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分离派
霍夫曼
1903年,霍夫曼在银行家支持下,在魏恩市组织了维 也纳工作同盟。他和莫塞担任艺术指导,从事家具、 室内金属器皿的设计,并由同盟的作坊进行生产。其 产品造型呈几何形态,很少装饰,力求艺术与技术完 美结合,体现产品的实用性。霍夫曼在设计中表现出 与普遍的曲线风格不同的直线风格,更加接近现代设 计。他的由纵横直线构成的洗练的方格网装饰特征, 成为象征分离派设计风格的鲜明符号。1904-1910年, 他承担了布鲁塞尔郊区斯托克列宫的建筑设计。其 方形的造型单纯、严谨,室内空间宽敞、墙面平直, 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室内陈设、餐厅的大型壁画 则由克里姆特设计制作。壁画中图案化的人物形象 和装饰花纹,是用玻璃、马赛克、珐琅、金属、廉价 宝石镶嵌而成,华美异常,使斯托克列宫成为集分离 派之大成的佳作。
世界室内设计
世界室内设计
第十四章 新艺术运动与 维也纳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代表
维也纳分离派代表(Vienna Secession )(1897-1915)是 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一中 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 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 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 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 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 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 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 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 由”。
分离派艺术馆
19世纪末,一批维也纳艺术 家离开了保守的学院派,成立 了“维也纳分离派” (Secession),他们的口号 是“时代的艺术,自由的艺 术”。1897年很多位艺术家打 破了他们与艺术协会画廊 (Kunstlerhaus)的联系,因 为这个维也纳的艺术组织创立 的协会和画廊,被分离派画家 看作难以容忍地保守。于是分 离形成一个新的艺术组织以 “分离派”作为座右铭:“对 于时代,它是艺术。 对于艺术, 它是自由”。
题----欢乐颂.
1898 年, 奥别里奇受到了克里姆特一张草图的启示, 设计出这个这 座装饰着金色月桂叶的球型屋顶的建筑---分离派会馆. 会馆的设计风 格完全符合瓦格纳的建筑观点:整洁的墙面,水平的线条和平屋 顶……奥别里奇在设计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矩形的大与小的 对比、横与纵的对比,方与圆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石材与金属的 对比等. 它的屋顶上有一座由3000片金色月桂和700个金色浆果组成 的镂空圆球 (曾被保守人士讥笑为 "镀金的大白菜"), 精美绝伦; 白色方 形的会馆外墙上饰有月桂叶等典型的新艺术风格的浅浮雕装饰, 立面 饰有猫头鹰与女妖美杜莎的头像, 三角楣上刻着分离派的运动主张--每个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艺术, 艺术有它的自由.
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作品有:、维也纳玛约利卡住宅、维也 纳分离派展览馆、维也纳美国酒巴间、维也纳米歇尔广场等。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维也纳玛约利卡住宅
维也纳米歇尔广场
分离会馆——维也纳分离派的诞生之地
画家克里姆特是分离派组织的第一任主席,被誉为“奥地 利最伟大的画家”。他创作了大量壁画,其形式与室内设 计高度和谐, 。1862年7月14日克里木特生于维也纳一个制 作金银首饰的世家,家传的金工技艺对画家一生的道路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打破传统的绘画形式,以金属般绚丽 辉煌的色彩和一维平面效果,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式语 言,表现出强烈的华丽风格与工艺化的精美,人体扭曲变 形,色彩和谐,达到一种略带颓废和矫揉造作的美感, 呈现 强烈的装饰性, 。是象征主义的一位重要画家。克里姆特早 年的画风承袭了英国拉斐尔前派和法国印象派的传统,自 创立“分离派”后,开始把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 装饰趣味引入绘画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 蜗牛壳的花纩、色彩或光泽”,创造了一种“画出来的镶 嵌”绘画,使作品中的绘画和工艺性达到了极点。其代表 作有绘画《吻》、壁画《哲学》、《法学》、《贝多芬雕 像装饰壁画》(贝多芬术和设计风格——新艺术运 动在奥地利特有的表现,也是19世纪献给人类艺术史的一份厚礼。 该画派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孕育而出,着力强调着艺术与手 工艺的相互结合。极力追求画面的装饰性、象征性和唯美性。所 有这一切,在其最杰出的领袖——克里姆特的绘画创作之中,均 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
奥布里
其他人的创作也成就颇丰,各具特色。奥布里 奇设计的维也纳分离派之家,把单纯明确的几 何造型与典型新艺术风格的枝蔓缠绕的花草 装饰结合得浑然一体,是分离派代表作之一。 莫塞的平面设计成就最大,其美学观点比其他 人更加前卫与理性化。其书籍装帧、插图、 印染、邮票等方面的设计,多以黑白色为主, 明快、大方,更接近现代主义风格。维也纳分 离派运动独树一帜,在设计中加进了新艺术运 动风格中较少见的直线和简洁的几何造型,特 别注重产品的功能,体现出欧洲设计从摆脱传 统到走向现代的过渡风格,影响深远。
用风起云涌一词来形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动荡,恐怕也 是难以尽表其意的。仿佛社会生活的一切均存在于变动不羁的状 态之中,而艺术的变革与艺术家的悸动,也早已有了预示与先例, 实践过,也在实践着。作为引领时代风向际遇的先锋人物,克里 姆特自然着力反对固执于旧程式的学院派绘画风格对维也纳美术 界的支配。他强调艺术的独创性,追求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实 现。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深沉的象征意味以及强烈的表现 欲望,而且也彰显着鲜明的艺术个性,以及强烈的形式感风格。 不仅如此,他还将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 画表现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等入画,创造出一种 “画出来的镶嵌”绘画。从而使作品中的绘画性和工艺性达到极 致,具有强烈的平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艺术效果。加之对东方 艺术品收藏的热衷,最终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既体现着华美万 分的贵族气息,又营造着神秘异常的宗教氛围。
瓦格纳
瓦格纳则是霍夫曼等人的老师,其设计思想与建 筑风格在19世纪80年代已表现出与装饰主义的分流, 故被称为分离派运动之父。1895年他在《现代建筑》 一书中阐述了新时代建筑应具备的形式。他设计的 卡尔斯帕拉兹车站,具有简洁的方形造型和新艺主术 运动风格的装饰细节,是分离派的早期佳作。画家克 里姆特是分离派组织的第一任主席,被誉为“奥地利 最伟大的画家”。他创作了大量崖壁画,其形式与室 内设计高度和谐。他打破传统的绘画形式,以金属般 绚丽辉煌的色彩和一维平面效果,运用富有象征意义 的形式语言,表现出强烈的华丽风格与工艺化的精美, 呈现强烈的装饰性。其代表作有绘画《吻》、壁画 《哲学》、《法学》、《贝多芬雕像装饰壁画》等。 1898年,维也纳分离派创办杂志《春之祭》。
特点
在设计方面,其重 视功能的思想、几 何形式与有机形式 相结合的造型和装 饰设计,表现出与 欧美各国的新艺术 运动相一致的时代 特征而又独具特色。 但其反对新艺术运 动对花形图案的过 度使用,更强调运 用几何形状,特别 是正方形和矩形。
代表人物
他们大胆实践,定期举办展览,并在1900 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在欧洲颇 有影响。其代表人物有画家克里姆特; 建筑家和设计师瓦格纳、霍夫曼、奥 布里奇、莫塞等人。其中克里姆特和 霍夫曼最负盛名。
目前, 世界最贵绘画作品不再是毕加索的《拿烟斗的 男孩》,而是与<吻>同一风格的克里姆特的《阿黛 尔· 布洛赫· 鲍尔I》!近日,这幅作品被美国化妆品大王 劳德以1.35亿美元收藏,力压《拿烟斗的男孩》的1.04 亿美元创下迄今单幅绘画作品售价世界纪录。
克里姆特于1902年创作了贝多芬长卷. 该长卷( 壁饰) 表达了人类 对幸福与好运的追求. 该作品受理查德. 瓦格纳所阐释的贝多芬"第九 交响曲"的启发, 因此命名为贝多芬长卷, 它堪称是对贝多芬"第九交 响曲"最精辟美妙的诠释.这幅大型壁画共有5个重点: 一是"渴望幸福", 以飞翔的人为象征, 二是"弱者的苦难", 跪在地上的夫妻哀求着全副 武装的骑士. 三是"敌对力量", 画着巨人迪飞和三个蛇发魔女. 四是飞 翔的人与弹竖琴的女人, 象征诗与音乐把人类带向幸福. 五是一群妇 女与天使唱诗班簇拥着一对夫妻, 而这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