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悯农教学设计

悯农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劳动最光荣
活动时间:2019年4月12日
活动名称:语言活动
活动内容:古诗《悯农》
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诗意,初步学习古诗。

2.体会并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

3.让幼儿懂得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感教育:让幼儿懂得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重点:理解古诗诗意。

活动难点:体会并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教学活动PPT,锄头教具
(2)经验准备:课前让个别幼儿体验锄草。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点好东西,等会儿发到手里,你们看一下是什么?它能不能就这样吃?再想一下它是从哪儿来的?
小结:你们手里拿的大米还不能吃,因为它是生的,做熟了我们才能吃。

提问:哪位小朋友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一首古诗,学完这首古诗,小朋友们再告诉老师大米是怎么来的?
(二)展开部分
1.欣赏古诗“悯农”视频。

教师:小耳朵竖起来,小眼睛擦亮了,我们一起来观看古诗视频。

(播放视频)
2.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到这首古诗叫什么名字?还听到了什么?还有呢?
小结:这首古诗叫“悯农”,唐代的诗人李绅写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看一看古诗中到底讲了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3.逐句解释诗意。

(1)出示图片1
教师提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幅图片,这幅图片上都有什么?这会儿的太阳热不热?图片中的人是谁?手里拿的是什么?你觉得,他用锄头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这幅图片讲的是红红的太阳下,农民伯伯用锄头给小禾苗除草、松土,锄禾日当午。

师幼互动:“老师来扮演农民阿姨,小朋友们扮演小禾苗,老师给锄过草的小禾苗就长高了(小朋友要站起来),没有锄过草的小禾苗还没有长高(小朋友坐着不动)”。

(2)出示图片2
教师提问:“我给禾苗锄草累了,我们看看这幅图片中的农民伯伯怎么样了?你看到了什么?他在干什么?”
小结:这幅图片讲的是农民伯伯在太阳下辛苦的劳动,汗水都一滴滴的掉在了土地里,汗滴禾下土。

师幼互动:我们班三位小朋友已经去我们院子里的地里体验过除草,XX小朋友,你来告诉老师,锄草的时候,你流汗了吗?为什么?你们觉得农民伯伯辛苦吗?
小结:农民伯伯从早上天亮到晚上天黑,一直在地里劳动,很累很累,很辛苦很辛苦。

(3)出示图片3
教师提问:“那这幅图中你又看到了什么?谁知道这一碗米饭是怎么来的?谁知盘中餐”
(4)出示图片4
教师提问:看看这幅图片,现在知道我们吃的饭是怎么来的了吗?
小结: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用自己的汗水得来的,粒粒皆辛苦。

4.初步学习古诗。

(1)用古诗图片,完整的学习一遍古诗。

(2)师幼加动作,再次学习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播放哭声)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声音?谁在哭?你觉得,它为什么哭?”原来,它们被不爱惜粮食的小朋友扔进垃圾桶里,所以才会这么伤心的哭。

2.教师提问:“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小结:粮食是农民伯伯(阿姨,爷爷,奶奶)顶着火辣辣
的太阳用汗水种出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所以我们不可以把饭粒扔到地上,剩饭,把剩饭扔到垃圾桶,我应该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