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特点
2009-06-18 11:34 【大中小】【我要纠错】
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在出生后的第l年中。
此期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虽然比胎儿期生长速度来说有所减慢,但生长仍是很快。
1年内体重增长是出生时的3倍(出生时平均体重3000g);身高增长50%(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cm)。
由于生长活跃,代谢率高,对热量和蛋白质的需求比成人多。
如热晕,成人每日需要l88.4J/kg体重,小儿则450~500J /kg体重。
因此,必须供给适量的营养要素,才能保障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但是,小儿的消化器官功能此时还没有发育完善,消化吸收能力低弱,饮食稍有不当,也最容易发生消化吸收紊乱。
如小儿缺铁性贫血,即是饮食摄取的铁质不敷小儿生长过程中扩大血容量的需
要。
此期的另一特点是由母体得来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后天获得性免疫尚未完全建立。
小儿容易罹患传染性疾病,如麻疹、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此期正是乳牙开始萌出,恒牙的钙化期,营养紊乱或疾病均可导致乳牙的萌出迟缓,恒牙的釉质发育不良。
所以,婴儿期的
保健对牙齿的发育十分重要。
婴幼儿营养需要
(一)热能
婴幼儿的热能消耗除基础代谢、活动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外,还有生长发育消耗的热能,这是婴幼儿热量需要的特点。
生长发育所需的热能与生长发育速度有关,如婴儿时期发育速度最快,到青春期又经过一个高速发育期估计增加1g体重需要54KCal的热能,此外婴幼儿基础代谢较高,实际上婴幼儿基础代谢很难与生长发育所消耗的能量截然分开,因为机体处于安静清醒状态下生长发育仍然在进行,通常婴幼儿基础代谢约占总热量需要的60%。
初生到半岁热能按每日120KCal/kg(体重)
(二)蛋白质
生长旺盛的应有而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为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自初生到一岁每日蛋白质供给为2~4g/kg(体重)。
这一时期如以母乳喂养蛋白质为2g/kg(体重);以牛乳喂养则应为3.5g/kg(体重);如全部以代乳品喂养则为4g/kg(体重)。
(三)糖类
糖类可为婴儿提供热能,一般应占总热量的50%。
充足的糖类对保证体内蛋白质很重要。
但糖类也不能过多,特别是精糖的摄入要适度,否则从小养成偏爱甜食的习惯,影响正常食欲,而且生龋齿。
(四)脂肪
一般认为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脂肪4g。
约占总热能供给的35%,随着婴儿组建长大脂肪供给量略为减少,至6岁时每日每公斤体重3g。
脂肪除供给必需脂肪酸外还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人奶所含热量由48~54%来自脂肪,牛奶为46~50%。
(五)无机盐
人体所需无机盐中对婴幼儿特别重要的有钙、磷、铁、碘、锌。
钙和磷是骨、牙的基本组成分,对生长发育特别重要。
一般情况下磷不易缺乏,而钙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婴幼儿如长期缺乏足够的钙可影响发育,并易患佝偻病。
婴幼儿体钙占体重的0.8%,到成年为1.5%可见在长期钙存积很多,新生儿贮留钙每日可高达450mg。
婴幼儿生长期每日约需钙600~800mg,而且钙与磷之比最好是1∶1.5。
母乳的钙磷比适宜,所以母乳喂养的患营养不良与佝偻病者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的婴儿。
铁在乳中含量不高,人乳含铁仅为0.08mg%,牛乳为0.05%,但人乳中铁的吸收率可高达75%,但仍不能满足婴幼儿生理需要,必需动用婴幼儿体内的铁储备,这些铁的吸收储备来自胎儿期,一般可维持至出生后3~4个月,自第4个月起即应补充其他含铁食物如蛋黄等,蛋黄可以逐渐1/4个,1/2个直到全蛋黄,半岁后可供肝泥菜泥等食品。
婴幼儿、特别是7个月至2岁的小儿是易患营养性贫血的年龄,铁在婴幼儿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锌对婴幼儿发育极为重要,缺锌的小儿食欲降低,发育迟缓,通常含蛋白质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中一般含锌都较丰富,儿童缺锌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我国儿童缺锌问题也存在,婴儿断奶前应注意乳母膳食中锌的含量,断奶后应注意选择适于婴幼儿食用的含锌丰富的食品。
小儿年龄愈小需水量愈大,进食量大、摄入蛋白质和无机盐多者水的需要量增多。
牛奶含蛋白质及无机盐较人奶多,因此人工喂养儿水分需要增多。
婴儿需水约每日150ml/kg(体重),一般小儿为每日120ml/kg(体重)。
饮食建议
婴幼儿饮食注意事项
一般正常情况下从满四个月,应该根据宝宝的表现,选择添加辅食的时间。
四个月的时候可以尝试喂一下,只要宝宝头能直立,并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就可以逐渐地为他添加辅食了,如果不行就过两三天再试,如果他用舌头往外顶也不要认为他是不想吃,很可能是他还不会正确进食,这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选清淡易消化的米粉,到七个月
以后可以加肉类,九个月以后才可以吃蛋清,盐建议十个月以后再吃
这个时期的食物安全尤为重要,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发育不成熟,如肝脏、肾脏。
免疫系统不健全,没有建立起防御系统。
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
在选择食物添加上要谨慎,最好的选择是有机食品。
添加顺序是汁,泥,末,块,先从不含固体物的汤汁开始给宝宝尝试,到七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有机米粉做辅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辅食的量,要由少到多逐渐添加。
因为宝宝消化道功能比较薄弱,突然增加辅食的量,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容易引发腹泻。
(2)增加辅食后,还要观察宝宝对辅食的反应。
添加辅食后,如果宝宝出现呕吐、或出皮疹的情况,很可能是对这种食物过敏。
应该作出调整。
添加辅食后,还要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如果宝宝大便正常,说明不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
(3)辅食种类的添加,要由一种到多种。
宝宝的肠胃对辅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所以,两天之内最好不要同时添加两到三种以上的食物,以免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
(4)辅食的质地,要由稀到稠;比如米粉,刚开始可以调稀一点,接下来根据宝宝的量可以加稠,然后可以熬粥。
辅食的添加,要由细到粗。
慢慢先从婴儿米粉到成人吃的食物。
一样需要循序渐进。
儿童饮食健康十大问题
儿童食品2008-12-29 我要评论我要提问进入育儿论坛
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
“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
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
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
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问题四:用方便面代替正餐。
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问题五:多吃营养滋补品。
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
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
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问题六: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
现在,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
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问题七: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
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
若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它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不增加肾脏的负担。
问题八: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
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爱的味道,其它味觉是后天形成的。
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
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问题九:长期食用“精食”。
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
铬含量不足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
问题十:过分偏食。
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
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