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认识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在本单元中,我分成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认识“分”:在这个环节使学生知道钟面上的数字、大格、小格、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专题二:认识几时几分:在这个环节使学生学习钟面上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认读及时间的表示方法,专题三: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使学生学习时间的实际应用和经过时间的计算。
这三个专题的确定是源于教材,且基本覆盖了教材的全部要求,又不拘泥于教材,把知识应用于实际,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认识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培养时间观念。
对应课标
对应标准: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钟面上都有什么?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惯
专题问题设计
1、分针在钟面上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分?
2、分针从时刻12走到时刻1,经过几分?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教学平台、网络(包括电脑、投影等)
常规资源:教材、钟面模型
教学支撑环境:教室
其他:教师自制课件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
应用“报数”游戏导入,利用“5个5个地报数”与“钟面上每一大格包括5个小格”的相似之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认识时、分做好准备。
2、是否知道“时”和“分”这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2、怎样认读几时几分?
3、时和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认识“分”( 1课时)
专题二:认识几时几分(1 课时)
专题三:解决问题(1 课时)
专题一
认识“分”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时和分,知道时和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知道1时=60分。
2、认识时间,会用几时几分表示时间。
3、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运用钟表模型渗透数型结合思想,探究时与分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究时间的表达方式。
2、会表示一天的活动时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时间观念。
活动二:
通过课件、钟面模型让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和分针,为学习时与分打下基础。
活动三:
通过实物演示、拨一拨、观察、思考、讨论来认识时和分。
评价要点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使学生知道钟面上的数字、大格、小格、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评价方法:课堂上动手操作
评价指标:1、数的是否正确。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数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本单元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要内容,《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以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体验和感悟为主,学具的操作显得尤其重。教材中的钟面是静态的,而时与分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需要现场的操作、拨动来发现,同时更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认识钟面,认识时与分的关系,几时几分的认读。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继续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