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表
2、实验阶段。
(1)课题进入课堂,运用有效提问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实验,深入实验班级,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做研讨、交流经验,写出课后反思。
(2)、专题研究,研究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和特点、设计的原则与策略、提问的方法与手段。通过研究,去发现有效问题情境与学生主动探究之间的关系,有效课堂提问与学生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
2、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3、有效性数学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4、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预设:
1、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
(3)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研究,为进入课堂实证研究做好准备。
2019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学高年级:在教育系统中,将小学五、六年级称之为“小学高年级“。课题申报研究教师在课题研究周期内将担任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为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故确定为“小学高年级”。
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是指通过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类型及策略的研究,掌握课堂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类型和策略。把握合理提问的时机,掌握提问的技巧,真正达到启迪学生思维,优化提问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课堂提问是否得法,课堂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4)提问面向少数学生,是少数学生的课堂。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本课题的研究将促进研究者教学理念的更新,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和策略探索,创设平等轻松的师生交流空间,提高课堂提问预设和调控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3)、汇报交流,通过公开课、展示课,进行区域内研讨交流。借助学科团体力量进行课堂观察,通过实验数据对比探索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3、总结阶段.。总结有效提问类型和策略,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成果,如实验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专题论文等,完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二、研究方法预设:
1、调查观察法。通过调查去了解中、高年级学生的基础、学习方法、心理需求等,进而了解他们希望提问的问题以及喜欢的提问方式。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通过多维有效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又成了一个新的课题,还正待逐渐探讨、研究和完善。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通过对有效提问类型及策略的研究,使教师掌握课堂有效提问的类型和策略。把握时机,掌握技巧,真正达到启迪学生思维,优化提问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践,观察,反思,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在国外已步入成熟阶段,研究范畴包括:有效课堂提问的功能、策略、评价标准以及有效课堂提问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等等。长期的研究,使教育研究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认识到,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都有重要作用,提问不应局限于技术上的有效,还应追求先进教育理念上的有效、设计上的有效、语言上的有效、对整体课堂效果提升的有效等等。可以说,这项研究使教师的行动研究更加具体,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但在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这种一线的研究课题,虽然参与面广、研究人多,但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广度、系统性等方面,都没有太多成熟的理论。
(1)研究有效课堂提问的功能、策略、评价标准以及有效课堂提问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研究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并得到规律性的结论。
二、研究的内容:
1、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课题研究的相关文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提问可以教会学生思考,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1912年,美国学者史蒂文斯第一次对课堂教学提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问答大约占去了普通学日时间的80%,进而得出“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的结论。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