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行政学的发展(行政学)
第二章 行政学的发展(行政学)
1.4 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迄今)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
的兴起和公民社会的不断发育,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出现了一些
新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在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在 工商企业管理领域行之有效的新管理理论与方法又一次被引入 公共行政管理领域;而另一方面,在新一波的民主政治思潮的 推动下,出现了一些更加关注公共行政管理的公共本质、更加 强调公民参与的新型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1.2 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30—60年代)
总结:
这时期主张用动物学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类行政行为的心 理和行为特点,并且试图抽象出一些共同的行为原则和方法。此
时期行政学的研究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但最
大的弱点是不重视效率,太重视人际关系。
1.3 新公共行政学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古利克(1892—1993): 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 管理研究所所长,并曾经参加过罗斯福政府的行政管 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试图对联邦行政管理机构进行 改组和改良,但没有获得很大的成效。提出了管理七 职能论(POS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 、协调、报告、预算。
厄威克(1891-1983):英国著名的管理史学家、教育 家、管理学家。曾任日内瓦国际管理协会首任会长, 曾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色地在英国皇家军队中服役 ,得到中校军衔,素有“厄德克中校”的美称。提出了 行政原则,包括管理原则与组织原则。
综合性学科。
1.3 新公共行政学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新公共行政发展:1968年在锡拉丘兹大学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召开
了青年行政学者会议,形成了明诺布鲁克观点,1988年又在明诺
布鲁克召开了第二次会议。 总结: 新公共行政学又称新公共新政运动,力图摈弃传统行政的权威 主义和以效率中心的取向,而试图建立以社会公平为中心的民主 行政,批评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尤其关于公共行政的价值观、 道德观和关注现实政策的主张,一直是当代公共行政的中心议题。
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运动有诸多称呼:“管理主义”、“新公共管
理”、 “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 到90 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
● 新公共管理运动
由于各国具体实践的差别,对于新公共管理有诸多定义,比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作的界定是:(1)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2)
在1937年出版的由古利克和厄威克合编的《管理科 学论文集》中,包含了一系列反映当时管理学方面 不同意见的论文。也是行政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 后来被西蒙批评为“行政谚语”。
1.1 科学管理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础
泰勒(1856-1915)又译作泰罗。 美国著名管理实践家、管理学家,科 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 ”。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 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 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 法”。
效率原则: 命令统一原则; 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原则 制定严格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 例外原则
第二章 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巢湖两个人
本章主要内容
•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 我国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2014-3-5
小田 @
2
第一节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管理时期
行为科学时期 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新公共管理时期
1.1 科学管理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 威尔逊和古德诺
● 泰勒、韦伯、法约尔
● 古利克和厄威克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 第 28 任总统。曾任普林 斯顿大学校长。 1887 年 在《政治学季刊》上发 表的《行政学研究》一 文中,主张政治与行政 分离,第一次明确地提 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 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 究。
古德诺,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 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 从法律角度研究市政机构和管理 ,研究 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政治 。在代表作《政治与行政》中, 率先系统阐述了政治与行政分离 理论,认为政治是表示国家意志 的领域,行政是实现国家意志的 方法和技术,行政不应受政治权 宜措施及政党因素的影响。
•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生存需要、安全需 要、感情需要、成就需要和自我需要五个层次。 • 麦格雷戈:提出了X-Y理论,后来其他学者提出Z理论 、W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理论、领导理论等。也 是从行为角度研究行政。 • 西蒙:用科学方法研究行政,严厉批评古利克和厄威 克提出的行政原则,称之为“行政谚语”,是缺乏科 学根据的。他认为应该将价值与事实分开,提出了有 限理性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决策只有满 意原则,没有最优原则。 • (美)瓦尔多:1948年出版的《行政国》,强调民主 价值,公共行政学价值,指出政府如何设置、权力划 分等。
(6)竞争引入。
(7)以顾客为中心。
第二节 我国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1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的重要讲话。其后一些重大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机构改革。(1982\1988\1993\1998\2003五次,2008) 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 筹备和建立国家行政学院。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推动国家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多方面推进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 ( 18411925) 法国科学管理专家,早年 曾为采矿师。从宏观角度研究政府 ,提出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区别。
5项管理职能: 计划; 组织; 命令; 协调; 控制
14项管理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 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 公益高于私利、个人报酬、 (权力)集中化、等级链、 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的稳 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物品交易—成 本;委托代理人等
● 新公共管理运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
范围内掀起。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一场“重塑政府”、
“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这场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席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第二,“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信任赤字”逼出来的。 第三,“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理论危机逼出来的。 第四,“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科技革命逼出来的。 第五,“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经济全球化逼出来的。
第六,“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公共管理对象逼出来的。
●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容
(1)政府角色定位。
(2)专业化管理。 (3)企业管理方法的引入。 (4)绩效管理。 (5)产出控制。
上,经过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工商企业管 理理论的推波助澜,最终通过怀特的系统化理论框架而逐渐创立起来 的。 总结:
该时期行政学建立在以效率为中心的权威主义行政,它强调组织
结构、规章制度和效率、命令统一,忽视人的因素。因为这时 的行 政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
1.2 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30—60年代)
“政治与行政的严格分离”。随着社会变迁和行政学的进一步发
展,威尔逊-韦伯范式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以
至激烈抨击,到20世纪60年代后,威尔逊-韦伯范式逐步为一种新的 范式“民主行政范式”所取代。 梅奥的霍桑试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非正式组织理论、新的领导方 式理论。由此产生了人际关系学派。 巴纳德:独自提出了社会人理论、非正式组织理论,还有平衡理论、 权威接受理论。强调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3)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及竞争 功能的引入。
尽管表述不同,但各种定义的基本取向是一致的,即新公共管理
是一种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
● 新公共管理运动出现的原因
第一,“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财政危机逼出来的。
20世纪60年代后的行政学摆脱了长期以来对政治科学的过分依
赖,由纯粹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
成果纷纷被引入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不仅衍生出了诸如行政生态学 、比较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以及新公共行政学等公共行政学的新兴 分支学科和理论流派,而且使公共行政学在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上均 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进而成为一门融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于一体的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1864-1920)德国人。与法约尔 泰 勒并称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 驱。从组织理论研究角度,研究组 织效率,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 官僚组织原则: 层级节制原则; 固定薪金原则; 职业化原则; 非人格化原则; 专业化原则; 档案管理原则 选拔人员 韦伯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 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 础,才能实现其目标,只有 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有序。 权力的分类: 传统权力; 魅力权力; 合法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