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杨家将的故事》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宋辽和战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 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 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 盟”。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建立时间:1038年 西
建立者:元昊 夏 都城:兴庆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建立时间: 916年


( 辽
建立者:耶律阿保
)机
都城:上京
为什么北宋打了胜仗还要签订盟约呢?
材料一 (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
。认外为忧内不患过对边皇事权,的皆威可胁预大防于。外惟忧奸邪无状,若 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澶渊“之北盟方是的辽强与敌北,宋一在时双既方无力法量驱相除对,均而衡建的都 开条封件,下尤互使相宋妥室协处的一产极物不利的形势下。……这 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 们无法改计。”——钱穆《国史大纲》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2. 巩固政权
(1)仿效唐宋制度, 订立官制、军制和法 律;
(2)鼓励垦荒,发展
农牧经济;
西
(3)创制西夏文字。
夏 铜

西夏货币
3.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 分组制表。
民族 政权
契丹族 辽
汉族 北宋
党项羌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一、契丹族和党项族
1、契丹政权(辽) 建立
时间:10世纪初:上京
2、治国措施及效果:
①措施: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
②效果:国力不断增

契丹鸡冠
契丹货
党项族
(一)党项族的崛起
1. 原因: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 表现:①党项族生活在我 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宋 真 宗
1004年秋,辽军进 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 抵抗,宋真宗亲征,在 澶州打退辽军。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燕云十六州,也 叫“幽云十六州”“幽 蓟十六州”,是五代后 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 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 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 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后唐将领石敬瑭,以 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 兵力,当上了皇帝,将 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建立时间: 北 960年
宋 建立者:赵 匡胤 都城:汴京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三、辽与北宋的和战
(一)冲突加剧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对燕云十六州的争夺是 辽宋战争的起因。
(二)保持友好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 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来源:] (三)从战到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材料一 是年(916),阿保机始自称皇 帝……置百官,建元曰神册,国号契丹。 初,唐末藩镇骄横,互相并吞邻藩,燕 人军士多亡归契丹,契丹日益强大。
——(南宋)叶隆礼著:《契丹国志》 思考:契丹族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唐末藩镇割据为其提供了有利时机; 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重大事 件
澶渊之盟
陈桥兵变 重文轻武
宋夏议和
思考:契丹族(辽)和党项族(西夏)的 兴起并逐渐强大有哪些相同点?
明确:
1. 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制定各项典章制度, 并创制本民族文字;
2. 重视农耕,发展经济。自辽与西夏建立政 权之后,形式变为北宋、辽和西夏并立。
(1)澶州之战 概况: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 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 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 督战。宋军士气大振,打退了辽军。宋辽议和,签订 “澶渊之盟”。 交战时间:1004年 交战地点:澶州 交战双方:攻方——辽 守方——北宋 关键人物:萧太后 寇准 宋真宗
②唐朝时,集中到甘肃东部、 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 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 发展。
(二)西夏的建立 1. 建立政权 国号:西夏 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民族:党项族
元昊
2、西夏的建立
辽(契丹) 北宋
党项,汉西羌之别种…… 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 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 称“大夏”。又因其在西 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战争(2结)澶果渊:之双盟 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签来订源时:间学:科10网05年]
主要内容:(1)宋辽议和,辽军撤军,双方各守疆界;(2)北宋 给辽岁币,即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1. 宋太宗时期,对辽战争屡 屡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 宋真宗时期,宋辽之间爆 发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 国东北和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 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7 课辽、 西夏与 北宋的 并立 (共 27张PP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