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十八项反措相关规定试题(带答案)
1.为防止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产生的铁磁
谐振过电压,可采取以下措施:选用励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在1.9U m/ G3电压下,铁芯磁通不饱和的电压互感器;在电压互感器(包括系统中的用户站)一次绕组中性点对地间串接线性或非线性消谐电阻、加零序电压互感器或在开口三角绕组加阻尼或其它专门消除此类谐振的装置;10kV 及以下用户电压互感器一次中性点应不接地。
2.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交接试验时,应进行空载电流测
量。
励磁特性的拐点电压应大于1.5U m/ G3。
3.高压开关柜内一次接线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要求,避雷
器、电压互感器等柜内设备应经隔离开关(或隔离手车)与母线相连,严禁与母线直接连接,其前面板模拟显示图必须与其内部接线一致。
4.开关柜可触及隔室、不可触及隔室、活门和机构等关键部位在出厂时应设置
明显的安全警告、警示标识。
柜内隔离金属活门应可靠接地,活门机构应选用可独立锁止的结构,可靠防止检修时人员失误打开活门。
5.变电站控制室及保护小室应独立敷设与主接地网紧密连接的二次等电位
接地网,在系统发生近区故障和雷击事故时,以降低二次设备间电位差,减少对二次回路的干扰。
6.分散布置的保护就地站、通信室与集控室之间,应使用截面不少于100 mm2 的
铜缆(排)可靠连接,连接点应设在室内等电位接地网与厂、站主接地网连接处。
7.为防止开关柜火灾蔓延,在开关柜的柜间、母线室之间及与本柜其它功能隔
室之间应采取有效的封堵隔离措施。
8.开关柜应有可靠的“五防”功能: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
隔离开关(插头);防止带电分合接地开关;防止带接地开关送电;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9.进出线柜应装有反映出线侧有无电压,并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带电显示器;
当出线侧带电时应闭锁接地开关;配电装置有倒送电源时,间隔网门应装有带电显示装置的强制闭锁。
10.高压开关柜应优先选择LSC2 类(具备运行连续性功能)、“五防”功能完备
的产品。
11.采用热缩套包裹导体结构,则该部位必须满足空气绝缘净距离:12kV 开关柜
相间、相对地≥125mm,带电体至柜门≥155mm;40.5kV开关柜相间、相对地≥300mm,带电体至柜门≥330mm;
12.爬电比距:≥18mm/kV(对瓷质绝缘),≥20mm/kV(对有机绝缘)。
13.如开关柜采用复合绝缘或固体绝缘封装等可靠技术,可适当降低其绝缘距离
要求,国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科{2014}315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电网设备技术标准差异条款统一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对于12kV开关柜(特别提出接地大轴复合绝缘后对母线距离)采用复合绝缘后导体间、导体对地绝缘静距离不小于110mm;对于40.5kV开关柜采用复合绝缘后导体间、导体对地绝缘静距离不小于240mm;内部操作机构视为带电部位,应满足安全静距离不小于300mm。
14.开关柜应选用IAC 级(内部故障级别)产品,制造厂应提供相应型式试验报
告(报告中附试验试品照片)。
选用开关柜时应确认其母线室、断路器室、电
缆室相互独立,且均通过相应内部燃弧试验,燃弧时间为0.5 秒及以上内部故障电弧允许持续时间应不小于0.5s,试验电流为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对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31.5kA 以上产品可按照31.5kA 进行内部故障电弧试验。
15.用于电容器投切的开关柜必须有其所配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的试验报告,且断
路器必须选用C2 级断路器。
用于电容器投切的断路器出厂时必须提供本台断路器分、合闸行程特性曲线,并提供本型断路器的标准分、合闸行程特性曲线。
条件允许时,可在现场进行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的大电流老炼试验。
16.加强电容器装置用断路器(包括负荷开关等其他投切装置)的选型管理工作。
所选用断路器型式试验项目必须包含投切电容器组试验。
断路器必须为适合频繁操作且开断时重燃率极低的产品。
如选用真空断路器,则应在出厂前进行高压大电流老炼处理,厂家应提供断路器整体老炼试验报告。
17.高压开关柜内的绝缘件(如绝缘子、套管、隔板和触头罩等)应采用阻燃绝
缘材料。
18.开关柜配电室配置通风、除湿防潮设备,防止凝露导致绝缘事故。
19.开关柜中所有绝缘件装配前均应进行局放检测,单个绝缘件局部放电量不大
于3pC。
20.开关柜设备在扩建时,必须考虑与原有开关柜的一致性。
国网高压开关柜抽检作业规范试题
1.观察窗: a. 观察窗至少应达到对外壳规定的防护等级;b . 观察窗应使用机
械强度与外壳相当的透明板,同时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和静电屏蔽措施,防止危险的静电电荷;许继开关柜结合国网和省局要求采用14mm后双层防爆玻璃,并配屏蔽网。
2.主回路的带电部分与观察窗的可触及表面的绝缘应满足相对地的绝缘要求。
3.断路器室观察窗,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机构的分、合闸及储能指示;电缆室
观察窗应能观察到接地开关分合指示和位置。
4.主接地回路,应采用铜质导体,在规定的接地故障条件下,额定短路持续电
流时间满足4s,材料电流密度不应超过110A/mm2,但最小截面积不小于240 mm2,接地导体末端应用铜质端子与设备的接地系统相连,端子的接触面积应与接地导体的截面积相适应,但最小截面积不小于160 mm2。
5.开关柜的底架上设置可靠的适应规定故障条件的接地端子,该端子应有一紧
固螺栓连接至接地导体,紧固螺栓直径不小于12mm ,接地连接点应标以清晰可见的接地符号。
6.主回路中凡规定或需要触及的部件应可靠接地。
7.可抽出部件的接地金属部件,在试验位置、隔离位置及任何中间位置均应保
持接地。
8.各个功能单元的外壳均应连接到接地导体上,除主回路和辅助回路之外的所
有要接地的金属部件应直接或通过金属构件与接地导体相连接。
金属部件和外壳到接地端子之间通过30A 直流电流时压降不大于3V。
功能单元内部的相互连接应保证电气连续性。
9.接地回路应能承受的短时耐受电流最大值为主回路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87%。
10.当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断路器小车不能推进或推出。
11.当断路器小车处于试验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包括工作位置),无法操作
接地开关。
12.母线接地小车只有在母线分段断路器小车及对应的主变断路器小车在试
验或检修位置时才允许推人。
13.开关柜的电气闭锁应单独设置电源回路,且与其他回路独立;二次回路故
障时,强制性闭锁元件不应解锁。
14.开关柜除保护仪表室外,断路器室、母线室和电缆室的各室等均应设有独
立的泄压通道和与壳体相同的防护等级的压力释放装置,泄压通道或压力释放装置的设计应保证当产生内部故障电弧时,压力释放装置能可靠打开。
压力释放方向应可靠避开人员和其他设备,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15.母线圆角、圆边处不应有飞边、毛刺及裂口。
16.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实测值与制造厂比较,变化不应大于±5% ; 0 .75 倍
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不超过出厂值的30%或不应大于50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