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行业DCS系统规范

电力行业DCS系统规范

电力行业DCS系统规范篇一:自备电厂DCS技术规范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分散控制(DCS)系统技术规范书DOC. NO:目录1.工程概况2.范围.3.技术要求4.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5.设计联络会议(DLM)6.工程服务7.试验、验收和演示8.包装、装运和仓储9.数据和文件 10.培训11.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12.附件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方为中国天辰工程。

本期为2×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20MW抽背式汽轮发电机组和1×1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为提高整个电厂的过程控制水平及运行管理水平,考虑采用一套分散式控制系统(简称DCS)来实现全厂锅炉的集中控制。

1.1 主设备主设备包括: 15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额定压力: 9.81Mpa,额定温度:540℃,生产厂家:华西能源工业股份);高压除氧器2台;电动给水泵3台。

1.2控制方式:本期采用锅炉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室布置于主厂房8米层,集中控制室内布置锅炉监控系统的人机接口设备。

运行人员在控制室内通过LCD及少量的常规仪表及硬操作设备对锅炉进行监控。

设置电子设备间与集中控制室设在同一层,工程师站设单独房间,以方便运行管理。

DCS的机柜设在热控电子设备间。

1.3控制水平:本期拟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控制系统(即DCS系统)。

主控室内设装设汽包水位工业电视,控制台上设停炉及重要设备的紧急操作按钮,以保证锅炉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快速停炉。

锅炉运行人员可在少量就地操作和巡回人员和配合下,在集控室内实现锅炉的启动,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操作、紧急情况事故处理及停炉。

2 范围2.1 总则2.1.1 本技术规范对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配套建设的热电站所采用的分散控制系统(以下简称DCS)就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功能要求,不能成为供货商降低配置及免责理由。

本技术规范的内容,是按本工程2台锅炉、2台汽轮发电机及相关必要的公用系统要求编制的。

2.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完全陈述一切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投标方(以下简称乙方)应提供符合本DCS规范书的规定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DCS,其系统必须具有当今实践证明是先进的应用技术,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乙方应具有在同类机组中承包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供货的成功经验。

2.1.3 如果乙方未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乙方提供的设备和DCS满足了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表明。

2.1.4 乙方提供报价书及合同规定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使用国际单位制(SI)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2.1.5 只有招标方(以下简称甲方)有权修改本规范书。

经买卖双方协商,最终确定的规范书应作为DCS合同的一个附件,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2.1.6甲方拥有对本规范书的解释权,乙方如对此规范书内容有疑义的条款均有责任向甲方询问,由于理解的偏差所引起的责任由乙方无偿承担。

2.1.7协议书提出的DCS各项功能必须全部实现,双方同意涉及DCS功能的具体控制方案,在技术联络会上共同商议(在不增加I/O点数前提下,乙方完成所有具体功能,否则乙方将承担完成所有具体功能的全部费用)。

乙方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DCS满足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所有要求.2.1.8 DCS的供货范围,包括所有硬件、软件、服务和有关图纸资料,并提供所供卡件的详细说明文件资料。

2.1.9 乙方提供DCS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说明、系统结构及配置、系统通讯、子系统功能、操作员接口、过程通道、系统性能、电源的提供与分配等。

2.2 乙方工作范围2.2.1 乙方负责设计、制造、装配、检查、试验、运输、现场安装指导及调试,所提供的控制系统需保证发电厂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并符合与此相关的所有标准和细则的规定。

为此,乙方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SAMA图和逻辑框图的详细设计,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DCS系统的软件组态、编程和调试,负责系统的组态生成,定义I/O功能,配置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并按照需方要求向需方提供最终的I/O清单。

2.2.2 乙方提供满足本技术规范要求所必须的硬件、软件和各项服务。

其中包括下列内容:2.2.2.1 提供构成DCS系统所必需的全部硬件和软件。

2.2.2.2 达到本技术规范规定的全部功能要求,进行DCS的软件组态编程及调试。

2.2.2.3 在制造厂内,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及训练有素的专职人员,使用仿真机和测试设备,接入DCS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闭环运行、测试和演示,确保DCS功能和性能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2.2.2.4 乙方按照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按时发运DCS。

根据本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供必须的安装详图和全面的安装指导(包括现场安装调试及DCS接地等安装指导说明书)。

2.2.2.5 乙方全面负责自身盘柜、设备之间的预制电缆(包括电源线、信号线、网线)的敷设及接线工作。

以及I/O柜与扩展柜的DP网线的敷设及连接工作。

2.2.2.6 乙方负责通电启动和调试服务,直到DCS满足机组运行需要,达到DCS的全部功能要求,并保证系统可利用率不低于99.9%。

2.2.2.7 乙方根据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向甲方提供DCS优化运行所必需的系统文件,使甲方能掌握组态、编程、维护、修改和调试DCS。

负责培训甲方的运行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使他们能熟练地操作、维护、修改和调试DCS。

2.2.2.8 乙方提供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调试期间的消耗品及自然损坏的元件设备。

2.2.3为达到规范要求,应与其他提供控制系统的供货商相协调,并负责相关的接口工作。

接口项目包括有:DCS与厂级MIS的通讯接口:DCS与调度自动化的通讯接口及软件:DCS 与远程设备的通讯:DCS与其它辅助设备PLC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

2.2.4乙方根据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DAS模拟画面图、MCS、FSSS、SCS控制SAMA逻辑图等,并由设计院审定后最终提供给甲方认可。

该方案应保证机组联锁保护及自动投入率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较高水平,乙方提供的方案必须具有可行性,满足本期工程控制要求,并配合甲方共同完成自动的投入,实现自动投入率达100%。

2.2.5提供DAS、MCS、FSSS、SCS以及控制器间硬接线的I/O 清单和接线图,子系统间的I/O通讯点清单,及汇总后提交联络会确认的所有I/O清单。

2.3 甲方工作范围2.3.1 甲方将提供下列设备和服务: 2.3.1.1 所有DCS机柜的现场就位和安装。

2.3.1.2 所有现场设备与DCS端子间的接线工作。

2.3.1.3 按乙方要求提供DCS接地和接地所需电缆。

2.3.1.4 PID图纸和初步的过程I/O清单。

2.3.1.5 DCS设备现场卸货和安装所需的劳动力及服务。

2.3.1.6 审核乙方提供的图纸及技术文件。

2.4 规范和标准本技术规范中涉及的所有规范、标准或材料规格(包括一切有效的补充或附录)均应为最新版本,即以本DCS合同生效之日作为采用最新版本的截止日期。

若发现本技术规范与参照的文献之间有不一致之处,乙方应向甲方指明。

引用的规范和标准美国防火协会(NFPA) ANSI/NFPA 70 ANSI/NFPA 85C国家电气规范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内爆和外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篇二:DCS系统停电上电规范(第二版)DCS系统停电上电规范在因大修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对DCS进行断电维护时,我们往往对DCS进行直接断电,但有时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却会带来严重后果,比如组态丢失,PID参数丢失等。

所以需要在停电和重新上电前后对重要参数严格检查,小心仔细、规范操作。

第一步:进行断电前的各项检查1、打开控制站柜门,观察卡件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故障显示(ERROR灯亮);2、从每个操作站实时监控的故障诊断中观察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记录;3、检查电源箱是否工作正常,电源风扇是否工作,5V、24V 指示灯是否正常,测量记录各电压值;4、备份组态、PID参数、驱动以及其他需要的重要数据;5、检查供电冗余,供电冗余包括交流供电冗余和直流供电冗余。

交流供电冗余:通过分别断开冗余交流~220VAC进线的一路,系统有一半的交流供电回路失电,但系统应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直流供电冗余测试方法如下:(1)先断1、3、5电源箱电源,测量每一机笼机笼母板电源端子上5V、24V的电压;(2)先通上1、3、5电源箱电源,再断2、4、6电源箱电源,再测量每一机笼母板电源端子上5V、24V的电压。

电源箱5V输出电压应在5.10V~5.25V之间,电源箱24V输出电压应在23.00V~25.00V之间。

如果电压偏差较大需要及时检查处理,否则会影响卡件的正常工作。

6、网线及布置检查,检查网络线缆通断情况,确认连接处是否接触良好,并及时更换故障线缆;7、UPS测试:通过断开UPS交流进线,测试UPS电池供电能力。

UPS电池应定期放电,一般建议每月一次,放电方法:断开UPS交流供电采用电池供电,至电池即将释放完为止。

以上检查主要事先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可以在停车时及时解决。

第二步:按顺序切断电源1、每个操作站依次退出实时监控及操作系统后,关操作站工控机及显示器电源;2、逐个关控制站电源箱电源;3、关闭各个支路电源开关;4、关闭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开关;5、关闭总电源开关。

第三步:进行DCS停电维护1、操作站、控制站停电吹扫检修。

包括工控机内部,控制站机笼、电源箱等部件的灰尘清理;2、针对停电前检查出的故障进行维护;3、系统供电线路检修。

包括分电箱、端子排、继电器、安全栅等。

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线路可靠连接;4、接地系统检修。

包括端子检查、各操作站(工控机、显示器)接地检查、各控制站(电源、机笼)接地检查、对地电阻测试;5、通信线路连接线、连接点检查,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线路可靠连接。

做好双重网络线的标记。

第四步:现场以及DCS的各项维护工作完成后,检查确认重新上电条件是否满足。

系统维护负责人确认条件具备后方可上电,系统总体上电按如下步骤进行:1、首先合上配电箱的总断路器,检查输出电压是否符合220V±10%;2、合上配电箱内的各支路断路器,分别检查输出电压;3、若配有UPS或稳压电源,请检查UPS或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是否正常,不正常则查找原因,恢复后才能继续以下的控制站上电与操作站步骤。

第五步:DCS系统上电步骤1)现场控制站上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