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农耕文明的繁盛
从美洲传入的作物有:玉米、番薯、马铃薯、 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 菠萝、腰果、西洋参、烟草等近30种。
自明代中期开始,浙江许多地方出现了改田(种植粮 食作物)为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棉、麻、桑、 茶、花生、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杭嘉湖一带成为全国蚕桑生产中心地区,收入超过种 植水稻,出现了买卖桑苗的市场,桑基农业开始形成。 宋代有句民谚“苏湖熟,天下足”。
它是随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 和市镇的繁华,市民对商品需求量增大而 兴盛的。
明清时期,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商帮?
徽商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 劲旅,曾活跃于大江南北、 黄河两岸,以至日本、东南 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 本之巨、从商人数之众、活 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 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 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 界称雄数百年。
宋
代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宋 小 孩 持 荷 叶真北宗宋年时号改白 瓷名景德镇的“为景景德德”镇,。
瓷
青
景枕德镇青白今瓷天的景德镇
从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和课文的描述, 说说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有哪些特征?
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繁多。
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各 种 服 务 性 行 业 的 兴 盛
为什么服务性行业会日益兴盛?
商品流通的 扩大,市场 的需求旺盛
从图中你能发 现什么?铺。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
棉纺织业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 一批棉纺织基地。 榨油、粮食加工、制瓷、采矿、冶铁、造船 等方面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瓷都景德镇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每年 18世纪80年代 1600万两/每年
从表中你获取了哪些商业方面的信息?
清前期的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对外贸 易长期处于“顺差”。(就是出口量多于进口量)
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隐藏着什么? 明清繁盛的背面隐藏着危机。
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
楼塔镇中陈信云
明清时期及以后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
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两亿,19世纪初,中 国人口超过三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一时期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口增长迅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 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从美洲传入中国的作物有哪些?
“苏湖熟,天下足”指什么?
南宋的时候,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 南地区。当时的苏湖地区农业十分发达,所以有 “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后来 怎么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了
民谚的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 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江南的种植粮食的人数量减少,从事棉纺织业 的人越来越多,手工业发达。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 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324平方 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 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 的经济命脉。
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
1720年 1800年
181600千克 10442000千克
从明代开始,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粮食产量增长很快。
为什么明清时期江南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
元代时黄道婆把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回松江, 促进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明清商品经 济的发展使这里的棉纺织业更为发达。
我在方泰镇经商多年, 刚是来什的么时原候因,导这致里了还 是该一地个区小的村变庄化,?现在 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 的商业市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