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安全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1二、编制目的和依据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三、施工方案11、施工总体部署12、主要施工工序13、施工方法、步骤及操作要点2四、危险源识别、分析和预防9五、桩基础施工安全管理对策101、安全目标10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0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04、桩基础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4、1、桩基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04、2、桩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14、3、钻机安全操作规程124、4、钢筋笼吊放安全措施134、6、施工用电13六、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1、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142、桩基础施工应急救援预案142、1、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42、2、起重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措施142、3、触电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措施142、4、钻机支架坍塌15钻孔灌注桩安全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本标段特大桥、大桥5880/20座,中、小桥740m/10座。
桥梁下部结构形式为桩基础、U台、肋板台、柱式墩;上部结构为预应力后张法箱梁、悬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等。
本标段合计桥梁墩台1830座、桩基3053根。
本标段桩基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
二、编制目的和依据1、编制目的为了保证本项目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编制本安全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2、1、投标文件中关于安全标准工地和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2、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
2、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2、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xx】87号)。
2、5、《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工出版社-2004年)。
2、6、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三、施工方案1、施工总体部署根据总体工期安排,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情况,我标段桩基采用冲击钻或旋挖钻成孔,导管法灌注水下砼。
2、主要施工工序2、1、工艺原理泥浆护壁作用原理:在孔内加入泥浆,利用泥浆在孔内形成一层泥浆膜,将不同土层上的空隙渗填密实。
同时,由于泥浆的相对密度大于水的相对密度,可增加静水压力,使孔内漏水减少到最低限度,稳定孔壁,延缓沙粒和悬浮状土颗粒的沉降,便于处理沉渣。
此外,泥浆护壁具有润滑钻头和减少钻进阻力等作用。
2、2、施工工艺流程图冲击钻孔桩基础施工工艺框图施工准备、平整场地上报方案批准测量放线定位工程师验收护筒制作埋设钢护筒质量检查验收钻孔机械准备制泥浆及注浆钻孔就位对中钻进、换浆桩位复测清孔安装清孔设备钢筋原材料试验灌注桩成孔钢筋骨架制作下钢筋笼成孔检查无损探伤或承载力试验下一工序施工拆除护筒试块试压合格凿除桩头灌注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块下导管导管制作、试验3、施工方法、步骤及操作要点3、1、施工准备将桥位墩台处的场地平整,使场地有足够的空间供机械设备安装和移位,修建拌浆池、储浆池、沉淀池、和泥浆循环槽,道路、电路、水沟及附属设施布置合理。
3、2、测量定位根据业主和设计院提供的控制桩,准确测设出各个墩台的中心桩以及每根桩的具体位值;由每一根桩的地面高程和桩顶设计高程确定钻孔深度。
3、3、开孔、钻进(1)护筒埋置护筒具有固定桩位、引导钻头(锥)方向,隔离地面水免其流入井孔,保护孔口不坍塌,并保证孔内水位(泥浆)高出地下水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静水压力(水头),以保护孔壁免于坍塌等作用。
护筒用5mm钢板卷制而成,每节长1、5m,其内径为比设计桩径大20~40cm,护筒顶端留有高30cm、宽30cm 的出浆口。
护筒埋设以桩中心为圆心,采用人工方式开挖直径比护筒直径稍大的土坑以埋设护筒。
开挖前用字交叉法将桩心引至开挖区外,做四个护桩,并做好保护(直到成孔后),埋设护筒后再将中心引回,使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重合。
护筒埋深为2m,其顶端高出地面0、3~0、5m。
护筒倾斜偏差不得大于1%,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
护筒周围空隙用粘土回填夯实,以防止护筒倾斜变形或泥浆渗漏塌孔。
为了防止孔口坍塌,在孔口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保护:对土质较好的孔口,用粘土夯填密实;对土质较差的孔口,在护筒下部浇注30cm厚的C20混凝土,上部再用粘土夯填密实。
((2)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处地基应坚实,必要时将底部软土挖除换填处理,以防止场地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钻机倾斜或位移,以保证钻机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
就位后钻头中心和桩位中心应对正,误差控制在2cm以内。
(3)泥浆循环净化系统的布置由于本合同段地质较为复杂,主要为粘土、粉细砂和砂卵石,钻进过程中对泥浆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开钻前,须准备大量的水化块、造浆能力强的粘土。
综合考虑本合同段的水文地质、机械配备和工程成本等因素,拟定在本合同段所在市境内就地选取质量较好的黄粘土作为造浆原料。
一般应选取塑性指数大于25,粒径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大于50%的粘质土制浆。
当缺少上述性能的粘质土时,可选用性能略差的粘质土,并掺入30%的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质土。
当采用性能较差的粘质土调制的泥浆其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可在泥浆中掺入Na2Co3、NaOH或膨润土粉末,以提高泥浆的性能指标。
具体掺入量与原泥浆的性能有关,须经过试验确定。
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包括储浆池、沉淀池、和泥浆循环槽。
反循环钻孔时,泥浆需不断的循环和净化方能正常地钻进,故在施工前应结合现场的情况作适当的布置。
(4)钻进向埋设护筒时已挖成的孔内注入清水,开动钻机。
同时,开动泥浆泵以破坏土层,保护孔壁并浮起钻渣。
开始钻孔时,应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旋钻造成浆,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以低档慢速开始钻进,使护筒脚处有牢固得泥皮护壁,钻至护筒脚下1m后,方可按正常速度钻进。
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土层的变化,对不同土层,须采用不同的钻速、钻压、泥浆比重和泥浆量。
在硬粘土中钻进时,用一档转速,放松起吊钢丝绳,自由进尺。
在普通粘土中钻进时,可用二、三档转速,自由进尺。
在砂土或含少量卵石中钻进时,宜用一、二档钻速,并控制进尺,以免陷没钻头或抽吸渣的速度跟不上。
对钻头的选用,在粘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头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宜选用尖底钻头,钻进时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
每进尺两米或岩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查明土类。
钻孔过程中,若发现钻孔位置处的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纸上的描述有显著差别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钻进过程中适时地接长钻杆,及时捞渣补浆。
并经常检查泥浆指标,随时根据地质情况控制泥浆比重及钻进速度。
如沙粘土地层泥浆比重控制在1、05~1、15之间,始终保持护筒内泥浆的标高高于外部水位或地下水位1、0~1、5m。
认真做好钻孔记录,在钻进过程中要勤检查钻机是否移位,钻头是否偏移桩位中心,防止出现斜孔。
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
(5)检孔为保证孔形顺直,应在成孔清孔前用检孔器检查。
检孔器长度为孔径的5倍,直径小于孔径5cm。
每次更换钻头时,亦必须检孔,将检孔器检到孔底方可放入新钻头。
如检孔器不能下到原来已钻的深度,则可能发生了弯孔、塌孔或缩径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清孔当钻孔至设计高程经检查合格后即进行清孔,不得停歇过久,使泥浆、钻渣沉淀增多,造成清孔工作的困难,甚至坍孔。
清孔前要进行孔深、孔径、孔位检查。
清孔可利用钻机的反循环系统的泥石泵持续吸渣5min-15min左右,清孔至沉渣厚度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对于桩径≤1、5m的摩檫桩,沉渣厚度不大于300mm;对于桩径>1、5m或桩长>40m的摩檫桩,沉渣厚度不大于500mm;。
清孔后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灌注砼。
(7)钻孔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塌孔:当发生浅层孔口坍塌时,应立即拆除护筒,并将钻孔回填密实,在原位置重新埋设护筒,重新钻进;当发生深层孔内坍塌时,先探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混合物至坍孔处位置以上1-2m,如塌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弯孔(斜孔):用检孔器先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范围,当弯孔不严重时,可用钻机进行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当发生严重弯孔时,应重新回填砂粘土,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缩径:当出现孔内缩径时应开动钻机反复扫孔,直到检孔符合要求。
卡钻:当出现卡钻的情况时,易采取小幅度正反旋转钻杆,同时小心提升钻杆的方法,严禁直接拔钻造成掉钻头。
掉钻:当出现掉钻的情况时,易采用打捞钩、打捞活套或打捞钳进行打捞。
3、4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在终孔之前,即要提前将钢筋笼制作成型。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内分段加工制作,运输至孔口处焊接成整体。
分段长度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原则上不超过三段,并能保证钢筋笼不产生变形、钢筋搭接接头错开,本工程钢筋笼分段长度为12m。
为使钢筋笼下到孔内时不靠孔壁而有足够的保护层,按照设计图纸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2米对称设置四个“钢筋耳朵”。
钢筋笼加工的主筋均采用搭接焊,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使两侧结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焊缝所需厚度H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7d(d为钢筋直径)。
钢筋下料时,切口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扰曲。
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35d,d为钢筋的直径),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总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50%。
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外径10mm;倾斜度0、5%;保护层厚度20mm;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部高程50mm。
钢筋笼到达标高后,要牢固地将对称焊在钢筋笼顶部主筋上的四根吊筋(定位钢筋)与孔口固定,以防浮笼。
焊接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核对无误后再焊接。
定位钢筋在灌注完毕、混凝土初凝后割断,使钢筋笼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
3、5、声测管安装声测管随钢筋笼在孔口进行安装,安装时必须注意声测管接头处应连接紧密,防止灌注时漏浆堵塞声测管。
声测管在钢筋笼内必须对称安装,相邻两根声测管间距必须相等,误差控制在5cm内。
3、6、导管配制及吊装就位导管安装前应进行组拼并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
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p可按式下列公式计算:【式中:p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Hw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一般取大于1m;d导管内径(m);h1钻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水下砼的灌注工作要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