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一、读准字音双桨jiǎnɡ倒映dàoyìnɡ轻轻qÿnɡ晒蔫niün 山崩býnɡ地裂一蹦bânɡ一跳骄阳似sì火背书似shì的不仅jǐn 石径jìnɡ姑苏城chãnɡ江枫fýnɡ乳rǔ汁奉fânɡ献整zhþnɡ体二、词语积累1、自然风光: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山清水秀青山绿水2、夏日:烈日当空清澈见底风景如画满头大汗喜出望外垂柳鸣蝉自由自在兴高采烈3、有“根”字的:根深本固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4、秋天的成语: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秋色宜人一叶知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雁过留声5、描写风浪的:波涛滚滚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波涛澎湃滔天巨浪6、带颜色的词语:绿树红墙红墙黄瓦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白纸黑字三、填空1、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其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
“谁”是指:党、祖国、父母、老师。
2、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其中有字词典指《《现代汉语词典》等词典。
“无字词典”指生活中的学问。
学会查“无字词典”指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中最能表达作者对枫林美景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写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4、《枫林夜泊》(唐张继)诗中着重写看到景物的诗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着重写听到声音的诗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泊:停船靠岸。
作者看到的景物有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听到的声音有乌啼、钟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5、《做一片美的叶子》告诉我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6、《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四、背诵默写1、《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古诗两首》2、拓展秋天的诗:《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苍山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二单元一、读准字音:锦jǐn缎明镜jìnɡ山岭lǐnɡ摇铃línɡ榛树zhýn 脸庞pánɡ小瀛yínɡ洲硕shuî大掠lûâ过琴qín声命令lìnɡ溶rïnɡ化河畔pàn 拘jū一捧pýnɡ映yìnɡ衬蓝晶jÿnɡ晶圣shânɡ地不忍rãn湛zhàn蓝沉甸甸diàn diàn二、比一比,再组词。
桨(双桨)愉(愉快)洒(洒水)塔(白塔)奖(奖状)输(输送)喝(喝酒)搭(搭车)铃(铃声)荒(荒凉)芒(光芒)烧(燃烧)岭(山岭)慌(慌张)茫(茫茫)浇(浇水)犹(犹如)掩(掩映)船(大船)绵(连绵起伏)优(优秀)淹(淹没)般(一般)棉(棉花)烈(烈火)径(石径)泊(泊船)城(城市)列(队列)经(经过)迫(强迫)成(成功)寺(寺庙)做(做事)休(休息)抖(发抖)待(招待)作(作业)体(体育)斗(斗争)浮(漂浮)令(口令)妙(美妙)建(建造)乳(乳汁)今(今天)抄(抄写)健(健身)三、拓展。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拔苗助长井底之蛙惊弓之鸟2、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八仙过海大闹天宫精卫填海夸父追日3、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卧薪尝胆指鹿为马纸上谈兵闻鸡起舞4、描写湖光山色的成语:草长莺飞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绿树成荫5、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满头大汗大汗淋漓6、ABB:绿油油红通通金灿灿蓝晶晶7、AABB:认认真真平平安安干干净净安安静静8、ABAB:红火红火金黄金黄研究研究讨论讨论9、AABC:依依不舍落落大方色色俱全翩翩起舞10、ABCC:银花朵朵金光闪闪长发飘飘得意洋洋11、ABAC:不知不觉无法无天活灵活现绘声绘色12、一碧如洗:碧蓝碧蓝的,像洗过了一样。
“一”开头的成语:一碧如洗一叶知秋一望无边13、转眼间(表示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一刹那一瞬间顷刻间14、银灰(事物+名称):火红碧绿乌黑桃红金黄雪白15、黑红黑红:金黄金黄瓦蓝瓦蓝雪白雪白火红火红16、描写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金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17、课文中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18、形容颜色美的: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19、形容建筑的成语:高堂广厦玉宇琼楼曲径通幽鳞次栉比五、理清课文内容1、《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北大荒的美?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见底的小河;热闹非凡的原野。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写了天空,它的特点是一碧如洗,第二句写了流云,它的特点是颜色美。
第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流云比作锦缎。
*文章第四自然段:1)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先概括后具体)。
中心句是:原野热闹非凡。
中心词:热闹非凡。
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的:大豆、高粱、榛树叶子。
2)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的,这种写法叫做拟人。
3)这一自然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方法,描写了原野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人们丰收喜悦的心情。
2、《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
描绘了西湖秀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近义词:犹如—宛如—好像—仿佛—如同2)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么不令人心旷神怡呢?这是反问句。
换个说法: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令人心旷神怡。
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苏州”,杭指“杭州”。
3、《拉萨的天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插图上的建筑叫“布达拉宫”。
1)拉萨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因为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
2)城市美称:拉萨(日光城)重庆(山城)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南京(石头城)济南(泉城)3)“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拉萨由于地势与天空更近,更能让人感觉到天空的蓝,仿佛拉萨的一切都被蓝所浸润、包容,更能让人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境地。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则进一步描绘了蓝天如水的美妙境地。
4)“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句子用“白云和蓝天”“草地和蓝天”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天空的“蓝”。
七、古诗拓展:描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造句。
犹如……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
像……绽放的太阳花,多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仿佛……夜晚的香港,仿佛是灯的海洋。
宛如……连绵起伏的长城宛如一条巨龙伸向远方。
第三单元一、读准字音:富翁wýnɡ波光粼粼lín 黑黝黝yǒu 烙lào饼麦囤dùn 仍rãnɡ有食品pǐn 一份fân 哪nã吒混hún天绫línɡ随即jí扔rýnɡ去纵zînɡ身趁chân势喷pýn出二、多音字称chýnɡ称霸一方称呼称号称赞混 hún混天绫混水摸鱼chân 称心称职匀称 hùn 混合混乱混沌子 zi 儿子孩子降 jiànɡ降落空 kōnɡ天空干ɡün 干净zǐ父子子女 xiánɡ投降降服 kînɡ空白ɡàn 能干三、词语积累1、ABCC式: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得意洋洋议论纷纷果实累累凉风习习2、AABC式:津津有味井井有条栩栩如生遥遥领先飘飘欲仙翩翩起舞3、AABB式: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整整齐齐平平展展舒舒服服4、ABAC式:自由自在无影无踪无边无际自言自语无忧无虑自说自话5、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6、有关动物成语: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补充)叶公好龙亡羊补牢九牛一毛狐假虎威四、词语解释1、迫不及待:着急得不能再等待。
迫:急迫;及:赶得上2、称霸一方:在一定的区域内倚仗权势,欺压别人。
3、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五、词语搭配洁白的绒球金光闪闪的沙漠黑黝黝的泥土亲切地嘱咐一阵风一团火焰可爱的绒球波光粼粼的湖面金灿灿的阳光大声地回答一颗种子黑黑的泥土各种各样的食品黄灿灿的麦子气冲冲地说一个降落伞饱满的麦粒憨厚可爱的样子上等的麦种得意地说一份礼物小小的乾坤圈胡作非为的东海龙王父子开心地喊一袋麦子六、理清课文内容1、《蒲公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采用拟人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有不同,从而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1)课文中的“降落伞”指的是蒲公英种子。
2)假如你是太阳公公,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种子?参考:你们别看那儿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很漂亮,但那并不适合你们生长,落到沙漠和湖泊,不仅没有财富和快乐,而且还会使你们丢掉性命,还是到泥土中去生长吧。
3)用“嘱咐”造句:妈妈嘱咐我,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2、《三袋麦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猴、小牛各一袋麦子。
(憨厚可爱)的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勤俭节约)的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聪明能干)小猴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同样是一袋麦子,个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参考:我最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它聪明能干,有长远打算,把麦子种下地,就有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