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演示文稿
昆曲六百年
• 发轫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与弋阳腔、 海盐腔、余姚腔并称为南戏四大声腔,明 朝嘉靖年经改革以后形成“昆腔”。明朝 万历年中梁伯龙诗《赠杨生唱昆曲》中有 了昆曲一词出现,至明末,“昆曲”的称 谓取代了昆腔,清代中叶以来又有了“昆 剧”称谓的出现。
• 此后,昆腔、昆曲、昆剧三种称谓并存, 严格细分的话,昆腔专指所唱的声腔,昆 曲指用昆腔唱南北曲子,也包括声腔、剧 本与表演,含有剧种之义,昆剧则明确指 其为剧种。
五音以四声为主,但四声不得其宜, 五音以四声为主,但四声不得其宜,五音 废矣。 务要端正。 废矣。平、上、去、入,务要端正。 ——魏 魏 良辅《南词引正》 良辅《南词引正》
浣纱记》 《浣纱记》:昆腔演出第一剧
魏良辅改革后的新声昆山腔, 魏良辅改革后的新声昆山腔,事 实上是一种雅化的文人清曲唱法, 实上是一种雅化的文人清曲唱法,虽 然其风格流丽悠远,委婉清扬, 然其风格流丽悠远,委婉清扬,但还 没有作为戏剧声腔流传开来, 没有作为戏剧声腔流传开来,而是 止行于吴中” “止行于吴中”。
张翰《松窗梦语》卷七《风俗记》 张翰《松窗梦语》卷七《风俗记》:……一郡 一郡 城之内,衣食于此者,不知几千人矣。 城之内,衣食于此者,不知几千人矣。 《马伶传》:“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马伶传》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顾彩《髯樵传》:“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 顾彩《髯樵传》 明季吴县洞庭山乡, 者----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 尝荷薪至演剧所, 精忠传》 尝荷薪至演剧所 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 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 众咸惊救。 众咸惊救。”
昆曲与园林
家乐戏班的演出
昆山腔作为民族声乐 艺术的典范, 艺术的典范,非常重视 咬字吐音, 咬字吐音,行腔收束的 技巧, 技巧,追求唱腔的圆润 华美,细腻婉转。 华美,细腻婉转。而这 种声腔艺术的风格, 种声腔艺术的风格,主 要是在家乐戏班的演出 活动中发展和提高的。 活动中发展和提高的。
如火如荼的职业戏班演剧
浣 纱 记
《浣纱记》作者梁辰渔简介
• 梁辰鱼(约1521~1594)字伯龙,号少白,昆山 梁辰鱼( ~ )字伯龙,号少白, 今属江苏) 明代戏剧家。曾作《红线女》 (今属江苏)人,明代戏剧家。曾作《红线女》 等杂剧,但以《浣纱记》传奇最著名。 等杂剧,但以《浣纱记》传奇最著名。此外还写 远游稿》 江东白苎》 过《远游稿》、《江东白苎》等。梁辰鱼是利用 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和权威, 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和权威,因其作品的脍 炙人口,无形中给予昆腔传布很大的助力。 炙人口,无形中给予昆腔传布很大的助力。从元 末到魏良辅时期,昆腔还只停留在清唱阶段, 魏良辅时期 末到魏良辅时期,昆腔还只停留在清唱阶段,到 了梁辰鱼,昆腔才焕发舞台的生命力, 了梁辰鱼,昆腔才焕发舞台的生命力,这是梁辰 鱼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贡献。 鱼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大贡献。
魏良辅改革唱法: 依字声传腔” 魏良辅改革唱法:“依字声传腔” 浣纱记》 《浣纱记》:昆腔第一剧 曲山词海, 曲山词海,于今为烈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 “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魏良辅: 魏良辅:昆曲之祖
二、昆曲主要伴奏乐器:昆笛 昆曲主要伴奏乐器:
声乐美学:不如竹,竹不如肉
唱词之美:优美典雅, 唱词之美:优美典雅,余香满口
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诗的韵味,诗的歌唱,诗剧的风格。 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诗的韵味,诗的歌唱,诗剧的风格。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 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宝剑记· 宝剑记 · 夜奔
玉 簪 记 · · · · 琴 挑
狮 吼 记
孽海记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如杜丽娘者,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 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 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 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也。” 杭有女伶商小玲者,以色艺称; 还魂记》尤擅场。 杭有女伶商小玲者,以色艺称;于《还魂记》尤擅场。 尝有所属意,而势不得通,遂郁郁成疾。 尝有所属意,而势不得通,遂郁郁成疾。每作杜丽娘 寻梦》 闹殇》诸剧,真若身其事者,缠绵凄婉, 《寻梦》,《闹殇》诸剧,真若身其事者,缠绵凄婉, 泪痕盈目。一日, 寻梦》 唱至‘ 泪痕盈目。一日,演《寻梦》,唱至‘使打并香魂一 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盈盈界面。 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盈盈界面。’随身 倚地;香春上视之,已气绝矣…… 倚地;香春上视之,已气绝矣 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 层层批注, 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后,层层批注,深有所 乃因自伤身世, 岁就悲愤而亡。 感,乃因自伤身世,于17岁就悲愤而亡。汤显祖写了 岁就悲愤而亡 《哭娄江女子》诗,其中写道:"如何伤此曲 偏只在娄 哭娄江女子》 其中写道: 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 如何伤此曲 江!"
•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写越国君臣团结图强,休 养生息,终于破灭吴国的故事。据说,这出戏是第一次成 功地把《水磨调》用于舞台。该剧排场热闹,曲调铿镪, 一时引起轰动。王世贞有诗:“吴闾白面冶游儿,争唱当 梁郎雪艳词。”潘之恒则赞曰:“一别长干已十年,填词 引得万人传。”可见《浣纱记》一剧万人争观的场面。剧 中的《回营》、《转马》、《打围》、《进施》、《寄 子》、《采莲》、《游湖》等出,一直是昆曲舞台上经常 演出的优秀折子戏,后来在各地戏曲舞台上的西施的故事, 很多也都源于《浣纱记》。 • 《浣纱记》寄子片断 浣纱记》
• 《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长
生
殿
花雅之争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 花部”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花部”诸声腔渐渐 兴盛,如京腔、秦腔、梆子腔等, 兴盛,如京腔、秦腔、梆子腔等,统称为 乱弹” 而被称为雅部的昆曲则渐趋衰微。 “乱弹”。而被称为雅部的昆曲则渐趋衰微。 焦循《花部农谭》 焦循《花部农谭》:“盖吴音繁缛,其曲虽 盖吴音繁缛, 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 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 知所谓。 花部原本于元剧, 知所谓。……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 花部原本于元剧 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 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 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 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
魏良辅……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也。尽 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也。 魏良辅 生而审音 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 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 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 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 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沈宠绥《度曲须知》 (沈宠绥《度曲须知》)
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 。(明代 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明代
金石家顾起元《客座赘语》 金石家顾起元《客座赘语》) 婉转缠绵如流水,绵延圆润,曲曲折折,摇曳生姿, 婉转缠绵如流水,绵延圆润,曲曲折折,摇曳生姿, 波澜动荡,行腔委婉细腻,流丽悠长。 波澜动荡,行腔委婉细腻,流丽悠长。
昆山腔的语音基础: 一、昆山腔的语音基础:吴侬软语
大江左右,骚雅沸腾;曲海词山, 大江左右,骚雅沸腾;曲海词山,于今为烈
家乐戏班风流掩映, 家乐戏班风流掩映,职业相望若林 家乐戏班, 家乐戏班,指明清时期由私人置买和蓄养 的家庭戏班。 的家庭戏班。
“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 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 人情以放荡为快 晚明时期的家乐戏班在地区分布上既呈现出 了全域性的特点,同时又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了全域性的特点,同时又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虎丘曲会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 一夫登场 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 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 矣。”
“ “
家 户
家 户
收 不
拾 提
起 防
” ”
• 《长生殿》: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 长生殿》 今古情场,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 底?……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 情而已。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晋京演出《十五贯》, 年 浙江昆苏剧团晋京演出《十五贯》 引起轰动, 满城争说十五贯”之盛。 引起轰动,有“满城争说十五贯”之盛。
昆 曲 之 美
唱 腔 之 美
唱 词 之 美
写 意 之 美
舞 美 之 美
唱腔之美:流丽悠远, 唱腔之美:流丽悠远,细腻缠绵
浣纱记》演出的成功, 《浣纱记》演出的成功,更 重要的是把昆腔新声带入剧 推向戏剧舞台, 场,推向戏剧舞台,把昆山 腔的清唱技巧和音乐风格运 用到舞台表演中, 用到舞台表演中,从而为昆 腔新声的传播插上了翅膀。 腔新声的传播插上了翅膀。
剧目丰富,名作林立
晚明以来,文人的深度介入, 晚明以来,文人的深度介入,使得戏 文学相得益彰。 牡丹亭》 剧、文学相得益彰。《牡丹亭》、《狮吼 玉簪记》 义侠记》 记》、《玉簪记》、《义侠记》、《千忠 长生殿》 桃花扇》 戮》、《长生殿》、《桃花扇》等一批优 秀的剧作问世,推动了昆剧艺术的繁荣。 秀的剧作问世,推动了昆剧艺术的繁荣。
吴方言为“诗的语言” 吴方言为“诗的语言”,富于音乐性以及与此相关 的长于表情,有平上去入四声,且各分阴阳, 的长于表情,有平上去入四声,且各分阴阳,原则 上有八个调类,语音字声丰富,表达力强。 上有八个调类,语音字声丰富,表达力强。 昆曲在唱法上非常重视咬字吐音、接字过腔、收声 昆曲在唱法上非常重视咬字吐音、接字过腔、 归韵。讲求“头腹尾音之毕均” 启口轻圆, 归韵。讲求“头腹尾音之毕均”,“启口轻圆,收 音纯细” 转音若丝” 音纯细”,“转音若丝”。 语音、 语音、唱法决定了昆山腔缠绵婉转的艺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