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手操作型

动手操作型


请说明理由.
A
A
E GF
B
D
C
B
D
C
图①
图②
(2)实践与运用
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 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 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 D处,折 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
图⑤中 的大小.
A
E
DA
E
DA
E D

B
CB F
F
CB G
C FG
图③
图④
图⑤
例3. 如图1,△ABC是直角三角形,如果 用四张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纸片恰好拼成 一个等腰梯形,如图2,那么在Rt△ABC中,
AC 的值是 BC

c

b
a
a


a

c
cc
b a

c
b
方法二: 观察角度, 两个较小的锐角
的和等于较大的锐角
方法一: 观察边长,两条较短的直 角边的和等于斜边的长
中考链接
试一试 2.如图(1),把一个长为m、宽为n
的长方形( m n )沿虚线剪开,拼接成
如图(2),成为在一角去掉一个小正方形
后的一个大正方形,则去掉的小正方形的
边长为( A ) A.m n B.m n
2
m
x
n
m-x x
C.m 2
m-x
D.n2
n
x
x
x
(1)
n
(2)
小结
折叠、剪拼是操作型问题的主旋律。在折叠、 剪拼中观察、探索,由感性认知到推理、判断是 操作型问题的核心,在分析、推理、判断中要善 于运用图形变换的性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AE
D AE
AE
D
F
C
B
FC
B
G
CB
G
F
图a
图b D
图c
一 折叠
解题策略 实质
重过程—“折” 轴对称
练习
1.(09江苏)(1)观察与发现
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 叠,使得AC 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如 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 合 , 折 痕 为 EF , 展 平 纸 片 后 得 到 △AEF( 如 图 ②).小明认为 △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
(2)解法一:由拼图前后的面积相等得: ( x)2 x 1 0
因为y≠0,整理得: y y
x 5 1 解得: y 2 (负值不合题意,舍去)
xy x 解法二:由拼成的矩形可知: (x y) y y
三角形相似
以下同解法一.
二 剪拼
解题策略 实质
作标注
在观察的基础上利用 边、角等量关系解决 问题
中考链接
例4.(09安徽)如图,将正方形沿图中虚
线(其中x<y)剪成①②③④四块图形,
用这四块图形恰能拼成一个矩形(非正方 形). (1)画出拼成的矩形的简图;
(2)求 x 的值. y
x② y
①x x
y③
④y
x
y
解(1)如图:
y ④x
x+y ①
y

y
②x
x+y
y
[(x y) y]y (x y)2
中考专题复习之 动手
操作型
例1.将一正方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然后 将最后折叠的纸片沿虚线剪去上方的小三角 形.将纸片展2.(09深圳)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 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b,再沿BF 折叠成图c, 则图c中的∠CFE 的度数是 12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