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和陆地水-1、2
射,海面水汽凝结,暖于海水的降水和大陆径流, 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能 热量消耗——海面蒸发、海面向空气的长波辐射、 海面与冷空气的对流热交换。 (二)密度 为单位面积上海水的质量,单位g/cm3。1.022 -1.028。是温度(成正比)和盐度(反比)的 函数。
(三)颜色与透明度
海水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发射状况。太 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紫光进入海水后,在水深20 米以内被吸收。绿光、黄光深入略深,少量蓝光甚 至可伸进1000米以上。射入海水的光线除被吸收 外,还要受到悬浮微粒和水分子的散射,最后剩下 蓝光,故海水呈现蓝色。
13
◦ 风海流:海水在风的摩擦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又称 漂流或吹流。风力作用于海面,同时产生波运动和使海 水向前运动的洋流。
厄克曼(Ekman) 螺旋。风海流水体输 送方向与风向成90° 夹角。在北半球偏风 向的右侧,而在南半 球则偏风向的左侧。
14
◦ 风海流会造成岸边的升降流,图为南美沿岸的升降流
内海 也叫地中海。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
多个海峡与洋或临海相同。位于一个大陆内部或两个 大陆之间。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
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
海
边缘海 但只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白令海、鄂霍次克
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阿拉伯海、
透明度以直径30cm的白圆盘投入水中的可见深度 来表示。海水颜色、悬浮物质、浮游生物、海水涡 动、入海径流对透明度有影响。
洋流的定义:洋流指海水速度相对稳定、沿着一定 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洋流又称海流。洋流产生 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
洋流的主要动力:
◦ 风力 ◦ 地球偏转力 ◦ 海陆分布 ◦ 海底起伏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一)水循环
海洋水分
海洋 -大气间
降水 大阳辐射、蒸发
凝结
海陆表面水分
大气
(水汽)
的内循环
蒸发蒸腾 大气
地面
渗入地下
土壤水、 潜水
地表径流, 最终入海, 为水分的海陆循环
径流未进入海洋
大气圈
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湖面蒸发
多年冻土带的地下冰、极地冰盖-1万年左右 海水———————————————2500年 山岳冰川——————————数十年至1600年 深层地下水—————————————1400年 较大的内陆海————————————1000年 湖泊—————————————数年到数十年 沼泽————————————————1到5年 土壤水—————————————280天到1年 河川水——————————————10-20天 大气水———————————————8-9天 生物水———————————————数小时
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全球或一区域水量都应保持收 支平衡。全球降水量=全球蒸发量。
年均大洋淡水平衡方程式:
P+R=E
大洋年蒸发量
大洋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 上式表明人为地大规模减少入海径流量,可能破坏淡水平衡。
一、海洋的起源
1.洋壳原生说:认为地球形成初期大洋就存在
多种假说
2.大陆漂移说:认为泛大陆分离是海底扩张形成 了洋壳
3.认为熔融岩浆侵入地壳并溢出地表冷凝,因其 密度大,导致其下伏地壳沉入上地幔,最终形 成洋壳
地球表面连续广阔的水体成为世界大洋。是指远离
大陆,面积广阔,水深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
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 定的水域。
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克努森式:盐度=0.03+1.805×氯度。 近年来多用盐度S‰+1.806Cl‰ 大洋盐度一般在33‰ -37‰之间,受降水、蒸发
和入海径流的影响而发生区域变化。
盐度=34.6+0.0175(E-P)
蒸发量
降水量
(一)海水的温度——决定于其热量收支状况 热量来源——太阳辐射以及大气对海面的长波辐
15
◦ :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 而使海区形成了压力梯度,海水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所 以又称梯度流。
直布罗陀海底山脊
16
北海 波罗的海
大西洋 地中海 红 海
17
◦ 补偿流:由于某种原因使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而使另一 部分海水流入进行补充。补偿流可以是水平流动,也可以 是垂直流(上升流和下降流)。
18
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
◦ 行星风系的三大主要风带——三种洋流模式:
在00-300N间为东北风(水流向西北), 300-600N为西南风(水流 向东南),两种水流输送在以300N为中心的区域内涌成一个水堆, 并在北半球造成了地转流,地转流受到大洋两侧大陆的阻碍后,就成 为以水堆为中心的顺时针亚热带环流;
300-600N为西南风(水流向东南),600-900间为东北风(水流向 西北),在以600N为中心的区域内形成一个低凹,由于大洋两侧大 陆的存在,最终围绕该低凹形成一个反时针方向的亚极地环流;
赤道无风带两侧围绕赤道低压系统,最终形成两个赤道环流。
19
• ①世界洋流结构特点
外海 巴伦支海
大洋中由一系列岛屿所环绕形成的水域。爪哇海、苏拉
岛间海 威西海
(一)海水的化学成分 海水中水占96.5%,其他物质占3.5% 氢氧是海水的主要化学成份。含有80种天然元素,
其中微量元素为40种。(通常把每升海水中含 100mg以上的元素,叫常量元素,不足100mg的叫 微量元素。 (二)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1.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 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2.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为海水的氯度。
12
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 按照成因划分
摩擦流(其中最重要的是风海流) 重力-气压梯度流
倾斜流 密度流 补充流
潮流
◦ 按照温度划分
暖流:如果洋流带来的海水温度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就称为暖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属于暖流。暖流在洋流图中多用红箭头表示。
寒流:如果洋流带来的海水温度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就叫寒流。 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属于寒流。寒流在洋流图中一般用蓝箭头表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