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平时只计算增加,不计算减少,月末一次计算减少数)计算过程及公式如下:
1、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2、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3、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

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举例:假设期初库存10个,金额60元。

1、1月1日进货10个,每个5元,小计50元。

2、1月10日进货10个,每个6元,小计60元。

3、1月11日发出15个,
4、1月15日进货10个,每个7元,小计70元。

5、1月20日发出10个,
6、1月21日进货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

7、1月22日发出8个
解答:
1、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60+50+60+70+80)÷(10+10+10+10+10)=
2、发出数量=15+10+8=
3、发出商的成本=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自己动手练习:
期初A材料库存:3 000千克,单价4元,金额12 000元。

7月8日购入2 000千克,单价4.4元,金额8 800元。

7月18日领用4 000千克。

7月25日购入3 000千克,单价4.6元,金额13 800元。

7月29日,领用2 000千克。

7月31日,领用500千克。

请用加权平均法计算7月份发出材料的成本。

1、加权平均单价=
2、发出材料数量=
3、发出材料的成本=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

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

2006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 000元(共2 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2 000元暂估入账的A 材料200公斤)。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 800元,增值税额306 元,对方代垫运输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 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
到,货款36 000元,增值税额6 120元,运输费用1 000元。

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 950公斤。

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5)18日,持银行汇票80 000元购入A材料5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9 500元,增值税额为8 415元,另支付运输费用2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6)21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A材料50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600元。

(7)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6 000公斤,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
公斤,企业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

要求:
(1)计算甲企业4月份发出A材料的单位成本。

(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4月份与A材料有关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解析】
(1)发出A材料的单位成本
=(20 000-2 000+2 200+37 000+51 500+600)/ (2 000-200+200+2 950+5 000+50)=109 300/10 000=10.93(元/公斤)
(2)
①借:原材料 2 000
贷:应付账款 2 000
(3)
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6 000公斤,单价10.93(元/公斤) 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单价10.93(元/公斤)
企业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单价10.93(元/公斤)
借:生产成本 6 000×10.93=65 580
制造费用 1 000×10.93=10 930
管理费用 1 000×10.93=10 930 贷:原材料——A材料87 4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