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升起补间动画

太阳升起补间动画

课题名称:《太阳升起——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太阳升起——动作补间动画》,这一课是继学生熟悉了Flash软件的界面组成、工具的简单使用以及元件创建之后的一节新授课,主要任务是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Flash动画制作原理以及掌握Flash
基本动画类型之一——动作补间动画,并通过作品的创作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作灵感,体验成功喜悦,为Flash动画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h动画制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动画类型,它是整个Flash 程序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2.学习图层位置关系的意义和调整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太阳升起”讲解如何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同时贯穿图层位置关系对动画效果的影响的讲解。

2.通过完善作品,让学生探究自然界中更多的运动,从而达到预期动画效果,以此,使学生对动作补间动画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开课之初,利用“太阳升起”动画的分析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建动画的欲望;
2.在探究阶段,通过研读教材、共同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课程最后展示和评价学生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图层位置的调整
难点: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属性面板参数的功用并能加以设置应用。

四、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Flash的操作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在Flash中进行简单的操作(如绘制图形、创建图形元件等),但这些知识只是为制作动画做准备,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动画制作。

本课知识学生会首次将静态的画面动起来,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初将“太阳升起”最终动画效果展示给学生看就必定会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接着通过探究“苹果落地、水汽蒸发、小鸭游水、风车旋转”等动画会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五、教学方法
(一)教法
1、任务驱动法:设置多个任务(太阳升起、苹果落地、水汽蒸发、小鸭游水、风车旋转等)由易到难、深入学习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贯穿课堂始终,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都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完成,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引导者的作用。

(二)学法
1、探究式学习:苹果落地、水汽蒸发、小鸭游水、风车旋转等动画制作都是在探究的氛围中完成的,从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成果展示学习: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点和经验,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教学资源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截取一段“日出”视频片断。

2、制作好本课所涉及到的动画实例:“太阳升起、苹果落地、水汽蒸发、小鸭游水、风车旋转”。

3、为学生提供本节课要制作的Flash动画的初始源文件。

(二)学生准备:
具有以下Flash制作水平:
1、熟悉Flash窗口界面各部分组成并能进行相关操作(如设置场景、创建图层等)。

2、会利用Flash工具栏工具并调整相关属性参数绘制出想要的图形。

3、会创建图形元件,并能利用“库”进行元件调用。

(三)教学环境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Flash MX 程序软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日出”视频,自然引出:利用Flash来模拟太阳升起过程。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短片,兴趣得到激发,个个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播放“日出”视频短片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适当的导语:想不想在Flash中模拟日出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引出本课主题——利用Flash制作“太阳升起”动作补间动画。

(二)师生共同分析,完成“太阳升起”动画创建(8’)
1、动作补间动画制作过程分析(6’)
【教师活动】首先提出问题:整个动画中静止的元素和运动的元素都是什
么?如果要让两者互不干扰,可以怎样实现?然后与学生共
同分析动作补间动画创建步骤和过程(板书)
【学生活动】结合实例和教材思考问题并回答,根据教师的分析提示学习
动作补间动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点拨、学生思考回答共同完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学习,以此实现本课第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促进
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
能力。

2、调整Flash 图层间的位置关系(2’)
【教师活动】运行当前的作品,启发学生: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分析当前作品,找到问题:太阳从草地前升起;结合教材尝试解决问题(调整图层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从而突破本课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图层位置的调整对Flash动画的效果的意义及
操作方法。

(三)探究动作补间动画,巩固本课所学(25’)
1、提出任务,让学生探究(6’)
【教师活动】出示实例并提出任务:苹果落地(速度越来越快)
【学生活动】模仿太阳升起,同学互相讨论协作,最终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探究,目的是让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动作补间动画,同时让学生明了改变参数设置对动画效果的影响。

2、演示探究结果,解决探究中所出现的问题(4’)
选派一名代表来演示并讲解本组所探究任务的过程。

【教师活动】转播学生的操作和讲解,并进行适当强调与补充。

【学生活动】代表演示、讲解;学生听讲并解决探究中所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转播学生操作和师生共同解决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如为什么调用的“苹果”元件看不见、所做的运动没有实现?动画效
果为什么不一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又及时解决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使得本课难点可
以击破。

3、完善、创新作品。

(15’)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制作、协作、创新、交流、“小先生”帮助
【设计意图】这是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完善作品的过程。

(如制作小鸭溪水、风车旋转、水滴蒸发、云彩飘飘等)由于创作时间和空间
的提供,使合作学习的氛围和效果得以展现,而前期小组探究
的结果和教师的补充、强调,使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自我探究的
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创作出的作品就会突出个性化发展的理
念。

(四)作品的保存、推荐、展示和评价(4’)
师生共同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作品,将优秀作品收集并最后整理发送到旅顺教育网。

【学生活动】展示推荐作品,作者讲解创作意图或得意之处(自评),其他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互评)
【设计意图】“小组推荐、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作品的品质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小组选择优秀作
品,体现了团队精神,将优秀作品收集并推荐到旅顺教育网的
奖励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五)总结提升,突出强调本课重难点(1’)
【教师活动】对学生总结进行补充,强调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何处理
(如:要想动画整体变快怎么办?时间轴动画状态是虚线怎么
办?等)
【学生活动】回顾、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升,获得成就感;而教师补充总结,会使本课重难点在课程最后得以强调,
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补充或在接下
来的“自主活动”课中进行解惑。

(六)布置作业,结束本课(1’)
结束语: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运动都可以用动作补间动画来实现,请同学们在课后时间亲自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去观察,进一步充实修饰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并把作品发到老师的邮箱中!
【教师活动】在结束语中完成作业布置。

【学生活动】明确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得以继续和延伸;让学生发送作品到老师的电子邮箱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能具有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手段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课程最后教师用富有感召力
的话语结束全课,其中渗透着“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保
护大自然”的德育教育。

八、预期达成的目标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1、预期达成的目标
(1)顺利完成“太阳升起”动作补间动画的讲解和制作
(2)利用参数的设置,制作更多的动作补间动画效果。

(3)能够对创作出来的作品进行创新:如加入日落效果、制作白云飘飘、水滴参差蒸发效果等等。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指定的运动对象没有运动——选择的对象图层不对。

(2)动画效果与预先设想的不一样——元件中心有改变。

(3)动画状态在时间轴上是虚线——同一图层不止一个对象或对象被分离
3、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除了教师讲解外,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先生”辅助教师帮助其他同学,这样做会对目标的达成和任务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会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在辅导的同时增强成就感;让能力较弱的同学也能品尝成功的喜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