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来源: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7日阅读次数:580 【字体:大中小】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吴家山五小江霞教学目标:1、复习梳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顶针等修辞手法。
2、了解修辞手法的不同特征。
3、结合具体语境领悟其表达效果,让学生结合修辞手法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4、拓展练习。
教学重难点1、梳理六种修辞手法,了解其特征。
2、领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品味语言,体会文章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修辞手法专题复习。
我们复习,就是为了温故知新。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环节——修辞温故。
老师筛选了一些句子,请你们看看这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二、“修辞温故”板块:回顾本册书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CAI出示:修辞温故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远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2、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儿:一会儿手牵手,并排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3、啊,升旗!升起火辣辣的希望之旗,升起昭示中华强盛之旗,升起炎黄儿女灵魂之旗,升起共和国兴旺发达之旗。
()4、而这会儿,我就在云雾中,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神秘的小星星了。
()5、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6、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
()1、自由地读读句子。
2、指名读句子,说修辞手法。
(评价:你不仅能说出修辞手法,还能说出句子的表达效果,真棒!)3、生交流比喻句(句子一)。
(1)把什么比做什么?而“好像”就是比喻词。
(2)除了这些比喻词,还有哪些?(像、犹如、宛如、好似、仿佛、似的、如……一般、)这种比喻,我们叫明喻。
(3)出示句子:①老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②雨过天晴,广场上成了一片汪洋。
师: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对,这些句子也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而它们的比喻词是“是、成了、变成”,这样的比喻叫做“暗喻”。
(4)CAI出示比喻的特征及表达效果。
3、生交流拟人句(句子二)。
(1)拟人就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事物人的动作、神态、情感、意志。
让事物亲切生动、有生命力。
(2)CAI出示:4、生交流排比句。
①生读句子。
②师评价:你读得真好!语气和情感越来越强烈。
这就是排比——由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似,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
语言凝练、情感强烈,能引起读者共鸣。
5、生交流句子(四、五、六)6、师出示表格7、读一读。
师:大家了解了各种比喻的特征及表达效果,那么你们掌握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测一下。
下面进入我们的第二板块——快速抢答。
三、“快速抢答”板块。
出示句子,师:自由的读句子,各组代表做好准备,抽签进行选题。
(1)泉眼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像珍珠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2)山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一面旗帜,就是一个国家;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时代;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面旗帜,就是一个土地的记忆。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苗儿五天长高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
()(7)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8)这就是黄河源头吗?对,这就是黄河源头。
()师:大家能对句子的修辞手法进行判断,并能体会。
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呢?是否能将修辞作为一种习惯的表达呢?下面我们进行仿写与改写。
四、“智勇闯关”板块。
(一)、怎样仿写呢?(学法提示)(CAI出示):读——了解句子大意悟——悟出修辞手法想——想想自己怎样表达(表述的语言要美、要合适、要能打动别人)写——尝试写出相应修辞手法的句子读——读中检查是否合适(二)、学生完成仿写及句子转换练习(课内只做1、2、3题)。
(CAI出示)仿写:1、一颗小榕树就像一顶撑开了的绿绒大伞。
仿写:2、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这园中这一片宁静。
仿写: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仿写:4、他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仿写:5、在青海,它是美妙的一缕;在宁夏,它是平静的一弯;在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山东,它是平稳的漫流。
仿写:按要求转换句子:1、树叶在风中飘来飘去。
拟人句:比喻句:2、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句:3、漓江的水静、清、绿。
排比句:4、像这样的老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
反问:5、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
夸张句:(三)生交流师评价:(1)师相机对学生的句子进行指导,注意语言的美感。
(2)学生一个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
(交流排比句时出示《桂林山水》原文: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排比的修辞手法写景,感情细腻,层次清楚。
这样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师:单个的句子大家已经掌握得不错了,现在我们加大难度,进行语段训练。
出示语段(一):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段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学生交流。
(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地怀念。
暗示了作者已经走出人生低谷,泼泼洒洒、笑对人生,活出自己的尊严。
)(2)、师:课内的语段同学们掌握得非常牢固,那么课外的呢?我们继续增加难度,继续闯关!出示语段(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你发现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全找出来吗?(找到一处5分,全找出来20分。
)(1)生交流预设:句子(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①生读句子。
②我发现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因为只有人才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我觉得这里把桃树、杏树、梨树当做人来写,把树写得亲切可爱,有生命力。
我觉得它们非常惹人喜爱。
句子(二)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①生读句子。
②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花儿比作火、霞、雪。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的美丽的颜色。
③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生2:这个句子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也将花儿的颜色写得很美。
④师:是啊,这一段话中,运用了这么多的修辞手法,多么生动、多么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美好。
我们如果想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应该结合整篇文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不仅表达了他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还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推荐大家课后读读这篇文章。
五、师归纳小结今天,我们再一次地了解了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我们不仅了解到它们各自的特征,也了解到它们在具体句段中的表达效果。
在我们品读句子,思考写法的同时,我们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大家以后,带着这种思考去读文章写文章,我想一定能受益无穷。
六、课后作业: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公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你喜欢的修辞手法,看谁用得多,写得好。
((((................比喻打比方,生动又形象,............明.....1.))))比喻歌比喻歌比喻歌比喻歌喻甲象乙,暗喻甲是乙,............说乙再说甲,人们...................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叫引喻。
........................拟人拟物叫比拟,....((((....2.))))比拟歌比拟歌比拟歌比拟歌似物把人拟成物,........ 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
................ 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 人物相拟文活泼,强烈感情来抒发。
................ ((((....3.))))....借.代歌借代歌借代歌借代歌........... 借代象借喻,统统略本体,............ 借代非借喻,借.......喻非借代。
..... 以此代彼是借代,以此喻彼是借喻。
................ 借代富有形象性,事物..........特征更鲜明。
...... ((((....4.))))设问反问歌设问反问歌设问反问歌设问反问.......................歌. 自问自答是设问,问而不答是反问。
................ 设问醒目又意深,反问语强耐深..............省. ((((....5.))))对偶对偶对偶对偶、、、、对仗歌对仗歌对仗歌对仗歌............................ 对.偶对仗,结构一样,......... 词性相同,字数相当。
.......... 字句对称,节奏铿锵,.......... 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 ((((....6.))))排比歌排比.........歌排比歌排比歌....... 排比一...大串,语气多连贯,......... 结构相类似,意义相关联。
............ 请听《排比歌》,排比..........好效果,.... 条理更清晰,层层递进说。
............ 排比可记叙,排比可抒情,............ 强.调又深入,道尽满腹情。
........... 滔滔话语来,串串妙句挥,............ 增强文气势,感人........动心扉。
.... ((((....7.))))反复歌反复歌反复歌反复歌................ 说理记叙巧反复,........加强话语印象深,........ 文艺创作用.....“.反复..”.,强调主题语意尽。
......... “.反复..”.手.法用得妙,文章精彩锦上添,............. 反复反复意回还,加强节奏如心弦。
................ ((((....8.))))....夸张歌夸张.....歌夸张歌夸张歌....... “.言过其实....”.叫夸张,表达感情非寻常,............ 夸.张词句表事物,突出特征更加强................‘ “..夸而有节....”.正刚好,增添文彩助想..........象... “.夸而无节....”.成狂言,信手败笔损文章。
............ ((((....9.))))引语歌.......引语歌引语歌引语歌......... 别人原话引进来,阐明观点为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