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原理课后思考题

学前教育原理课后思考题


三、儿童权利的含义、意义是什么?
1、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主要是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
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四是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免受
他称这
化,体现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幼儿通过这套由三种基本形态构成的“恩物” 认识自然以及万物统一于上帝的精神。
,能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
3)游戏: 福禄培尔分析了游戏的重要性。 他认为, 游戏是幼儿期到今后生活的一个重要要素, 是人生在这一阶段上最
纯洁的精神产物,同时是人的整个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的样品和复制品。所以,游戏给人 以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同周围世界的和平相处。他不仅主张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教育方式, 更主张在市镇设立公共游戏场。福禄培尔强调集体游戏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集体游戏获得愉快,
2)恩物:
为了帮助幼儿开展自我活动, 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由球体、 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的活动玩具, 套玩具为“恩物” ,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之物。在他看来,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象征着自然界的一切:球体是上 帝精神的象征;立方体有三维性,表现出多种几何形状;圆柱体是球体和立方体的联结。这三种基本形体及其变
④国际合作有
利于保障各国儿童的发展, 国际社会应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儿童的权益。 ⑤受教育权是儿童最重要、 也是最基本的
权利。
四、怎样正确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
①发展决定教育。 儿童发展的状况制约着学前教育的难易程度, 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儿童发展制约着 教育,教育从属于发展。比如, 3-6 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尚未达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因此, 幼儿园的教育就最好是建立在表象水平的基础之上。又比如,幼儿园孩子的生活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在 生活与游戏中进行随机的教育成了最恰当的教学方式。
1)学前教育的原则 ①自由的原则:儿童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吸收性心理,能根据自己心理需要和倾向,自由地选择物体
和活动,任何工作、活动都不是强迫的。她认为,从生物学观点看,幼儿早期教育的自由概念必须理解为:他们
的环境必须适合幼儿个性的最有利的发展。在她看来,自由的原则意味着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生命的发展
4. 社会学前教育: 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 育。
二、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有哪些特性?
1、非排他性与排他性; 2、非竞争性和竞争性; 3、外溢性
三、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①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②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 ③学前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的儿童观。 3、科学的儿童观的内涵
①儿童是稚嫩的个体,身心各方面尚不完善,需要科学地、合理地照顾和保护 ②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③儿童是完整的个体, 除了健全的身体外, 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 认知、 品德、 情感、 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④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除了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还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该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 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 ⑤儿童是天生具有性别属性的个体,应杜绝性别歧视 ⑥儿童是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应注重给他们提供指向环境的体验、交往、操作、思 考的机会
学前教育原理课后思考题
绪论
一、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 阐述
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学前教育学是作为教育学科分支之一,是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
二、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 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 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 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
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怎样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还学会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施。
总的说来,学前教育学意义体现在一下几点: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二、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教育
规律。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四、有助于促进习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
业的信念。
第一章
一、简述学前教育、幼儿园、家庭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的含义。
第三章
一、什么是儿童发展?基本特征是什么?
1、儿童发展: 是指 0—— 6、 7 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 2、其特征包括: 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 具有“关键期” 。
二、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
2、儿童权利的意义:
①儿童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②儿童身心、道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健康、安全、和
谐的气氛和不受任何歧视的环境, 享有足以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生活水平是儿童的权利。
③民族的文化及其
价值观与儿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各国和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的表现:①对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价值;②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六、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
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 而且是整个教育
链条的起点。
1、学龄前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 2、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 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
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育可以创造发展。没有教育,儿童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能是一个纯粹 的生物体,所以教育决定了发展,制约着发展。
二、简述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任务、恩物、游戏和幼小衔接的观点。
1)福禄培尔为幼儿园确立的任务是: ①幼儿园应帮助无力照顾孩子的家庭解决照看孩子的问题。 ②通过各种适当的游戏与活动,使学前儿童认识人和自然,增强体质,锻炼感觉,培养集体生活习惯、社会
态度和民族美德,发展体力、智力、做事或生产的技能技巧,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③幼儿园还有培训幼儿园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的任务。
②工作的原则: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
。他认为,儿童只有靠环境经验才能充分发育、成
长,这种经验就被称为“工作” 。那就是说,幼儿在各种心理敏感期,所选择从事的各种活动就是“工作”
,工作
能确保幼儿心理上的满足,促使他们发展。
2)学前教育的环境 对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早期的蒙台梭利虽然不认为它能决定儿童的发展,但不否认其影响力。
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
,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
学习 ,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 ,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和方法 ,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然而 ,近年来
学前教育学科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一直以来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 "学前教育学 " 的看法是 :" 理论性太强了 ""
四、学前教育的价值的含义是什么?
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学前教育活动的功能或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 关系。
五、学前教育为何具有儿童发展价值?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的表现是什么?
学前教育活动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发展中的学龄前儿童,另一个是作为整体的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组成的 社会系统。因此,学前教育具有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到后期,她将环境看成是儿童发展的主导因素。所以,她认为,教师、儿童和环境三个基本要素中,
“我们
教育体系的最根本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 。她认为,为幼儿提供的环境应符合两个标准:①有利于自由发展,应
尽可能减少障碍,要有秩序,要充满生气,是一个愉快的环境。②条件适宜。能提供最有利于幼儿成长的外部条
件。
3)学前教育的内容 ①肌肉训练
1、儿童观 是指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儿童地位和权益的看法、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程度以及 对儿童期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看法等。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 2、儿童观的形成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 ( 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 ( 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 ( 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 ( 4)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 逐步确立。 ( 5)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 “国”本位、 “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
枯燥无味 "" 学了也没用。
通过学习, 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
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 知道幼儿教师
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
了更深的了解, 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 知道怎样进
1. 学前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 6 周岁或 7 周岁的儿童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是指对 3-6 周岁或 7 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
2. 幼儿园: 是对 3 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度的基础阶段。
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制
3. 家庭学前教育: 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