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高中化学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25 ℃时)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 比较c(H+)大小pH酸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中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碱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 提醒:pH=7或c(H+)=10-7mol·L-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水的电离与温度有关,常温时,pH=7或c(H+)=10-7 mol·L-1溶液呈中性,100 ℃时pH=6或c(H+)=1×10-6 mol·L-1呈中性。

2.溶液的pH(1)定义:pH=−lg c(H+)。

(2)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①25 ℃,纯水的pH=7,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

②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25 ℃时,pH(<7)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3)pH的适用范围常温下,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一般情况下,1×10−14 mol·L−1<c(H+)<1 mol·L−1,即14>pH>0。

pH=0的溶液中并非无H+,而是c(H+)=1 mol·L−1;pH=14的溶液中并非无OH−,而是c(OH−)=1 mol·L−1。

当c(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注意:(1)未指明温度时,pH=7不代表溶液呈中性,如100 ℃时,pH=6为中性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以用pOH表示:pOH=−lg c(OH−)。

因为常温下,c(OH−)·c(H+)=10−14,若两边均取负对数得:pH+pOH=14。

3.pH的测定方法(1)pH试纸法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pH试纸的种类:常用的pH试纸有广泛pH试纸(pH范围为1~14或0~10,可识别的pH差值约为1)和精密pH试纸(pH范围较窄,可识别的pH差值为0.2或0.3)。

(2)pH计法常用pH计来精确测量溶液的pH,读数时应保留两位小数。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指示剂pH及变色范围甲基橙石蕊酚酞注意:(1)pH试纸不能伸入待测液中。

(2)pH试纸不能事先润湿(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

用pH试纸测定的是一个粗略结果。

(3)用广泛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是整数,而不会是3.1、5.2等小数。

二、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计算1.溶液pH的计算(1)类型方法①单一溶液溶液类型相关计算强酸(H n A)设H n A的浓度为c mol/L,则c(H+)=nc mol/L,pH=−lg c(H+)=−lg nc强碱[B(OH)n]溶液设B(OH)n的浓度为c mol/L,则c(OH−)=nc mol/L,c(H+)=14W1.010(OH)Kc nc--⨯=mol/L,pH=−lg c(H+)=14+lg nc②混合溶液溶液类型 相关计算两种强酸混合11122122()()()()pH (H H H H )H c c V c V c V V c ++++++⇒=⇒+⎫⎪⎬⎪⎭强酸:强酸:两种强碱混合11122122w OH OH ()()()()()()()OH OH H pH OH OH c K c V c V c c V V c c ----+--+=⇒=+⇒⇒⎫⎪⎬⎪⎭强碱:强碱:强酸强碱混合恰好完全反应pH=7(25℃)酸过量c (H +)=112212H OH ()()pH c V c V V V +--+⇒碱过量c (OH −)=221112w OH H H p ()H OH ()()()K c V c V c V V c -++--=⇒+⇒(2)基本思路2.酸碱混合的有关规律(1)等体积的强酸(pH 1)与强碱(pH 2)混合(25 ℃) 若混合前pH 1+ pH 2>14,则混合后溶液呈碱性,pH 混>7; 若混合前pH 1+ pH 2=14,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pH 混=7; 若混合前pH 1+ pH 2<14,则混合后溶液呈酸性,pH 混<7。

(2)强酸(pH 1)与强碱(pH 2)混合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关系(25 ℃)若pH1+ pH2=14,则V酸=V碱;若pH1+ pH2≠14,则21pH14pHOH10H10=ccVV---+==酸碱碱酸()()12pH+pH1410-。

(3)等体积的强酸(pH1)与弱碱(pH2)混合(25 ℃),若pH1+ pH2=14,由于弱碱过量,pH混>7。

(4)等体积的弱酸(pH1)与强碱(pH2)混合(25 ℃),若pH1+ pH2=14,由于弱酸过量,pH混<7。

注意事项(1)一般情况下,若ΔpH(pH的差值)≥2的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pH=pH小+0.3;若ΔpH≥2的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pH=pH大−0.3(相当于把pH小的酸溶液或pH大的碱溶液稀释到了原来的2倍)。

(2)酸按酸,碱按碱,同强混合在之间;异强混合看过量。

若是碱碱混合或者酸碱混合且碱过量,一定要先算c(OH−),再算c(H+)及pH,或先算c(OH−),再算pOH、pH。

三、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1.常温下酸、碱的稀释规律注:表中a+n<7,b−n>7。

2.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注意:(1)对于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 变化幅度大。

这是因为强酸(或强碱)已完全电离,随着加水稀释,溶液中的H+(或OH‒)的数目(水电离出的除外)不会增多,而弱酸(或弱碱)随着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H+(或OH‒)的数目还会增多。

将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稀释后pH仍相同,则弱酸中所加的水比强酸中的多(2)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稀释相同的倍数,pH的变化幅度不同,强酸(或强碱)稀释后pH的变化幅度大。

考向一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典例1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解析】A项,pH=3的醋酸中c(H+)=1×10-3 mol·L-1,pH=11的Ba(OH)2溶液中c(OH-)=1×10-3 mol·L -1,由于醋酸为弱酸,则醋酸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正确;B项,pH=3的盐酸中c(H+)=1×10-3 mol·L-1,pH=11的NaOH溶液中c(OH-)=1×10-3 mol·L-1,酸碱都是强电解质,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错误;C项,pH=3的盐酸中c(H+)=1×10-3 mol·L-1,pH=11的氨水中c(OH-)=1×10-3 mol·L -1,由于NH3·H2O为弱碱,则碱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错误;D项,pH=3的硫酸中c(H +)=1×10-3 mol·L-1,pH=11的氨水中c(OH-)=1×10-3 mol·L-1,由于NH3·H2O为弱碱,则碱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错误。

【答案】A1.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OHHcc+-,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性溶液的AG=0B.酸性溶液的AG>0C.常温下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AG=−12D.常温下0.1 mol·L−1盐酸的AG=−12溶液酸碱性判断时的易错提醒(1)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是c(H+)与c(OH−)的相对大小,若c(H+)=c(OH−),则溶液呈中性。

(2)pH=7或c (H +)=10−7mol·L −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水的电离平衡与温度有关。

常温时,pH=7呈中性;100 ℃时,pH=6呈中性。

(3)溶液中c (H +)越小,c (OH −)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弱,碱性越强;溶液中c (H +)越大,c (OH −)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4)室温下,已知酸和碱pH 之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①两强混合a .若pH 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 =7。

b .若pH 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

c .若pH 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

②一强一弱混合——“谁弱显谁性”pH 之和等于14时,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等体积混合呈碱性;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呈酸性。

考向二 溶液pH 的计算典例1 (1)已知T ℃,K w =1×10-13,则T ℃________25 ℃(填“>”“<”或“=”)。

在T ℃时将pH =11的NaOH 溶液a L 与pH =1的硫酸b L 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 =10,则a ∶b =________。

(2)25 ℃时,有pH =x 的盐酸和pH =y 的氢氧化钠溶液(x ≤6,y ≥8),取a L 该盐酸与b L 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求:①若x +y =14,则a /b =________(填数据); ②若x +y =13,则a /b =________(填数据);③若x +y >14,则a /b =________________(填表达式)。

④该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两溶液的pH(x 、y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填表达式)。

【解析】(1)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T ℃>25 ℃;T ℃下,pH =11的氢氧化钠溶液,c (OH -)为0.01 mol·L -1;pH =1的硫酸溶液c (H +)=0.1 mol·L -1,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10,0.01×a -0.1×ba +b=10-3,a ∶b =101∶9;(2)pH =x 的盐酸和pH =y 的氢氧化钠溶液(x ≤6,y ≥8),取a L 该盐酸与b L 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中和,则有a ×10-x=b ×10-14+y;a b =10-14+x +y,①x +y =14,则a b =1;②x +y =13,则ab =0.1;③x+y >14,则ab =10-14+x +y ;④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两溶液的pH(x 、y )的关系式为x +y =14+lg a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