
■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 ■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
■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 ■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证券承销业务 ;
信托业特点
信托业特点
可充分发挥信托机制,唯一跨行业投资的金融机构 整合其他金融产品的驱动中枢,服务高端客户 联系银 行、证券、保险、基金四大金融机构的纽带 经营日益 规范,良性竞争发展格局逐步形成跨多个领域的产品层 出不穷,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创新步伐加快,产品非常丰 富 盈利模式逐渐建立,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已成为资产 管理型产品的直接推动者,真正的财富管理者
❖ 古罗马的“信托遗赠”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托概念,并且首 次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
❖ 此时的信托完全是一种无偿的民事信托,并不具有经济上的意义, 还没有形成一种有目的的事业经营,其信托财产主要是实物、土地。
现代意义的信托(一)
以英国的尤斯(USE)制度为原型发展起来的: 封建时代的英国人们普遍信奉宗教,按当时的基督教义,信徒“活
目录
一、信托的起源 二、信托的含义 三、信托的本质、基础与原则 四、中国信托业的发展 五、新信托法与信托业务 六、信托业务分类 七、信托产品投资策略—投资者关注的要素
信托的起源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人设立遗嘱, 让其妻子继承自己的遗产,并为儿女指定监护 人,还设有遗嘱的见证人,这种以遗嘱方式委 托他人处理财产并使继承人受益的做法是现今 发现最早的一种信托行为。
监督 受托人
监督
承担着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责任,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 者法人。
受托人完全以自己的名义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或者处分,不需要借助于委托人、 受益人的名义,这是信托的一个重要特征 两大前提: 一是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进行管理或者处分,不得违背委托人的
愿望 二是必须是为了受益人的利益(如果是公益信托,必须是为了某个或者某
一、什么是信托?
信托 ---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
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第2条
信托本质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信托的基础
以对受托人的信任为基础,包括其资产管理 能力、风险控制水平、积极敬业精神、诚实 信用品质
着要多捐献,死后才可以升入天堂”。 于是教徒纷纷自愿在死后把遗产 (主要是土地)赠给教会,使教会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从而严重妨害了封 建君主和诸侯的利益。 于是英王亨利三世颁布了《没收条例》条例规定: 凡以土地让与教会者,必须经君主及诸侯允许,否则予以没收。当时英 国的法官多数为教徒,为帮助教会摆脱不利的处境,通过“衡平法院”, 参照《罗马法》的信托遗赠制度,创造了(USE)制度。
信托的概念
❖ 源于《罗马法》中的“信托遗赠”制度。《罗马法》是在罗马帝国 末期,由国王奥格斯德士所创。《罗马法》
❖ 中规定:在按遗嘱划分财产时,可以把遗嘱直接授予继承人,若继 承人无力或无权承受时,可以按信托遗赠制度,把财产委托或转让 给第三者处理。
❖ 《罗马法》创立了一种遗产信托,这种制度是从处理罗马以外的人 的继承问题开始的,后逐渐成为一种通行的制度。
信任的案例:信任逐渐加强、直接签约、信任博弈
信托原则
诚实信用、公平自愿,为受益人的利益管理资产
保护作用:对当事人、对信托公司的双重保护
一、什么是信托?
委托人
使信托得以设立的人,包括:中国境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 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目前确定原则:应在境内有合法居留权的人,合法注册的机构。
信托财产独立管理 破产隔离机制
信托目的明确
信托财产为限承担民事责任 受托人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即使未能使信托财产增值获利或造成信托财产的损失,受托人也 不以自有财产对信托的债务承担责任,即受托人不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责任 风险揭示:信托公司因违约造成信托财产损失的,由信托公司以固有财产赔偿;不足赔偿 时,由投资者自担。
些特 定的公益目的),不能为了自己或者其他第三人的利益,受托人也不能从信托 财产上取得个人利益
受益人
在信托中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也可以是未出生的胎儿。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外,信托受 益权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
一、什么是信托?——信托的特点
信托首要的特征:委托人拥有的财产所有权进行移转,转化为信托财产所有权。 信托财产所有权在受托人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益人之间进行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