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文及其特点、功能,应用文发展史上重要史实。
一、应用文的特点1、应用性有无应用性、有无直接的应用价值是应用文和非应用文的根本区别2、规范性应用文的写作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的,它的成品即文章都具有模式性。
应用文的规范性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首先,“规范”是为“应用"服务的,有利于作者成文和读者理解.其次,规范性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规范性内容具体到不同文种有不同要求3、简约性简约性出于应用的需要。
4、时效性成文时间与文章能否发生作用或作用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时效性由应用性所要求的。
二、应用文的功用1、法规、准绳功用2、指挥、管理功用3、联系、协调功用4、宣传、教育功用5、凭证、依据功用三、发展史上重要史实1、秦汉时期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为公务应用文统一创造条件,李斯等制定了公文格式、对公文写作作了一系列的规定,产生了“避讳”、“抬头”、“用印”等制度汉袭秦制,公务文书有新的发展,为公务文书走向程式化开了先河。
应用写作被列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
法律文书、经济文书,特别是私人应用文都有较大发展,书信成为重要交流方式。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应用文发展的自觉时期,对应用文写作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3、隋、唐、宋时期古代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期.特点是名家辈出,名篇如云.唐朝“古文运动”对应用文的发展和文风的转变产生巨大影响.4、元、明、清时期古代应用文的稳定发展时期。
应用文趋于定型化,应用文理论研究也有新的进展。
5、辛亥革命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第一个公文程式条例,确立了新的体式、用语和标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公文写作有较大发展。
2、应用文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写作要求。
一、主旨(主题)1、什么是主旨作者对所要处理的事务、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张.2、主旨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明代哲学家王夫之曾写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3、对应用文主旨的要求正确:符合客观实际。
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集中、明确: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统摄全文。
“多中心即无中心”.新颖:文章要能反映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主张、新见解、新方法.4、主旨确立的方法刘熙载指出“古人意在笔先,故举止闲暇;今人意在笔后,故至手忙脚乱。
"在掌握有关事务和问题的丰富材料基础上分析研究材料,对办什么事、为什么办事、如何办事等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形成的明确观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确立主题的正确的分析研究方法.5、应用文主旨的表现方法和文字标识主旨句的表现方法大体上有:(1)标题明旨(2)篇首明旨(3)撮要(段首或段末)明旨(4)小标题明旨:把应用文主旨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用一个小标题来显示。
(5)线穿显旨:有些应用文内容复杂,所含材料很多,没有一个明显的全文主旨,而是以分主旨句的形式散见于文章的各部分,这些分主旨句汇总升华就是全文的主旨6、应用文主旨的文字标识(1)提示意图类的文字标识下行文:“决定”、“必须”、“应当”、“望”、“批准"、“批(答)复”等。
上行文:“拟"、“需”、“报”等.通用的:“现”、“特"、“建议”等。
(2)提示目的类的文字标识如“为"、“为了”等。
二、材料1、什么是材料材料是体现文章主旨的感性形态的具体材料和理性形态的抽象材料的总称。
材料好比文章的血肉。
材料是确立主旨的基础和条件.主旨需要材料来表现。
2、在写作中,如何获取材料?首先,要在公务实践活动中确立。
其次,通过调查、采访和阅读有关文件资料获得。
最后,要占有大量的写作材料,必须进行长期的积累.积累的方式有一般积累与专题积累。
3、材料的类型(1)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2)正面的材料和反面的材料。
(3)点上的材料和面上的材料。
(4)直接的材料和间接的材料4、对材料的要求(1)切题.材料要与观点一致,要切合题意,不能离题。
(2)真实.(3)典型。
即材料的代表性。
(4)充分、具体。
三、结构1、结构的含义和作用结构指文章的组织构造。
文章结构的好坏关系着整个文章的优劣成败。
好的文章要做到“言之有序",即有条理。
2、结构的原则1)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2)要反映事物、思维的发展规律一要有序,二要连贯3)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3、结构的要求完整统一、严谨自然.(1)开头和结尾应用文开头讲究“直”,忌“曲"。
具体方式有:交待式、结论式、概述式。
结尾的方法:期请式;总结式;说明式;号召式.(2)层次和段落层次: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指文章的自然段,是文章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
划分段落是为了更有条理、有步骤的表现层次,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3)过渡和照应过渡:文章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常用过渡词:因此、但是、不过、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照应:写文章要有交代、有照应,交代和照应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助于表现主题.4、结构的外形体式(1)篇段合一式(2)撮要分条式应用文开头属于篇前撮要,然后对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按照主次先后,形成若干条,并用数码标明。
下行文常用这种体式。
(3)分列小标题式正文分为若干段、条,把每段、条的中心内容分别归纳为若干个小标题,置于每一条、段之上.(4)全面性分块式正文分为几大块,相对独立,各自成章(5)转发、转述式即用批转、转发、转述的形式.特征是:以文载文,文后有文.常用于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转述式通报、转发式简报(加编者按)等文种.(6)章、条、款分列式常用于法律、章程、条例、办法、规定、规则、细则等法规性公文.(7)条、段贯通式正文分为若干条,标以序号,无单独的开头与结尾;或划分为若干自然段,段落不标序号。
常用于指示、指示性通知、内容较简单的法规性公文以及领导讲话材料.(8)并列句式先以简要文字做开头,开宗明义,然后用若干句子排列组合而成,有的还讲究押韵。
常用于守则、公约等文种。
四、语言应用文语言的特点和要求1、明白作者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使用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朴实、普通的、意义明确的词和句子,2、准确要注意表达分寸,推敲词句.恰当运用模糊语言,实现表述上的准确。
3、简洁指表达简省干净.(1)认识明确、思路清晰。
(2)省略一切不必要的穿靴带帽。
(3)善于概括,抓住事物特征。
(4)删繁就简,灵活运用各种专门术语,表达经济.4、平实指语言平正朴实,表达上多用直笔,不用曲笔.5、庄重(1)不要滥用省略,不规范的简称坚决不用;(2)注意专名、时间的表述,尽量不用时间代词;(3)注意行业术语的使用。
3、应用文叙述、说明、议论的使用要求。
一、叙述叙述主要用于叙述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1、主要作用是反映情况,提出问题,介绍党政机关在应用文中作出决策、制定政策、提出意见和要求的背景、原因、依据等.2、叙述一般比较简明、概括。
3、一般采用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二、说明1、说明,就是用简明的语言把有关事物、事理的各种属性解释清楚,是应用文基本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中说明要概括、简要.2、说明方法(1)诠释性说明:定义说明:用最精炼概括的语言对被说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确切的说明。
解释说明:是对事物的某种属性进行解说和阐释的方法。
(2)分类说明和举例说明。
(3)比较说明。
用作比较的事物间一定要具备可比性。
(4)数据说明:数字说明给人的感觉是客观、可靠、可信。
使用的数字务求准确,数量单位要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5)图表说明: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三、议论用判断推理的形式发表对事物和事理的看法、主张的表达方法.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1)并不都是完整的议论。
2)一般比较客观、冷静。
3)往往结合叙述和说明来使用夹叙夹议可以说是应用文写作中主要的表达手法。
因为多数应用文的特点是不仅在言事,而且还要明理,事理结合,相辅相成。
运用夹叙夹议时,要注意事实与道理的完全一致性,防止出现“事大理小”或“事小理大”的不协调现象。
4。
行政公文及其功能;行政公文格式的组成要素及其要求行政公文的含义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行政公文的作用1、凭证作用2、指导作用3、规范作用4、沟通作用5、晓谕作用行政公文格式要素《办法》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格式》规定将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和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以上的各要素统称为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一)文头部分(又称眉首、版头)1、公文份数序号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未标注具体保密期限的,则根据《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国家保密局1990年第2号令)执行,即“保密期限按照绝密级事项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二十年、秘密级事项十年认定。
"3、紧急程度4、发文机关标识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下行文在发文机关标识后多加“文件”字样,告知或处理具体事项的下行文,也可用制发机关办公室(厅)的名义发文.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并按党政军群顺序排列,同时要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6、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二)主体1、公文标题题注即注释、说明标题的文字。
一般用来注明法规性文件或经过讨论通过文件的法律程序、会议时间、地点。
有的题注用括号括住,有的用破折号标识。
标题由发文机关、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分为完全式标题和省略式标题,标题中必须有文种. 拟制标题应注意的事项:明确制文意图;明确公文主题;正确选用文种;尽可能使标题贴切、简洁、醒目.2、主送机关确定主送机关的原则:不可越级行文,区分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行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正文4、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