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级、省部级工法写作要求

国家级、省部级工法写作要求

2009年最新特级资质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还必须具有 省部级以上,公路工程类工法3项以上的规定;同时工 法署名第二的单位不予认可。
工法与技术论文的区别
(1)编写形式不同
工法 1 前言 2 工法特点 3 适用范围 4 工艺原理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 材料与设备 7质量控制 8 安全措施 9 环保措施 10 效益分析 11 应用实例 总结(论文) 前言或工程概况 1 方案确定 2 方案设计 3 施工工艺 4 体会或结语
每两年申报一 次,一般在单 数年的3月底 前申报,10月 份组织评审, 12月公布
3
工法的管理
(1)集团级工法的申报评审流程 提前1个月发布工法申报通知 汇总工法申报项目 集团工程技术部进行初步排查


工法的重复性 工法的格式
(2)初审:(重点对工法的内容进行审查)

相关部门主要人员组成初审小组 对工法进行批注 对工法进行打分(按照审查评分表) 组织初评会议,讨论反馈工法的修改意见 形成初审反馈意见,返回给各工法执笔人
(3)交叉审查:组织各子公司进行交叉审查,一 般由技术部门组织完成,按照审查评分表进 行打分,并提出修改反馈意见
(4)召开集团工法评审会:

(1)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 (2)关键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3)关键技术的施工主要过程的阐述。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的编写要点
(1)整个工艺流程图,按工艺流程图对各工序进行介 绍,必要时各工序也要用工艺流程图去介绍。 (2)在介绍工艺流程时,对关键技术进行较详细介绍。 (3)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的介绍。
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 (2011)
目录
工法综述
讲 座 内 容
申报国家级工法必备的资料
工法正文编制技巧 工法申报书填写要点 工法动画演示制作
中国“工法”的起 源
鲁布革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第一个国际招投标 的水电建设工程,1984年日本大成公司建设以低于标的43%的价格 中标,(这个价格低于中国+挪威联合体标价36 % ), 1989年建设 部开始在全国施工企业推行工法。 鲁布革经验:FIDIC 应用、QC质量管理、工法应用


(5)中建总公司级工法 设主审、副审各1人,会议集中评审,以1/2多数通过 审定为总公司级工法,2/3多数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评审通过率一般为60%左右
(6)国家级工法: 由专家库中抽取,组成当年的国家级工法评审委员会。按 照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分成3个大 评审组,每个大评审组下设多个评审小组,每篇工法 设主审1人、副审2人,小组推荐、大组权衡、评委会 投票,以评委会2/3多数同意通过为国家级工法。
中国“工法”管理制度的发展
1989年,建设部出台了《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 度的试行管理办法》 1996年,建设部修订为《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 理办法》
2005年,建设部再次修订为《工程建设工法管 理办法》 变革轨迹 试行办法 → 建筑施工企业 → 工程建设企业
工法的概念、作用与特点
1 2 工法的定义
确定评委、评审时间,提前发放评审 评审会程序: 介绍工法申报、初审和交叉审查情况 参评工法执笔人进行陈述(配合ppt) 主副审和评委提问质疑 最后由评委投票,2/3多数通过审定为集团级工法。 宣布评审的结果: 1、直接通过;2、修改后通过;3、修改后再审;4、不 通过 评审通过率:近两年达到70%
工法施工过程照片或录像或三维动画宣传片
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资料
工法的选题
1 选题原则
2 选题范围
3 选题步骤
4 选题误区 5 选题技巧
1 选题原则
1 总结工程中有实用价值、有规律性的工艺技术; 2 在原有的工法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3 四新技术形成的工艺方法 4 专利、发明的总结
2 选题范围
第一类 重工业工程项目(如石化、冶炼、电力) 第二类 土木工程项目(如水利水电、路桥、港口、污水处理) 第三类 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如文化体育、会展中心、航站楼) 第四类 住宅工程中容易产生质量隐患的关键技术项目。
工法获得科技成果奖励情 况(有可能没有获奖)
附件 工法的申报及管理
1 工法要逐级申报 公司级---集团级---省部级---国家级
国家级工法 省部级工法 集团级工法 公司级工法
2
工法申报时间
国家级工法 省部级工法 集团级工法
每年两次,分 别是当年的6 月和11月
总公司级工法 : 每年申报一次, 一般是3月初申 报,10月前完成 评审 北京市级工法: 可随时申报

工法的作用
是“科技示范工程”申报不可缺少的内
对象--工程 核心--工艺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
工程实践证明 工法 = 工艺的施工方法
是“投标”、“施组”、“方案”编制
的参考 是企业特级资质申报的重要指标
3
工法的特点
标准性
先进性
科学性 实用性
工法是企业特级资质申报的重要指标
2007年建设部市场司72号文颁布的《施工总承包企业 特级资质》明文规定,特级企业必须拥有3项以上国家 级工法的规定;
【材料与设备】的编写要点
(1)与普通工法不同的材料列表介绍。 (2)与普通工法不同的设备列表介绍。
【质量控制】的编写要点
(1)必须遵照的国家现行规范、标准。
(2)现行规范、标准还未规定的,本工法涉及的质量标 准及控制方法。 (3)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
【安全措施】的编写要点
结合本工法特点,如何贯彻国家、地方(行业)有 关安全法规,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谢谢大家
【前言】编制要点
(1)立项原因 (2)工法形成过程、立项过程、研课题研究过程等 (3)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单位及研究评审结果 (4)应用情况 (5)获奖情况(专利、各级奖励)
【特点】的编写要点
(1)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2)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 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安全措施】的编写误区
安全措施不周全
说明:在操作要点中涉及的安全操作要纳入安全措施里
【环保措施】的编写要点
结合本工法特点,如何满足国家、地方环保要求。包括
(1)水土保持。 (2)大气、噪声、设备车辆对环境的污染控制等污染。 (3)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处治、人员健康。 (4)树木、文物保护。
【效益分析】的编写要点
申报国家级工法必备的资料
1
2 国家级《工法申报书》 工法正文 省(部)级工法批准文件 关键技术鉴定复印件(或彩色扫描件) 关键技术获科技成果奖励证明复印件(或彩色扫描件) 关键技术获专利证明复印件(或彩色扫描件) 三项工程应用证明(原件) 三项工程经济效益证明(原件) 科技查新报告(原件)
3
4
5
6 7 8 9 10 11
(1)经济效益:直接(物料消耗、人工减少、造价降低); 间接
(与其他方案比,减少杜绝事故)。 (2)社会效益:提前工期对社会的贡献;环保方面。 (3)技术效益:推进科技进步;开辟困难条件下某种技术的应用范 围。 (4)节能效益:满足节能要求,节省能源或推进可再生资源利用。
【应用实例】的编写要点
简要介绍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 应用本工法的情况,取得的经济、社会、技术、效 益,应用该工法存在的问题等。
3 选题步骤
① 工程重点、难点 (中标工程的施组查询) ② 网络排查类似工法(专业网站公布的已通过评审的 各级工法名单) ③ 对关键技术进行主题研究(按照科技成果的立项、 鉴定评估、报奖等)
4 选题误区
① 切忌选题重复
② 题目宜定在 “点”,不宜定在 “面”
③ 题目应以工艺为主题,切忌以项目名称为主题
④ 新材料引发的降效不能写成工法。
⑤ 没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新技术不能写成工法。
5 工法选题技巧
1 瞄准高、大、精、尖工程 2 高技术含量工程 3 与政策导向一致的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点工程(节 能、生态、抗震等) 4 题目定题要“新颖”、有“吸引力”
工法正文内容
1 前言 2 特点 3 适用范围 4 工艺原理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 材料与设备 7 质量控制 8 安全措施 9 环保措施 10 效益分析 11 应用实例
【适用范围】的编写要点
说明最适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者工程部位,以及最佳的技术 条件和经济条件。 (1)工程性质:什么性质的工程(住宅、厂房、体育场馆等); 水文地质:什么样的地质条件。 (2)工程特点:针对设计要求的工程性能和特点,施工中的特点。 (3)周边环境及环保要求方面。
【工艺原理】的编写要点
(2)内容不变 形式可以互换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效益分析
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 体会和结语
1997~2008年度国家级工法申报简况
1999年之前国家级工法是由建设部组织评审 1999年之后国家级工法是由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承担评审 1999~2000年申报102项工法,评审通过61项,通过率59.8% 2001~2002年申报136项工法,评审通过83项,通过率61.0% 2003~2004年申报232项工法,评审通过120项,通过率51.7% 2005~2006年申报842项工法,评审通过348项,另升级版20项,通过率43.7% 2007~2008年申报1700余项工法,评审通过360项,另升级版57项,通过率24.5%
【应用实例】的编写误区
应用实例只有一例,或写成工程概况
工法正文排版注意事项
用国标“西码”排版,禁用“中西码” 混排编写规定为准,不再赘述
1
工法申报书填写
申报单位不能是子母公司,可以是平 行单位,只能申报两家
1
工法申报书填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