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辞手法讲课课件

修辞手法讲课课件


成语
惊天动地 气吞山河 千钧一发 顶天立地 一步登天 壮志凌云
五、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 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多用于抒情或 说理。
①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 多么伟大的人啊!
②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 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 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比较:
(1)母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低着头 一句话也不说。
(2)母亲的话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心,他 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 为浅显,使语言生动形象。
二、借代
简洁、生动、形象
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1)特征代本体
比喻包括: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 “像”、“好像”“仿 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
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例如: ① 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同类比较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猜度 ③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像故宫、长城。——
来写。
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 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②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把“公理”写成商品,值钱。
四、夸张
你看他,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老虎一声大吼,震得群山都在发抖。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事物做扩大、缩小或超前 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表达某种 强烈的思想感情。
巾帼不让须眉。
(2)部分代整体
过尽千帆皆不是。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三、比拟
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
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语言生动形象,情感色彩鲜明。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
部编版初中语文专题教学
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辨析、运 用的修辞有九种: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对偶、 反复、设问、反问。 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正误(选择题)、辨 析其表达作用(阅读赏析)。
特征+分类+作用
一、比喻
比喻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 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表示列举 ④读罢《雷锋的故事》,我好像又回到了苦难的过 去。——表示想象
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D )
A.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 水库、米易溶洞。
B.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C.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 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D.香港真是祖国的一块璀璨宝石!
暗喻:甲是乙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 “是”、“就是”“变 成”“成为”“等于”等词语连接。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②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 的国家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 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 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
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感情,增加旋律美。
增强语势,节奏分明,表达强烈的情感。
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 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 像的人明白这位英雄,认识这位英雄,因而崇 拜这位英雄。
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 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 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 拜这位英雄。
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音律和谐优美。
经典名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七、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 再出现。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一般说来,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 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就要 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
六、对偶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 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 你的自私心。
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在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一片翻 腾的大海,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选自《一月的哀思》
借喻:乙代甲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 体,本体不出现。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 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八、设问
故意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出来。即自问自答。
①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②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
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九、反问
加强语气,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从反面提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 加强语气。问而不答,答案蕴含在问句之中。如:
强调或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达作 者的情感。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扩大夸张:故意把人或事物说得“大、多、快、长、强……”
2、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 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缩小夸张:故意把人或事物说得“小、少、慢、短、弱……”
3、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 包子的香味来了。
超前夸张:就是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是同时 出现的。
回民大院的“院长”是个大妈, 她是属爆仗的,一点就着。院里搬 来个陈大爷,捻儿更急,你还没点 着呢,他就炸了。
(陆明生《今昔大院》)
诗歌
黄河之水天上来 白发三千丈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燕山雪花大如席 飞流直下三千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