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什么是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将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整个陆地延伸,用所形成的封闭曲面代替地球表面,这个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2、什么是测量基准面①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②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③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④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笛卡尔坐标系的关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焦点为坐标原点O,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
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
象限俺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
高斯直接坐标系与数学中的笛卡尔坐标系不同。
高斯直角坐标系纵坐标为X轴,横坐标为Y轴;坐标象限为顺时针划分四个象限;角度起算是从X轴的北方向开式,顺时针计算。
这些定义都与数学中的定义不同。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将数学的三角和解析几何公式直接用到测量的计算上。
第二章1、水准测量的内容与成果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建立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及测得的高差求出待测点高程。
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程控制测量和土木工程施工测量中。
2、高程计算方法测A,B两点高差,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分别读取A点水准尺上的读数a与B点水准尺上的读数b。
则AB两点的高差为H AB=a-b。
若已知A点高程为H a则B点高程为H B=H A+h AB=H A+(a-b)(高差法)或B点高程还可以通过仪器的视线高程H i计算H i=H A+a H B=H i-b (方程组)3、水准仪检荷每部分几何关系①圆水准器轴平行仪器竖轴②十字丝横丝垂直仪器竖轴③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4、水准测量中前视和后视的作用5、水准路线计算过程①高差h AB=∑h=∑a-∑b②高程H B=H A+∑h③高差改正数V i=f h n i/n(n为测站总数,n i为第i段站数)V i=f h D i/L(L为水准路线总长Km,D i为第i段距离)④高差闭合差f h=∑h测-(H终-H起)⑤高差闭合差容许值(mm)平地 f h容=±40√L山地 f h容=±12√n要f h<f h容,才符合条件6、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是什么我国已规定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的基准面,并在青岛设立水准原点,作为全国高程起算点,地面点高出水准面的垂直距离成“绝对高程”。
选定任意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的基准面,这出水准面称为假定水准面。
地面作一侧点与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7、i角如何消除与计算①i角是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之间的夹角②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i角误差,应使前视距和后视距相等③计算⑴先算出两次高差的平均值hab(两次高差之差应<3mm)⑵将仪器搬至距A点2~3m的Ⅱ处,独处度数a′和b′( b′有误差)正确度数 bo′=a′+hAB夹角i=(b′-bo′)ρ/DAB ρ=206265〃 i≤20〃△h=b′-bo′即为由i引起的高差8、海拔与高差是什么①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处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高差是两点间的高程差9、水准测量的方法与步骤①将水准仪安装到脚架上②用脚螺旋或脚架使得气泡居中(调平)③瞄准水准尺,瞄准时应该消除视差④精确整平。
调节微倾螺旋,使目镜左边观察窗内的符合水准器的气泡,两个半边影像完全重叠后,这时视准轴处于精水平位置⑤读数。
直接读出米分米和厘米估读出毫米。
10、水准测量检荷方法①测站检荷⑴变动仪高法:在每一测站上测出两点高差后,改变仪器高度再测一次高差,两高差之差不超过容许值±6mm,取其平均值作最后结果;若超过容许值则需要重新测⑵双面尺法:在每一测站上,仪器高度不变,分别测出两点的黑面面尺高差和红面尺高差若水准尺红面读数与黑面读数之差,以及红面尺高差与黑面尺高差之差均在容许值范围内,取平均值作最后结果,否则应重新测量②⑴附合水准线路:f h=∑h测-(H终-H始)⑵闭合水准线路f h=∑h测⑶支水准线路f h=∑h往+∑h这11、水准仪为什么要求前视后视视距尽量相等为了消除i角误差第三章1、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竖直角观测的影响若有对中误差,则测水平角有误差,测竖直角无影响2、盘左盘右可以消除什么类型的误差⑴可以消除①视准轴误差②横轴误差③度盘偏心误差④竖盘指标差⑵求观测结果⑶提高观测成果精度3、对中操作的目的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旋转轴位于测站点的铅垂线上4、经纬仪各个部分的几何关系是什么①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LL⊥VV)②望远镜视准轴垂直于横轴(CC⊥HH)③横轴垂直于竖轴(HH⊥VV)④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5、目镜物镜调焦后的作用调节目镜使得十字丝成像清晰,调节物镜使得目标成像,消除视差6、水平角观测方法①测回法:常用于测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⑴安置仪器于O点,对中整平⑵将经纬仪安置在盘左位置(正镜),初步瞄准A目标a L(找到物体先锁死)⑶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同上操作照准B点b L,βL=b L-a L⑷度盘归零,倒转望远镜在盘右位置(倒镜),先瞄B再瞄A,B R=b R-a R⑸计算一侧回角值β=(Βl+βR)/2 (第二次测回不用归零)②方向观测法:测站上零测量的方向多于两个⑴安置经纬仪于O点,对中整平。
选择起始方向A⑵顺时针方向一次瞄准B、C、D各点,分别读数,记录。
再照准A。
(A方向两次读书差为半侧回归零差,归零差不应超过±18〃)⑶归零,再瞄准A、D、C、B、A 读数,记录⑷成果计算两倍照准误差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各方向平均读数=[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2 (大于-小于+)7、方向法观测过程中的顺序的方法方向观测法:测站上零测量的方向多于两个⑴安置经纬仪于O点,对中整平。
选择起始方向A⑵顺时针方向一次瞄准B、C、D各点,分别读数,记录。
再照准A。
(A方向两次读书差为半侧回归零差,归零差不应超过±18〃)⑶归零,再瞄准A、D、C、B、A 读数,记录⑷成果计算两倍照准误差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各方向平均读数=[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2 (大于-小于+)第四章1、定线对距离测量影响在量距时由于钢尺没有准确地放在待测距离的直线方向上,所量的是折线(不是直线),照成量距结果偏大2、钢尺测量中导致距离变短的原因3、尺长改正的内容①钢尺名义长度l0一般和实际长度不相等,每量一段都需要加入尺长改正,在标准拉力、标准温度下经过检定实际长度为l′,其差值△l为整段尺段的尺长改正即:△l=l′-l0任一长度l尺长改正公式为△l d=(△l/l0)l②温度改正△l t=α(t-t0)l (α=0.0000125/℃,量距时温度t,鉴定错尺长时温度t0)③倾斜改正△l h=-h2/2l④每一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d=l+△l d+△l t+△l h例:某尺段实测距离为29.902m,钢尺鉴定长度为30.005m,检定温度为20℃,丈量时温度为12.3℃,所测高差为0.252m,求水平距离解:①尺长改正△l d=(30.005-30)/30*29.902=0.005m②温度改正△l t=0.0000125*(12.3-20)*29.902=-0.003③倾斜改正△l h=-0.02522/(2*29.902)=-0.001水平距离d=29.902+0.005-0.003-0.001=29.903④尺长方程式l t= l0+△l d+α(t-t0)l0(l t为温度为t时的钢尺实际长度)4、距离测量方法有哪些①钢尺测量详见3②视距测量: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配合水准尺,根据几何光学和i角测量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
第五章1、中误差的计算方法①等精时,中误差m=正负√([Δ^2]/n) ([Δ^2]=Δ12+Δ22+……+Δn2,Δi=l-x)②不等精时,中误差m0=正负√([pv2]/([p](n-1)))2、什么是仪器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①仪器误差:指测量仪器构造上的缺陷和仪器本身精密度的限制,致使观测值含有的误差②系统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系列观测时,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例: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③偶然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呈现偶然性,即从表面现象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例:观测者的估读误差,照准误差)(不可避免,消除不了)3、什么类型误差可以进行测量精度的评测①中误差:m越小精度越大m=正负√([Δ2]/n)②相对误差:k=|m|/D(m为中误差,D为相应观测值)(k越小,精度越高)③极限误差: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这个限值数是极限误差。
Δ极限=3σ(区别误差和错误的界限)④容许误差:在实际应用的测量规范中,常以2倍或3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称为容许误差Δ容=2σ≈2m4、什么是权?与中误差的关系是什么?①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可靠性,可用称为观测值“权”的数值来表示。
“权”是权轻重的意思,观测值的精度愈高,其权愈大。
②观测值的中误差愈小,其值愈可靠,权就愈大设n个不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1,m2,……mn,则权可以用下式来定义P1=λ/m12, P2=λ/m22……P n=λ/m n2 其中λ可取为任意正常数5、加权平均值、计算平均值、单位权、中误差,计算平均值中误差的计算①加权平均值计算:L b=(P1L1+P2L2+……+P N L N)/(P1+P2+……+P n(不等最或是值)②计算平均值计算:L=(l1+l2+……l n)/n (最或是值)③单位权中误差:等于1的权称为单位权,而使权等于1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一般用(m0或μ)表示P0=λ/m2=1④加权平均值中误差:M0=正负√([pv2]/([p](n-1))),(v i=L o-l i)第六章1、坐标方位角的计算①在测量中常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纵轴为基本方向,从纵坐标轴的北端按顺时针方向到一直线的水平角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或称为方位角,用α表示②α前=α后+β左-180ºα前=α后-β右+180º2、内业计算时各种闭合差的计算①坐标增量闭合差ƒx=ΣΔx’ƒy=ΣΔy’②导线全长闭合差ƒ=√(fx^2+fy^2)③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f/ΣD④角度闭合差ƒβ容=正负60″√n(n个点)ƒβ=Σβ测-(n-2)×180°3、坐标轴方向与象限角的关系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象限坐标增量及象限角符号由象限角换算方位角象限1 Δ>0,Δy>0,R>0 α=R象限2 Δx<0,Δy>0,R<0 α=180°+R象限3 Δx<0,Δy<0,R>0 α=180°+R象限4 Δx>0,Δy<0,R<0 α=360°+R4、确定平面点的方法有哪些5、导线线路的类型6、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过程α前=α后+β左-180°α前=α后-β右+180°7、控制测量的内容及原则①控制测量是对控制网进行布设,观测,计算,以确定控制点的空间位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