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GU IZHOU Art Edition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年第4期Vol.18No.4 Dec.2004 第18卷(总第42期)论印象画派中的古典主义画家———德加Ξ姜松平(江苏大学美术系 江苏镇江 212013)摘要:分析19世纪法国印象派中的古典主义画家德加的绘画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各种因素,从而探讨其绘画成就,这对于绘画实践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德加;印象派;古典主义中图分类号:J110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04)04-0053-03 德加———这位19世纪法国印象画派最重要的画家,同时他也被认为是印象派中最积极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历史上印象派画展共举办了8次他参加了7次,而没参加的那次原因,是为了抗议他的朋友被其他同道拒绝为印象派一员。
他虽是印象派最积极画家,但也是印象派中最有争议的画家。
这是因为他积极参加印象派活动,却痴迷于印象派其它画家所摒弃古典画风。
他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于极大地开辟了传统素描与新的色彩观念结合的可能性。
他独特的画面构图,至今是学习引用的经典。
他的绘画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架上绘画有着巨大的意义。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德加绘画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各种因素,来探讨德加在绘画成就上的意义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一、古典主义的情结打开德加的画册,我们不难发现素描是德加绘画的核心。
正是因为素描高于一切这个理念造成了德加对绘画的基本态度。
而造成这种认识的最早来源,在于德加早年的学习经历,即来自古典主义的影响。
德加之所以一生迷恋古典主义,一方面是在古典主义画家拉莫斯的私人画室学画,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加早年结识了他敬仰已久的大师、也是拉莫斯的老师———安格尔。
有一天,收藏家瓦平松(德加父亲的朋友)领着年轻的德加到安格尔画室,安格尔知道了这年方20的小伙喜欢绘画,便劝告德加:“画线条,年轻的朋友,多画线条,不管是根据记忆或是写生,只要这样做去,你便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画家。
”德加一辈子也没有忘掉这句话[1]。
他临摹荷尔拜因、普桑、安格尔,也曾去意大利根据佛罗伦萨画派的作品画下不少素描和习作。
德加对素描的重视态度一生未变,并对他绘画风格产生重大影响。
聪明的德加,一方面向古典大师学习;另一方面,一开始就深知绘画并不是简单模仿大师,他要和古典主义有所区别!这在他在早期的肖像画和主题画中可以看出他的追求。
他虽用安格尔的偏重线条准确的传统画法,但他并不避免用一些鲜明的颜色,使严肃的色调活泼些,也不避免在光滑的画面上加上几笔流畅的笔触。
他在姿态上和构图也与安格尔不同,“安格尔是心中先有一套格式,然后告诉被画的对象,照他的意思摆姿势。
而德加,象他自己说的,却喜欢画‘人们姿态随便而典型的肖像,最重要的是脸部表情和身体的表情要一致’。
”[2]在约翰・雷华德著《印象派画史》中这样评价到“这些作品从任何方面都看不出是出于一个初学者之手:既不华丽,也不拘谨;既不笨拙,也不死抠模特。
从一开头,德加便显示出自己是一个聪明而久受训练匠师来,避免走捷径,不求廉价的效果,用类似安格尔的风格以及德拉克洛35Ξ收稿日期:2004-04-08作者简介:姜松平(1963-),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油画创作和教学。
瓦的精神,来解决他雄心勃勃的问题。
”[3]那他雄心勃勃的问题是什么呢? 二、印象主义色彩理论对德加的影响和他对印象派的态度 19世纪70年代德加开始与印象派接近起来。
从1866年起,他成了盖尔波瓦咖啡馆的常客,那里聚集了一批以马奈为首的独立青年画家。
德加经常被当作印象派的一员,同他们一道参加了这个班子除了第七届以外的所有画展。
印象派画家与古典主义画家不同的是采用了直接画法,要求画家忠实记录自然光色瞬间的变化并采用了色彩并置技法,用激情而跳动的笔触打散了古典意义上的结实形体,使画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明亮色彩、诗意的朦胧美以及光的真实感。
然而德加身上浓厚的古典主义情节,使得他在接触来自印象主义的新思潮时的反应和其他印象派画家截然不同。
他一方面积极吸收印象派绘画的技巧对他有益的部分,另一方面,他在考虑不能因为了色彩因素而放弃和减弱画面的素描因素与事物的结实形体。
如何用新的观念与他想要东西结合起来?这就是他想要解决的雄心勃勃问题!这与莫奈等印象派画家为了追求自然界瞬间的光色,去减弱形体,甚至放弃形体的观点是完全相左的。
但同时,他敏锐地感觉到印象主义是历史上色彩一次大胆的革命,所以他积极投入了这场运动中,成为印象派画展最积极的参与者。
虽然他的观念与其它印象派画家不同,但不影响他大胆吸取印象派对他有益的部分。
他的画面开始明亮与笔触松动起来,而不像古典主义那样静止与呆板。
并用直接画法来代替古典主义的多层画法,画面明显没有早期的褐色调。
他在画面中大胆地运用强烈的冷暖对比,特别强调光源色、环境色对于物体的影响。
虽然他感兴趣是室内光影,而不象其它画家关注的是室外景象,但这些都可以看出他受到了以莫奈为首的印象派影响。
然而他对“为自然而研究自然”的做法持怀疑态度。
他感兴趣的是人物生活的瞬间,在他心里的感觉和人物的心理刻画,在别人看来这是主观的,然而这正是他内心里的真实写照。
这种想法使他不得不采用记忆与默写的方法去表现他心中的题材,这些与莫奈等印象派画家极其忠实自然对象,严格对景写生方法完全不同。
他对他的同道们解释说“‘你们需要自然的生活,我呢,需要人为的生活’,‘我常常试着劝告我的同道们沿着素描技巧的道路谋求新的综合,我认为比色彩更丰饶的园地。
但是他们不愿听我的话,而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德加显然认为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太被动,不赞成他们对选定的自然那种极度的忠实。
在他看来他们的不省略或不变动任何事物的原则,他们对于直接感觉的彻头彻尾偏执,已使他们成为自然的光的偶然情境的奴隶。
‘摹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这很好’他对一个朋友说,‘但描绘出保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东西就更好得多。
这是一种变化、幻想和记忆在其中结合起来了。
我们只能再现明显触目的东西,那就是说,所必需的东西。
这样,我们的记忆力和创造性才能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4]德加还说:“画出眼前的所见固然重要,但最好只画出存在记忆中的事物,因为那是经过转换、沉淀的想象,然后才能画出真正感动自己的地方。
画出这种本质的所在,就不会被眼前的景物限制住记忆与幻想。
”[5]他的这些观点明显地超越其他印象派画家,他似乎感觉到印象派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过于忠实自然。
实际上他对于色彩的态度,正如安格尔所说:“色彩是用来装饰绘画的,打个比方,它不过是像个宫廷小姐,仅仅是对艺术的真正完美起一些促进作用,所以往往显得格外迷人一些。
”[6]他和古典大师们在作画时心里一样明白,他不可能赋予画面像实物一样的色彩,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做到这一点。
在使用色彩方面,德加仍然是更多地继承了他所因袭的“我们这一派”(指的就是拉菲尔、提香、荷尔拜因和普桑为代表的传统)的传统。
对他来说,重要的是素描中的形体与线条,而不是色彩。
光影和色彩只对表现人体的动作和空间的情势起作用,他注重的是观察过程中的想象。
他特别强调用记忆的方法作画,他反对像其他印象派画家那样去完全的对景写生。
德加吸收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并依照自己的目的把它加以灵活运用,实际上是把色彩当成一件工具。
就好像是“一件衣服”,一件给素描穿的“衣服”,这样的“一件衣服”是依据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做成。
既然是“衣服”那么颜色随意一些或强烈一些或者平淡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德加的这种做法给予了色彩表达的极大的自由性。
尤其在晚年,德加自己几乎失明时,这种主观上的自由更体现了它的价值。
因此他虽用印象派的方法,却更加自由和大胆地去使用色彩。
三、独特的画面构图独特的画面构图,是德加的绘画一个重要成452004年第4期就。
德加在构图上,如同当时其它画家一样,主要是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日本浮世绘的构图的随意性,如同人在生活中偶然回头一瞥的样子,大大地在画面增添了生活中的真实感。
还有照相术的发明使得生活的随意瞬间得以留在画面中,这对当时喜爱新技术的德加来说,不得不是一个视觉上的刺激。
他敏感地接受新事物对他影响,他强调构图独特的视角,突破了古典主义的视觉中心在画面中心的禁锢,“他想画出空间感,画出从最意外的角度去看立体形状的印象。
”[7]他大胆的切割画面,使视觉往往偏离画面中心,造成一种奇特的感觉,使画面更具现代感与真实感。
尤其是他的《浴女》系列的构图,使人产生了如同在钥匙孔隙里偷窥感,“因此使他被批评为有窥淫病态”。
[8]他还吸收了德拉克洛瓦激情与活泼的特点,把兴趣的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物的动作上面,十分喜欢去捕捉动作的瞬间,这些选择使得他的构图有了更多的运动感。
到了晚年,德加的线条更加粗犷,色彩更加自由与大块,画面构图更具有抽象性,这些对后期的表现主义与野兽派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德加绘画的影响和启示意义德加对后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特累克这位后印象主义画家身上。
我们从劳特累克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影响。
线条和色彩都受到了来自德加的影响,但是更加表现。
事实上,德加的某些观点已经和后来的后印象主义很接近了。
尤其是“他的晚期风格衔接了后印象派大师塞尚的新视觉论,同时也出现了野兽派与未来主义的前驱架势。
……看出德加有计划地在探索一条从传统迈向现代主义的艺术实验过程”。
[9]德加特别强调利用记忆的方法来作画,反对对景写生,反对为自然而研究自然。
虽然德加是印象派画家中最积极的成员,但从中可以看出比其他人更早地意识到印象派存在的问题,这是德加对美术史的贡献。
德加的这种强调想象力和记忆的绘画方法,为绘画开辟了一条“由心而发”从而到“有感而发”的更为自由的道路,可以说,这也是表现主义的开端。
德加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启示是,一方面对任何大师学习不能盲从,而是如何要善于选择我们的前辈所提供的东西。
在这些东西中只要采纳、吸取适合自己的气质与个性的那部分,更重要的是要保留着走自己的创作道路的自由;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习的是他对自然的态度:来源于自然而不盲从于自然。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在德加身上具体体现。
在艺术已走向多元代化的今天,架上绘画由过去的中心逐渐变成了边缘,绘画死亡论如同当年的照相术发明时,将要引发绘画死亡一样恐惧。
架上绘画有没有生存的空间?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我们重温德加的绘画和他对艺术与自然的态度,这对我们无疑有很大的启示。
我想只要坚持“由心而发、由感而发”,“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美学观点,架上绘画就永远不会死亡!因为时代在变,每个个体也不会重复。
前提是只要每个艺术家真诚对待自己感受,而不是用别人思想来代替你的思想,用别人的观察来替代你的观察!参考文献:[1]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10-11.[2]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53.[3]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53-54.[4]约翰・雷华德著.印象派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240-241.[5]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德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6.[6]朱伯雄.安格尔论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75.[7][英]贡布里奇.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295.[8]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德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06.[9]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德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06.Edgar Degas,a Classicist Painter of the ImpressionismJ IAN G Songping(Fine A rts Dept.,Jiangsu U niversity,Zhengjiang,Jiangsu,212013,China) ABSTRACT: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painting characteristics of Edgar Degas,the French classicist of the Impressionism in19th Century and the factors that form them,and then probes into his success of painting.It is of some positive meanings for painting practice.KEY WORDS:Edgar Degas;Impressionism;classicalism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