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对隔离体系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的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B.体系的热力学能和焓都不一定守恒C.体系的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D.体系的热力学能和焓都守恒2.经下列过程后,体系热力学能变化不为零(ΔU ≠0)的是 [ ]A.不可逆循环过程B.可逆循环过程C.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3.下列关于理想溶液的混合热力学性质正确的是 [ ]A.Δmix S = 0,Δmix G = 0B.Δmix S < 0,Δmix G < 0C.Δmix S > 0,Δmix G < 0D.Δmix S >0,Δmix G > 04.理想气体恒压膨胀,其熵值如何变化? [ ]A.不变B.增加C.减小D.不能确定5.在下列热力学函数中,可以用于判断过程自动与否的是 [ ]A.ΔUB.ΔHC.ΔG T,pD.ΔA6.若反应2H 2(g) + O 2(g) ==== 2H 2O(g) 的热效应为△r H m ,则 [ ]A.Δc H m [H 2(g)] = △r H mB.Δf H m [H 2O(g)] = 0.5Δr H mC.Δc H m [H 2(g)] = 2Δr H mD.Δf H m [H 2O(g)] = Δr H m7.已知反应H 2(g) + 0.5O 2(g) == H 2O (g)在298K 、p Θ下的反应焓变为)K 298(m r Θ∆H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K 298(m r Θ∆H 是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B.)K 298(m r Θ∆H H 2(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K 298(m r Θ∆H 为负值D.)K 298(m r Θ∆H 与反应的)K 298(m r Θ∆U 值不相等8.某化学反应在298K 时的标准Gibbs 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值将[ ]A.K Θ= 0B.K Θ>1C.K Θ< 0D.0 < K Θ< 19.合成氨反应 N 2(g )+ 3H 2(g )== 2NH 3(g )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系温度和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有 [ ]A.平衡右移,K p Θ 不变B.平衡右移,K p Θ增加C.平衡左移,K p Θ 不变D.平衡不移动,K p Θ不变10.在一定的温度T 和压力p 下,反应3O 2(g) ⇌ 2O 3(g)的以组元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 p 与以组元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 y 之比为 [ ]A.RTB.pC.(RT )-1D.p-1 11.在373K 、 p Θ下,水的化学势为μl ,水蒸气的化学势为μg ,则 [ ]A.μl = μgB.μl < μgC.μl >μgD.μl 与μg 的相对大小无法确定12.在α、β两相中均含有物质A 和B ,A 和B 在α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α)和μB(α),A 和B 在β相中的化学势分别为μA(β)和μB(β),当两相达到平衡时应有 [ ]A.μA(α) = μB(β)B.μB(α) = μB(β)C.μA(α) = μB(α)D.μB(α) = μA(β)13.FeCl 3和H 2O 能形成FeCl 3·2H 2O 、FeCl 3·6H 2O 、2FeCl 3·5H 2O 和2FeCl 3·7H 2O 四种水合物,该体系的组元数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为 [ ]A.C = 2,Φ= 3B.C = 2,Φ= 4C.C = 3,Φ= 4D.C = 3,Φ= 514.下列关于杠杆规则适用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适用于单组元体系B.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任何相区C.适用于二组元体系的两相平衡区D.适用于三组元体系的两相平衡区15.对(基)元反应A +2B → P 而言,其反应速率方程可以用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即有2B A A A d d c c k t c =-,2B A B B d d c c k t c =-和2B A P P d d c c k tc =三种形式,则k A ,k B 和k P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A.k A =k B =k P B.k A =2k B =k P C.k A =0.5k B =k P D.k A =k B = -k P16.标准氢电极是指 [ ]A.Pt ,H 2(p H 2=p Θ)| OH -(a = 1)B.Pt ,H 2(p H 2=p Θ)| H +(a = 10- 7)C.Pt ,H 2(p H 2=p Θ)| H +(a = 1)D.Pt ,H 2(p H 2=p Θ)| OH -(a = 10- 7)17.在298K 时,测得浓度为0.1和0.01 mol·kg -1的HCl 溶液构成浓差电池的液接电势为E j(1);若溶液浓度相同,而换用KCl 溶液,则其液接电势为E j(2)。
两液接电势的关系为 [ ]A.E j(1) > E j(2)B.E j(1) < E j(2)C.E j(1) = E j(2)D.无法判断18.电极电势的改变可以改变电极反应速率,其直接原因是改变了 [ ]A.反应活化能B.电极过程超电势C.活性粒子的化学势D.电极板-溶液界面的双电层厚度19.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经这一变化过程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A.总表面能B.表面张力C.液面下的附加压强D.比表面积20.已知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0.025N·m -1,若球形肥皂泡的直径为1×10-2m ,则该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强为 [ ]A.5 PaB.10 PaC.15 PaD.20 Pa21.298K 时,苯蒸气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兰缪尔吸附等温式,在苯蒸气压为40Pa 时,覆盖度θ = 0.05;当θ = 0.5时,苯的蒸气压为 [ ]A.400 PaB.760 PaC.1000 PaD.200 Pa22.关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理吸附是分子间力起作用,化学吸附是化学键力起作用B.物理吸附有选择性,化学吸附无选择性C.物理吸附速率快,化学吸附速率慢D.物理吸附不太牢固,易解吸;化学吸附较牢固,不易解吸23.在一定量的以KCl 为稳定剂的AgCl 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同浓度下列电解质溶液的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AlCl 3<ZnSO 4<KClB.KCl <ZnSO 4<AlCl 3C.ZnSO 4<KCl <AlCl 3D.KCl <AlCl 3<ZnSO 424.在碱性溶液中用HCHO 还原HAuCl 4制备Au 溶胶,其主要反应为:HAuCl 4 + 5NaOH → NaAuO 2 + 4NaCl +3H 2O2NaAuO 2 + 3HCHO + NaOH → 2Au + 3HCOONa + 2H 2O若Au 溶胶以AuO 2-为稳定剂,则Au 溶胶的结构式为 [ ]A.[(Au)m ·x AuO 2-·(x – y ) Na +] -·y Na +B.[(Au)m ·x Na +·(x – y ) AuO 2-] y +·y AuO 2-C.[(Au)m ·x Na +·(x – y ) AuO 2-] +·y AuO 2-D.[(Au)m ·x AuO 2-·(x – y ) Na +] y -·y Na +25.在下列分散系中,丁达尔效应最强的是 [ ]A.空气B.蔗糖水溶液C.大分子溶液D.硅溶胶二、判断题:1.对气态物质而言一定有C p – C V = nR 。
[ ]2.室温、大气压为p Θ的条件下,一杯水蒸发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为可逆过程。
[ ]3.体系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达到的终态,若经过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该终态。
[ ]4.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 ]5.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m H Θ∆不随温度变化,那么其r m S Θ∆也不随温度变化,但其r m G Θ∆却与温度有关。
[ ]6.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压。
[ ]7.对纯组分而言,其化学势就等于其吉布斯自由能。
[ ]8.在374K ,p Θ下,液态水H 2O(l)的化学势比气态水H 2O(g) 的化学势高。
[ ]9.因为r m ()ln ()p G T RT K T ΘΘ∆=-,所以r m ()G T Θ∆是在温度T 时,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的Gibbs 自由能变化量。
[ ]10.对理想气体反应 0 = ∑νB B 而言,若反应体系的∑νB > 0,则在确定温度压强下,当向已到达平衡的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平衡将向左移动。
[ ]11.如果某化学反应的0m r <∆ΘH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 12.反应CO(g) + H 2O(g) ⇌ CO 2(g) + H 2(g),因反应前后的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体系压力如何变化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 ]13.某一固体在25℃和大气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该物质三相点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 ]14.单元系的相数一定少于多元系的相数。
[ ]15.分解反应Pb(C 2H 5)4 == Pb + 4C 2H 5 是基元反应。
[ ]16.反应速率常数k A 一定与反应物A 的浓度有关。
[ ]17.已知某平行反应的一个分支反应A→B 的活化能为E 1,另一个分支反应A→C 活化能为E 2,且E 1> E 2。
为提高B 的产量,应该提高反应温度。
[ ]18.因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κ与电导池常数K cell 及电导G 之间的关系为κ =K cell ·G ,所以可以说电导率κ与电导池常数K cell 成正比。
[ ]19.标准电极电势等于电极与周围活度为1的电解质之间的电势差。
[ ]20.电池反应的电动势E MF 与对应电池反应计量方程式的写法无关,而电池反应的Δr G m 值与对应电池反应计量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 ]21.如果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1V ,则各可逆电极的还原氢标电势值都将增加1V ,而电池的电动势不会改变。
[ ]22.盐桥可以完全消除液接电势。
[ ]23.实际分解电压一定比理论分解电压高。
[ ]24.溶胶的电泳与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本质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