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结果: 曹操胜利
意义: 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探究一: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一、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 招贤纳士
二、经济上: 实行屯田 三、袁绍骄傲轻敌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打败 了袁绍,之后 彻底消灭了袁 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 期以来的割据 战乱局面。
1.西汉;东汉;蔡伦
4.太平道;张陵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5.佛教;东汉明帝
3.《史记》;司马迁;黄帝——汉武帝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天下大势,分久必 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诗地极,幸战 大百中大方千存姓乱 量所 破军里的大连死阀描 坏之人量割绘,年亡内有死据的出都如不,亡混景现听百战象了断社,不分,是百荒,会到之导:姓野造生鸡一致东流上生汉离鸣,成产白产失末之想人遭骨力所年声起累民到遭、,。来累到死因 者就严相让重籍人破的感场坏到景苍。。凉。
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就重视农耕,大 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下来。魏国 建立之后,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大 力兴修水利。北方出现“家家丰足, 仓库盈溢”的景象。
(2)吴国经济的发展
孙权 孙吴开发江东,造 船业发达,发展了海 外贸易。230年孙权 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 队到达夷洲,加强了 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 系。
结果: 曹操失败退回北方 特点: 火烧赤壁,以少胜多
意义: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
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
曹操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1.兵多将广,曹操骄傲轻敌。
课前复习
1.纸发明于哪个朝代?哪朝进行了改进?改进者是谁? 2.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谁?后世尊称他为?著作? 3.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著作?作者是谁?该著作的 记述时间跨度约3000年,自谁开始到谁结束? 4.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教派叫什么?谁创立了五斗米道? 5.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宗教是?该宗教在哪位皇帝 在位时期得到传播?
袁曹绍操 曹操
二、赤壁之战
孙权
刘备
曹操
背景:
曹操统一北方, 孙刘势力有所发展。
动 脑 筋:
右边是明朝人 画的有关刘备 和诸葛亮的一 幅画。看看画 中的人物都是 谁?他们去做 什么?这里还 有个成语故事, 谁能说得出来?
三顾茅庐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二、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使 人
2、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智 3、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慧 4、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补全歇后语
1、周瑜打黄盖,
2身、在关操公面营前心耍在大汉刀
一 自兵个 不不愿 量打 力血,刃一个愿挨
赔3猜、谜了刘语夫备(借人三荆又国州人折物兵) 有借无还
1、凿壁偷光
(孔明)诸葛亮
2、孔雀收屏
关羽
3、展翅翱翔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有志干宏一大的番志事向业—的—人统,一虽全然国到了 晚沉停他原年息,因实,啊一又现种但!是了对一(什吗颗 写宏么?勃 于伟?没理勃 “有想雄 官曹心 渡追操想永 之求统永不战一不会”中消)会国,
但“赤壁之战”败于孙刘联军……。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 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议一议, 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探究一: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一、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 招贤纳士
二、经济上: 实行屯田 三、军事上: 官渡之战 打败袁绍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 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公元200年)
袁绍中计, 大军西调,
欲堵击曹军。
曹操声东击西, 佯攻延津。
十万袁军渡过黄 河,包围白马。
黄河
袁绍不受教训, 令全军渡河, 直扑延津南, 追击曹军。 袁袁军绍人自心恃动兵摇多, 不粮战足而,乱继,续7万南人 全下军,覆与没曹。军袁在绍 带官80渡0骑僵兵持逃。回。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
在阀镇混压战中黄,巾利起用自己的地位和势 义 形力今粮的 成,河足过 形成北,为、有程成当山1中群0时西万,雄最和兵大山力的 东军东阀部。,兵占多有 并起的局面, 在这些割据势 力的连年征战 中,袁绍、曹 操两大集团逐 步壮大起义来中。,曹不操断在发镇展压自黄己巾的起
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
3.孙刘联军团结抗敌,战略得当;采用火攻, 战术正确。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历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史 傲自满必然失败;
B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20年 B、222年
C、221年 D、229年 3、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
夷洲
4、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
侯”的是谁?
曹操
5、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 以少胜多的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6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曹操, 曹操率军迎战。这句话有没有错误? 为什么?
这句话有错误。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
曹解军白立马刻之东围调后,,
前曹往操白向马西解撤围退,。
此地袁军几乎
粮
全军覆没。
曹鉴曹军于操故敌得意强知将我袁辎弱军重,粮丢草弃在道 旁曹乌。操巢袁决,军定率纷诱五纷敌千争深轻抢骑财,物。 曹入伪操,装趁撤成机退袁发至军起官,攻渡直击达,乌终 于一巢击线,败设烧袁防毁军。袁。军粮草。
一、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过程.特点: 偷袭袁军屯粮,以少胜多
2、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国名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吴
221年,刘备称
222年,孙
帝,国号汉,
权称王,国
史称蜀汉,定
号吴,定都
都成都。
建业。
3、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1)魏国经济的发展
张飞
知识抢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2、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
刘备 关羽 张飞
3、“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3)蜀国经济的发展 蜀汉在丞
相诸葛亮的治 理下,发展经 济,改善民族 的关系,加速 了西南地区的 开发。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吴
战年
联合抗曹
蜀
刘备
A 1、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