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用)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用)
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类型
一、望文生义
例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 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 得心应手的境地。)
例2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 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艺纯熟。)
二、对象误用
艺巧妙。
二、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 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现多指过于讲究排场。)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 声附和表示赞成。
比喻自己没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做。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 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 ,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形容藏书很多。)
例3.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
豆蔻年华,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警花。
例4.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
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三、轻重失度
例5.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
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每天忙于 处理繁多的政务。)
四、成语与文化
请任选下列某项分类,列举出至少两个所 属成语: 衣食类 兵器类 住行类 礼俗类 动物类 文学类 植物类 艺术类
科学类
做人类
法律类
民主类
教育类
治国类
成语与衣食: 衣冠楚楚 衣锦还乡 纨绔子弟 脍炙人口 残羹冷炙 山珍海味
凤冠霞帔 布衣蔬食
狼吞虎咽
成语与住行:
窗明几净 蓬门荜户 跋山涉水
7、因果关系。 打草惊蛇 点石成金 得道多助
种瓜得瓜
亡羊补牢
曲高和寡
8、条件关系。 唯利是图 分久必合 9、假设关系。 有闻必录 有则改之 知己知彼
不破不立 逢人说项 风雨不改 有求必应 百战不殆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并列关系
动宾关系 偏正关系
山清水秀
平分秋色 世外桃源
轻歌曼舞
Hale Waihona Puke 大显身手 一盘散沙tuò徇情枉法
xùn
一暴十寒 pù
未雨绸缪
móu
改一改: 舍身取义 舍生取义 名落深山 名落孙山
走头无路 走投无路 纷至踏来 纷至沓来
世外桃园 世外桃源
迫不急待 迫不及待
斧底抽薪 釜底抽薪
随声附合 随声附和 饮鸠止渴 饮鸩止渴
星罗其布 星罗棋布
注意:
1.注意读音、写法、意义和感情色彩。
2.注意辨析成语意义的差别。
4、解放前,咱县里一帮官僚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把地 方财政弄得一团糟。
分析:“狼狈为奸”一般用于两个或两群坏人,不用于一大批坏人,范围小。该句用 “朋比为奸”,它可用于两个坏人,也可用于一大批坏人。
5、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 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分析:“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是贬 义词,这里当作褒义词使用了,故错误。 6、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 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分析:句中“难言之隐”就是指难以说出来 的苦衷,这样就与旬中的“苦衷”重复了, 应将句中的“苦衷”去掉。
(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 例1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 灵涂炭。
九、断章取义
例1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 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 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指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
遭受到某种灾难。)
十、形近混淆
例16.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 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 意大利队。 (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 例17.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 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 倍功半,一蹴而就。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 成效小。)
补充关系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 2、寓言故事 3、历史事件
成语的结构
成语的特点
1、主谓关系
2、并列关系
4、文人作品
5、外来文化
3、偏正关系 4、动宾关系 5、补充关系
1、约定俗成, 结构的凝固性。 2、意义的整体 性。 3、修辞作用。 4、文言特点。
(某些成语还相当于 (比如:宾语前置、 复句的紧缩,如承接 词类活用、状语后置、 关系、转折关系、递 成分省略、互文) 进关系、条件关系、 假设关系、目的关系)
成语与礼俗: 彬彬有礼 礼尚往来 五体投地 入土为安 知书达礼 张灯结彩 秦晋之好 披麻戴孝
成语与文学: 春秋笔法 行云流水 洛阳纸贵 含沙射影 点铁成金 人面桃花 梅妻鹤子 江郎才尽
成语与艺术: 曲高和寡 画龙点睛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滥竽充数 长袖善舞
粉墨登场
手舞足蹈
妙手丹青
力透纸背
成语与科学: 炉火纯青 钻木取火 水滴石穿 病入膏肓
成语使用注意事项: 1.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2.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词生义”; 3.看语义轻重是否得当; 4.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 5.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 6.看语体色彩是否合乎语境; 7.看成语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8.看成语是否符合使用习惯。
对策
1、用心:多看多听多用。 2、留心:有的放矢积累。
五、功能混乱
例8.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
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例9.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
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六、谦敬错位
例10.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 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 作品。) 例11.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3、恒心:比较、联想、融会贯通
1、脑筋急转弯——根据前面的句意填出 恰当的成语
学以致用: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吗?
1、张林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竟然还给 《作文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论,引得同学 们笑话他。
分析:“不刊之论”指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古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或竹 片、木片上的,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刊”,也就是削、修改的意思。
2、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 已经多年不写东西了。
披星戴月
美轮美奂
登堂入室
车水马龙
金碧辉煌
颠沛流离
成语与动物:
凤毛麟角 趋之若鹜 黔驴技穷 惊弓之鸟 鹤立鸡群 一丘之貉 螳螂捕蝉 飞蛾扑火 莺歌燕舞
成语与植物:
藕断丝连 披荆斩棘 指桑骂槐
良莠不齐 如火如荼 势如破竹 投桃报李 雨后春笋
成语与兵器: 自相矛盾 强弩之末 一箭双雕 刀光剑影 折戟沉沙 图穷匕见 横槊赋诗 唇枪舌剑 枪林弹雨
3.历史故事: 负荆请罪
自相矛盾
卧薪尝胆 水落石出 立地成佛
4.文人作品: 老骥伏枥
5.外来文化: 火中取栗
按分类连线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神话故事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女娲补天 黔驴技穷 四面楚歌 老骥伏枥 回头是岸
三、成语结构
1、主谓关系。如: ①细水│长流 ②天花│乱坠
③肝胆│相照
⑤脚│踏实地 ⑦塞翁│失马
析 “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不能控制住。当形容震惊、慌张以及由于某种外界原因而 由不得自己时,宜用“不由自主”。句中的爷爷的手抖动是疾病导致的,并没有动感情, 可换成“不由自主”。
3、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 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
分析:“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的意见或作品很粗浅,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 或作品。谦词,只能使用于自己不能使用于别人。
4、形式多样:多为四字格,也有三字格、多字格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2017/2/16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见图 穷 匕
2017/2/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
二、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2.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区别:
格 言
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
在群众间流传的固定语句 前部分像谜面,后像谜底
谚 语
歇后语
成语的特点 1.约定俗成 : 2.修辞作用 : 3.文言特点 ①宾语前置: ②词类活用: ③状语后置: ④成分省略: ⑤互文: 惟利是图 披坚执锐 祸国殃民 嗤之以鼻 重于泰山 逍遥法外 拐弯抹角 盲人瞎马 半斤八两 胸有成竹 穿云裂石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目标
1.通过学习成语了解中华文化,扩大知识
面。
2.在学习中积累成语,梳理学习过的成语, 做到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重难点
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 定短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的 积淀,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
一、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A、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 紧训练,提高技艺。
(形容老是埋怨或归罪于客观。)
B、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时间才做完,真 (将小题目铺张成为大文章。喻小事当大事处理) 是小题大做。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 到了美好的景色。 (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令人赞叹不已。人工的精巧胜过自然。形容技
请看下面的举例说明: 1、承接关系。
画龙点睛 浅尝辄止
落井下石 一见钟情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