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法战争PPT课件

中法战争PPT课件

你是如何看待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这 一结果又预示着什么? 根本原因:中体西用 预示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陆路: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与 冯子材 中法战争 中的决定 性战役 “入中国 以来从未 受此大创”
镇南关
结局:
《中法新约 》的签订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 胜” 台湾设立行省(1885 刘铭传)
根据材料分析清政府为什么要“乘胜即收”
(思考)中国胜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不败而败”,法国 “不胜而胜”的结论的?
1、根本:反映了清朝政府的腐败 2、不败而败-----中国军民在战场上的胜 利果实被清政府所葬送,助长了列强的侵 略野心。 3、不胜而胜-----战场上失利,但目的仍 达到,通过《中》体现出来。
小结: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 中法战争是边疆危机的继续和发展。 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镇南关大捷与 李鸿章对外妥协形成鲜明对比。 进一步暴露了清廷的腐败软弱。 激起人民的救国热情,探求救国之路。
主张反对列强侵略,力陈收复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奉命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西征,抬棺出征。 1878年初:收复除伊犁地区 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81年:俄和曾纪泽签订《伊犁条约》, 虽然付出了代价,但还是收回了伊犁。 1884年:设行省,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
曾纪泽
清末外交官,湖南人,曾国 藩长子. 1878年,派充出使英法大臣, 在英办理订造船炮事宜。 1881年,代表中方和俄国签 订《伊犁条约》,在界务和 商务方面夺回部分主权。 1883—1884,代表中方和法 国关于侵略越南问题进行谈 判,建议清廷坚决抵抗。 1884年,被免出使法国大臣。
二、中法战争的爆发
材料1:法国驻西贡总督说:“我们出现在这块 富有的土地上,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使 中国西南各个富饶省份天然产品出口的地 方……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 霸的生死问题。” 材料2:法国驻海防领事说:“法国必须占领北 圻……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有了这 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 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根本原因:
分析
再战必败
乘胜求和,强于再战。
乘胜即收,利于缔约。
根本原因:害怕战争动摇其统治,维护 清朝统治。
《中法新约 》的危害
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族 危机加深。 仍达到侵越目的,越南沦为殖民地,法 国势力大震。 边境增开商埠,便利列强对西南边境输 出商品和掠夺原料。 进行资本输出,进行经济侵略
一、中国边疆的新危机
入侵时间
西北边疆 (新疆) 西南边疆 (西藏) 东南边疆 (台湾) 1871年 1888年
侵略国
沙 英 俄 国
结果
《伊犁条约》 《中英会议藏 印条约》 《台事专条》
1874年


分析:
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 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 不急为之备。 ——左宗棠 分析面对列强侵略,西北边疆严重 危机,左宗棠的态度如何?
重点:
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 马尾海战 镇南关大捷 《中法新约 》的签订和影响
(1)争霸有利(2)侵略有利
爆发:法国侵略越北与黑旗军抗法。
1873年,进犯越北,攻占河内。越政府 请兵驻扎在中越边境的刘永福的黑旗军 南下抗法,取得河内战役的胜利。 1883年,再次加兵越北,纸桥大战。击 毙李威利(李维业)。 1883年底,中法战争正式爆发。
刘永福和黑旗军
经过:
第一阶段:1883年底至1884年5月 主要战场:越南北部 结 果:越北失守
材料一、李鸿章上谕:
“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恐孤军深入, 故事益无把握。”“谅山已复,若此时平心与和, 和款可无人损,否则兵又连矣”“当借谅山一站之 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妄求” 材料二、 “(慈禧)不管她的英勇的部队在帝国 边境上所获得的胜利,而只是想起给她带到家里来 的的不愉快的庞大的战争消费……因此,她从来就 没有想到要撤回条约,而是比过去更加急迫要立刻 签订和批准这个条约。” ---《现代中国历史选读》

析:越北战争迅速失败的原因?
清政府不予支持,驻越的清军陷于被动。 清政府采取“不可衅自我开”的方针。 清军的腐败。
第二阶段:1884年6月至1885年底 主要战事(阅读后归纳) 主要战场:
海路:马尾海战(马江战役)---惨败 陆路:尾海战、淡水之战
评论:
背景
国际: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需要更加广 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更需争 夺和独占资本输出地和殖民地。
国内:
二鸦以后,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日益腐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
经济: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进 一步解体。
政治:领土遭到空前的破坏,主权 大量丧失,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 殖民地化;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赞颂:
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最光辉的 业绩,杨昌浚曾有一诗赞颂“左公 柳”: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英国侵略西藏
藏 民——“凡我藏众男女,誓不与英人 共天地,有渝此誓者,众共殛之” 清政府——求和 结 果——划地界、开商埠
日本侵略台湾
日本——野心勃勃 美国——怂恿支持 结果——“偿银”50万,助长了侵略气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