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教学设计《雪绒花》教学设计1教学分析1.背景资料《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部插曲。
《音乐之声》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萨尔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利亚的修女,她生性活泼、喜欢唱歌,但总爱惹麻烦,于是院长派她到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
在上校家,她与七个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赢得了上校的心。
在他们外出度蜜月回到萨尔茨堡时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一向痛恨纳粹党的上校决定带全家人离开奥地利。
后来他们被迫参加了音乐节晚会,当他们演唱的雪绒花回荡在剧场时,台下的人们怀着对祖国的必胜信念,一齐高唱起来。
后来,他们翻山越岭前往瑞士,离开了亲爱的祖国。
雪绒花又名火绒草、薄雪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因其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脉1700米的岩石表层上,故见过这种花的人都被誉为英雄。
雪绒花寓意着勇敢,被奥地利人奉为国花。
2.音乐分析《雪绒花》全曲为二段体结构,结构方整,曲调朴实感人,具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
第一段(1—16小节)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亲切抒情,充满对祖国的赞颂之意。
第二段(17—32小节)出现了休止符,旋律由全曲最高音“2”下行采用了五度跳进,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此段音乐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情绪较为激动,力度相对加强,从第25小节开始到全曲结束在现了第一段主题,并在祝福祖国的'歌声中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欣赏,对所学的电影歌曲及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2.通过学唱,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充满深情的演唱歌曲。
3.学习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三拍子指挥图示。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多来米》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出示歌单)。
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
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
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
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
《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
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
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
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
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
三、学唱歌曲:听上校轻抚了六弦琴,演唱了《雪绒花》。
(播放视频)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
再次聆听少年版雪绒花1.聆听、思考A:歌曲的情绪怎样?(亲切抒情、热情激动)B:歌曲能分几个部分?力度上是否有变化?(两段体、力度变化:mp—mf--mp)C:歌曲的节拍?3/4 2.歌曲介绍:A.《雪绒花》为C大调、3/4拍。
全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结构方整,曲调朴实感人,具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
B.介绍雪绒花:(播放图片)雪绒花(原名火绒草)——奥地利的国花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
雪绒花是勇气的象征,只有勇士才可以采摘到它!3.学习三拍子指挥图示。
四.学唱歌曲:A:播放伴奏,老师范唱(学生熟悉旋律)B:老师弹奏歌曲,学生用lu场歌曲旋律(纠正有错误的音准、节奏)C:打着拍子完整演唱歌曲D:表现情绪(深情)的演唱歌曲E:以比赛的形式分组演唱五.再次欣赏:《雪绒花》这首歌曲在电影《音乐之声》中并不只出现了一次,后来在玛丽亚成为七个孩子的母亲之后不久纳粹分子占领了奥地利,并强迫要求上校为纳粹服务,上校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祖国,决定举家逃亡。
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雪绒花》。
当这首象征着生活安宁幸福的歌曲回荡再剧场时,听众们的内心沸腾了,他们一起高唱起《雪绒花》。
(播放视频)思考:A:前后两次唱起的歌曲《雪绒花》情绪一样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两次歌曲情绪不一样,第二次演唱稳重庄严,表达了对祖国的的热爱之情。
B:同一首歌曲在影片中出现两次,不同的地点、不同对象、表达的情绪也不一样,想一想这在影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突出主题、深化主题思想六,再次齐唱歌曲小结: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里面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等,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去观看这部影片、聆听欣赏这些电影里的音乐,希望大家通过学习了解能喜欢并关注电影音乐艺术。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利用课件,看电影片段,了解电影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求知兴趣。
.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本节课我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同时,学生音乐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在我的这节课中,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三拍子的节拍和节奏,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势得到了掌握,休止符的停顿,学生通过我的引导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
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他们通过歌曲的演唱,了解到了小小雪绒花实际上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我自己认为本节课的优势在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主题突出、主线明确、过程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因此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雪绒花》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1、唱《雪绒花》2、听《Do-Re-Mi》、《孤独的牧羊人》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如何演唱好歌曲《雪绒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Do-Re-Mi》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平时你们都爱看哪些电影?电影可以分成很多类,有动画片、喜剧片、战争片、生活片、音乐片等,有一部曾获得过美国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同学们看过吗?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奥地利有一位叫玛丽亚的修女,很喜欢唱歌。
她在给一位上校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时,用她优美动听的歌声来感染教育孩子。
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其中的几首歌曲。
2、欣赏《Do-Re-Mi》3、师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生回答后,课件出示)4、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唱《雪绒花》1、导入,欣赏《雪绒花》在这部影片中,有一首比《Do-Re-Mi》更受人们欢迎的歌曲,叫做《雪绒花》。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其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播放多媒体课件)2、师: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在刚才的音乐中,出现了一段上校与女儿一起演唱的`片断,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属于哪种演唱形式?(是轮唱,但这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种严格的完全重复的轮唱,它是有的地方轮唱,有的地方又合起来。
)3、学唱旋律:①《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哼唱,注意口腔内打开。
(播放多媒体课件)②现在我们来看这首歌的乐谱,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请同学们听老师发一个音,“lu”,请你们也试着发这个音,嘴型要圆,口腔打开,声音往眉心这儿集中,体会一下,你的眉心处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来熟悉一遍旋律,注意强弱规律。
③现在旋律熟悉了,那你们能将歌谱唱一唱吗?试试看,能唱的就唱,不能唱的也没关系,我们就听一遍。
④学生动手,分析歌谱。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乐谱难吗?其实并不难,你们看,(课件出示四块分乐句写的谱块)。
这首乐谱中有些乐句是相同的,有些乐句是不同的,你们能找出来吗?谁能上来重新组合一下,把相同的放在上面,不同的放在下面。
(生操纵鼠标重新组合)请同学们先将第2和第4句唱一唱,体会一下它们是不是相同的?(生自由练习)请同学们再将第1句唱一唱,与第2句和第4两句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自由练习,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第1句的起伏没有2、4两句大)第3句与它们都一样,注意听老师唱一遍,这儿有一个什么符号?(八分休止符)同学们唱时在这儿可以很快地吸口气,跟着老师唱一唱。
4、学唱歌词现在请同学们看歌词,试着将词填进去唱一唱(生自由唱)。
难不难?都是一字一音。
请你们这一遍把声音放出来唱。
纠错后再跟琴齐唱5、歌曲处理:同学们唱的真好,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抒情的,要唱得慢一点,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声音柔和一点。
)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般来说,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力度上要唱得比其他部分强一点)。
让我们有感情地将这首歌唱一遍。
四、欣赏《孤独的牧羊人》1、导入:同学们《雪绒花》唱的真好,很优美。
在一次家庭音乐会上,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戏,把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下面就由老师来为大家演唱这首歌的第一段,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与前两首歌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师演唱第一段)2、师:这首歌与前两首歌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3、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个电影片断,请同学们在看有趣的木偶戏的同时,思考一下这首歌与《雪绒花》相比,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变化?(播放多媒体课件)五、总结1、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一首歌可以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请同学们想一想,就《雪绒花》这首歌,我们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2、为了便于统一,我们规定一下:第一遍前两句领唱,后两句齐唱。
一人领唱时,其他同学第一句哼鸣,第二句唱“啊”。
第二遍由老师来和你们进行合作。
3、今天欣赏的三首歌曲同学们喜欢吗?正是有了这三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
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更多更优秀的电影歌曲,到时候,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六、下课,师生告别。
《雪绒花》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爱国的热爱之情。
2、在体验探究合作,对比聆听中演唱歌曲。
3、能够用圆润悦耳的声音来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