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技术)胸腺肽注射液工艺规程

(工艺技术)胸腺肽注射液工艺规程

胸腺肽注射液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2、产品概述
3、处方和依据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制剂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6、质量监控
7、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复检前最长储存期
8、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9、成品法定、内控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10、包装材料和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内包材包装前的最长使用时间
11、工艺卫生要求
12、关键设备的准备工作
13、各设备标准操作程序
14、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5、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产品生产周期
16、原辅料消耗定额
17、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8、物料平衡
19、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0、附页
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 产品名称:胸腺肽注射液
1.2 汉语拼音:Xiongxiantai Zhusheye
1.3 剂型:注射剂
1.4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471
2、产品概述
2.1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

2.2PH 值:应为6.0 〜7.5.
2.3 作用与用途:免疫调节药。

能使T- 淋巴细胞成熟,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用于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类风湿关节炎、顽固性口腔溃疡、红斑狼疮、病毒性肝炎、支气管哮喘以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亦可用于肿瘤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2.4用法用量:肌内,皮下注射,一次10〜20mg 一日1次或遵医嘱。

静脉滴注,一次20〜60mg溶于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 10%葡萄糖注射液,一日一次或遵医嘱。

2.5 规格:2ml:20mg
2.6贮藏: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2.7有效期:1.5年
2.8注意:对于过敏体质者,注射前或治疗终止后再用药时,需做皮内敏感试验(配成每1ml
中含25^g勺溶液,皮内注射0.1ml ),阳性反应者忌用。

3、处方和依据:
3.1工艺处方:本品为胸腺肽的灭菌水溶液,含多肽应为标示量的90.0%〜125.0%。

3.2生产处方:取适量提取原液按含量计算加入适量注射用水,配制成每2ml含多肽为18m『
25mg=
3.3处方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国家药品标准WSXG-043-2000
4、生产工艺流程图:
胸腺肽原液注射用水
化验
曲颈瓶洗涤、干燥灭菌
化验
5、制剂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5.1制剂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5.1.1称量:操作人员按生产指令和处方在 10万级洁净区内准确量胸腺肽溶液取液,并核
对物料的检验报告单。

量取物料时应两人量取, 两人复核确保无误, 量取后的物料置洁净容
器内备用。

5.1.2.配制:按配制岗位 SOP 在配制罐中加入适量注射用水,搅拌下加入胸腺肽溶液,充 分搅拌,使药液混匀,并加入注射用水至处方中的全量,密闭罐体,混匀。

化验室按取样标 准取样,作中间体检验。

如有不合格项目应重新调整,调整后应重新测定。

5.1.3过滤:将检验合格的药液按
0.22 ^m 终端过滤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过滤,过滤后药液
经管道送入100L 贮罐中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者备用。

5.1.4洗瓶:将安瓶脱外包装后经传递窗传入洗瓶室,放入洗瓶机进瓶槽内,经循环水、压 缩空气,注射用水冲洗后,进入安瓶杀菌机内,设置灭菌温度为 300C ,灭菌后安瓶进入灌
封室。

5.1.5灌封:按灌封岗位SOP 领取药液,并核对品名、批号、 数量、检验报告单,确认装量, 无误后按灌封机标准操作程序,先调整装量每支为
2.15ml ,空瓶调整火焰温度和熔封高度,
达到要求后,接入药液,合格后进行连续生产,并每隔
1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随时观察熔
封情况,挑出不合格品, 有异常情况应随时停机处理,灌封后的半成品放入不锈钢盘中,并
放入传递小票,标明品名、批号、规格、顺序号、灌封时间、操作者。

每批药液应在配制后 4小时内灌封完毕。

5.1.6灭菌检漏:操作者按灭菌检漏岗位
SOP 检查工作区,设备,并核对所需灭菌药品的品
名、批号、规格、数量、无误后,将药品整齐摆放于 AQ-1.2安瓶检漏灭菌器内,按标准操
作程序,设定置换温度 95 C ,冷却温度70 C ,灭菌时间30分钟,灭菌温度100 C,检漏时 间6分钟,清洗时间12分钟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待内室表压指示为 0Mpa 后可开门取出药
品,并标明灭菌状态,填好传递卡,放在规定地点,分次灭菌的药品应分开放置,
并有标志。

灌封后半成品应在 3小时火菌完毕。

5.1.7灯检:取灭菌检漏后的药品,按灯检岗位 SOP 置灯检机前按灯检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灯检,挑出封漏、泡头、钩、尖、炭化及内含色点、玻璃屑、纤维、黑点、白点等不合格品, 并观察装量应基本
一致。

领取药品时,应以同一次灭菌的药品为单位领取,
并且检查后按同
次灭菌药品为单位分开放置于指定区域,检后药品应在每盘填好品名、规格、批号、日期、 数量、个人编号、和灭菌柜号。

不合格品集中放置并注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移交专 人处理并作好记录。

5.1.8包装,操作者按生产指令领取包装所用半成品、说明书盒托、套盒、大箱,并由二人 以上核对包装物的品名、规格、数量、检验报告单。

核对待包装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
100 ,000 级
10,000 级
量检验单,审核无误后,在瓶身印品名、批号、规格,在说明书套盒及大箱的规定处印上产
品批号、有效期截止日期、生产日期。

印字过程中应随时抽检印字内容及印字清晰度,然后
按下列程序包装:每5支连同1张说明书装1盒托装1套盒,每套盒两侧封舌各贴1枚封签, 每10盒装1中盒,每20中盒同1张装箱单,装1大箱,箱口处用封箱胶带封口,再将大箱
用捆扎机按“ #”字形捆扎,同时化验室按取样标准取样对成品进行性状、PH值、鉴别、蛋
白质、异常毒性、高分子量物质、胸腺肽 a 1,活力测定、过敏试验、细菌内毒素、澄明度、
装量差异、无菌检查及含量的检验。

5.1.9入库:包装后的成品登记品名、数量、批号,缴入仓库放指定地点,并标明状态,不同品种药品或同品种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放。

6、质量监控:
7
8
9、成品法定、内控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0
11
11.1执行的管理规程编号、项目:
11.2
12
14、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4.1技术安全
14.1.1各班组工作岗位严禁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14.1.2各种电器下班后须切断电源。

14.1.3车间内重要岗位须放置灭火器。

(放置位置见车间定位图)
14.1.4操作必须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新上岗工人不得单独操作机器,凡接触滚动设备,必须穿紧袖衣,并不得留长发,也不得用手搅拌物料。

14.1.5载货用提升机,严禁乘人。

14.1.6各工序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班制,文明生产制度和清场制度。

14.2劳动保护
14.2.1各工序均应配全工作服、鞋、帽、口罩、手套等,特殊岗位的劳保用品要按国家及吉林省的有关规定配发,并按规定更新。

14.2.2洁净区生产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14.2.3产生噪音岗位加装消音器,隔离屏蔽,消除噪音。

14.3异常情况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3.1人身伤亡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3.2设备故障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3.3火灾事故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3.4其它异常情况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5、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产品生产周期
15.1劳动组织
针剂车间:药液精制班,配制过滤班,理瓶洗灭班,灌封班。

包装车间:包装班,领料入库班。

15.2人员配置岗位定员工时定额:(5万支=50件)
合格产品数量计算公式:工时定额=-
生产周期:8天
18.1配制工序
滤后药液总量+取样量
计算公式:------------------------- x100%
配制总量
要求限度:95%c限度w 100%
18.2灌封工序
合格品支数
计算公式x 100%
理论产量
要求限度:99%w限度w 100%
18.3灯检工序
待检品支数
计算公式:x 100%
检后成品支数
要求限度:98%w限度w 100%
18.4检漏灭菌工序:
检漏灭菌合格品支数
计算公式:x 100%
检漏灭菌总数
要求限度:99%w限度w 100%
18.5包装工序
包装成品数+取样数
计算公式:x 100%
待包装品总数
要求限度:99.8%w限度w 100%
18.6包装物料平衡:
实际使用数+损耗数计算公式:x 100%
理论使用数
17、包装材料消耗定额:5万支50件
18.7总成品率
实际产量+取样量计算公式:x 100%
理论产量
要求限度:》95%
19 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9.1 废水管理和处理:本品生产中的废水无污染,可直接排至渗井中。

19.2 废渣处理:废渣统一堆放,运出厂外并掩埋。

19.3 废气处理及利用:余气接至回气管道,返回锅炉房重新利用或供取暖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