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鉴赏——高中音乐古琴认识
摘要:古琴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当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代
表之一。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融入古琴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共情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器乐类型。
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可
以从《音乐鉴赏》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古琴作品出发,以趣味化的导入引导学生形
成古琴了解的动力,随后由“形”到“意”,帮助学生感受古琴文化的意蕴内涵。
开展作品鉴赏,引入更多的古琴作品供学生进行赏析。
进行思考与讨论,培养学
生音乐反思思维能力。
关键词:器乐;古琴;音乐鉴赏;高中教学
《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为《文人情致》,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作品,
其中列举了《广陵散》和《高山流水》两首古琴音乐,学生通过两首作品学习,
了解中国文化中音乐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同时了解古琴这件传统乐器。
在鉴赏教
学中,教师应当融入对古琴等代表性乐器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在审美情趣
表达中,重要的艺术载体。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古琴教学的重要作用
器乐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占据较大篇幅,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集中在对西方乐器的介绍,学生通过西方乐器的了解,能够更好地
对交响乐等音乐形式形成正确认知。
而在众多乐器当中,中国乐器形制和音乐表
现特征常常被忽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以古琴为代表开展器乐教学,对于音
乐鉴赏课的音乐培养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古琴文化体现了传统名士气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对于社会人格的最高追求便是“士”,《论语》中孔子称其为“使之四方不辱使命”,而在社会价值判断中,“士农工商”,“士”也处于靠前的地位。
在现代,“士”已不再是评价人的唯
一标准,但是“士”的文化精神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琴作为名士文化的重要
体现,其悠扬深远的声音和喷薄大气的美感,呈现出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文化风度,在琴音中,人们的情感得到了安静,实现了心灵寄托。
通过古琴的学习,学生能
够不断修养自己的品格,提升自身的文化格调。
(二)古琴能够令人产生文化共鸣
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当中,古琴是十分高压的乐器,其所体
现的是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古琴往往与竹、文房四宝等,共同作为道德修养的象征,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琴棋书画也成为衡量
人价值品质的关键因素。
通过古琴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化氛围,理解传统文化中对于精神品质的要求,体会古代文化生活的场景,形成较为强烈
的文化认同感。
(三)古琴音乐能够陶冶情操
古琴演奏的音乐风格特色十分独特,其时而宛转悠扬、时而恢弘大气,
沁人心脾。
传世名曲如高山流水等,能够为人营造出一副壮丽的图景,给人以真
实体验之感,弹奏者能够通过精妙的指法,将巍峨高山的空旷之境和或急或徐的
流水知音金属展现出来。
对于高中阶段饱受课业压力的学生来说,聆听古琴音乐
能够瞬间放松其心灵,帮助其获得舒缓沉静的音乐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古琴能
够实现艺术情操的陶冶。
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古琴教学策略
(一)采用场景化形式进行课堂导入
高中学生对于古琴的了解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到
古琴的机会,甚至无法分辨古筝和古琴。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首先通过对于古琴
形制、古琴发声原理以及琴音的表现等内容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古琴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导入法或者播放影视资源导入方法,为学生创
建一个想要了解古琴的场景。
目前部分古装剧中,有主人公弹奏古琴的场景。
不
过在表现方式上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古琴的摆放方式存在错误,也有古琴弹奏中
配乐声音不对。
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微课制作的方式,在微课中指出这些问题,激
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对古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二)注重古琴意蕴的感受
古琴所具有的文化意境是古琴音乐艺术价值的关键,但是与客观的古琴
知识不同,古琴的文化意蕴是一种十分主观的存在,需要学生在不断的感受、不
断地玩味过程中逐渐形成。
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采用从“形”到“意”的教学
思路,引导学生从形体关注方面出发,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属性,随后再尝试进
行文化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PPT形式对古琴的制作过程进行展示,学生从图
片观摩上可以发现古琴中的徽的形制,古琴琴面和琴背的不同形状等。
这些内容
都是古琴中体现的美好寓意,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古琴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
古琴制作、古琴弹奏中艺术家们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体验到古琴的文化情怀。
(三)组织开展古琴作品的鉴赏
古琴作品鉴赏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音乐历史上,古琴音乐作品类型
丰富,表现的情感环境充沛,通过聆听、感受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古琴
文化,了解古琴音乐。
除了教材当中所涉及到的几首古琴作品外,教师还可以通
过引入诸如《酒狂》、《阳关三叠》等知名古琴作品进行鉴赏教学。
学生通过了
解古琴背后的文化故事,尝试体会古琴音乐作品中如泣如诉的情感脉络和文化情怀。
例如《酒狂》这首古琴曲,表达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的内心直向,音乐作
品中刻画出了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古人,能够引发学生的关注,使学生产生情
感共鸣。
(四)注重探讨和思辩
学生不仅要从古琴音乐当中获得文化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观赏古琴、聆
听古琴过程中尝试代入思考,对古琴音乐和古琴文化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组
织小组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同类型作品对比来进行文化反思,总结不同作
品在相同艺术情感表现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措施,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古琴艺术的理解,感受古琴音乐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勇.乐谱流失背景下琴歌作品唱法诠释策略研究——以《阳关三叠》为例[J].乐器,2021(11):32-34.
[2]夏铱,王琳,王露.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国乐类短视频伴随文本的意义生产研究——以YouTube自得琴社视频文本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1(10):89-93.
[3]章怡雯.古琴社团在古琴流派传承中的作用——以“浙派古琴”霞影琴馆为例[J].艺术教育,2017(Z3):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