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文化概述
2、歇
山 顶
重檐歇山顶
重 檐 歇 山
3、攒 尖 顶
4、悬 山 顶
5、硬
山 顶
6、卷 棚 顶
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等级: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 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
故 宫 角 楼
(二)、面阔
二、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 1、敬天祀祖 • 历代帝王建起了祭天、祭祖、祭社稷的坛庙建 筑。 • 2、皇权至上 • 皇宫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 • 3、以中为尊 • 中轴线几乎成为我国古建筑群体现神权和皇权 的凝固线。 • 4、阴阳五行 • 天坛在南方,地坛在北方。
三、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四)、柱色
• 金色的级别最高,其次为红色,再次是黑 色。
(五)、门色
• 清朝规定,皇宫正殿门为红色,一品至三 品官员府第门为红色,四品以下官员府第 门为黑色。
(六)彩画
• 和玺彩画,等级最高的彩画。由龙或凤图 案组成。 • 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彩画。一般画涡卷 版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一般用于次要 官殿或寺庙中。 • 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 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
• 1、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仅有唐代的 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 • 2、《营造法式》是北宋政府各种建筑的设计、结 构、用料和施工的“规范”。 • 3、现存宋代的建筑有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 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和浙江宁波保国寺 等。 • 4、辽代所创的“减柱法”已成为大小建筑的共同 特点。 • 5、现存元代的建筑有山西芮城水乐宫、洪洞广胜 寺等。
普 通 台 基
小而用 式成素 建,土 筑约或 高灰 一土 尺或 ,碎 常砖 用夯 于筑
较高级台基
更高级台基
—须弥座
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 ,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 中的次要建筑。
采用须弥座形式,建有汉白玉栏杆,常 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的主要殿堂建筑。
最 高级台基
高几 级个 建须 筑弥 。座 相 叠 而 成 , 常 用 于 最
四、古代建筑的等级
• (一)、屋顶(古称屋盖) • 大屋顶和飞腾的挑檐是我国古代建筑最 具特色的外观特征。 • 屋顶形式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重檐庑殿、 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歇山、攒尖、 悬山、硬山、卷棚。
1、庑殿顶
• 屋面四坡五脊,前 后屋面相交形成一 条正脊,两侧屋面 与前后屋面形成四 条斜脊,俗称五脊 顶。有单檐和重檐 之分。
进深
面阔
• 一般面阔单数为奇数,以“九五”象 征帝王之尊(面阔9间,进深5间)。因为
奇数为阳,9为阳数之极,5位阳数之中位。
(三)、台基
台基是一种高出地面的台子,作为建筑物的底座。用以承 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以弥补中国古代建筑 单体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台 基根据建筑物的级别而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
大纲要求
•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 征。 • 2、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与等级观 念。 • 3、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点等相关知识。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文化概述
• 中国古代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一、中国古建筑发展简史
(一)、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 • 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形式。 • 1、“抬梁式”主要用于大型宫殿、坛庙、寺观、 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 • 2、穿斗式,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 用这种形式。 • 3、井干式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常见于山 区林地 •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 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