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
智力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商,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二十世纪初,随着智力概念的提出和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 W.P.)在其论文《智力:具体与抽象(Intelligence, concrete and abstract)》中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这个概念。
在亚历山大的启迪下,美国另一位心理测验大师韦克斯勒(Wechsler,D)于1943年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概念。
我们所说的智力系统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绪、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影响企业员工工作和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的方方面面很多,兴趣、自制力、踏实、恒心、勤奋、刻苦、毅力、自我确认、自我觉察、自我约束、自我调适、忍耐性、顽强性、挫折承受力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非智力因素如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它们是怎样影响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呢?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
情绪能使人的行为积极,也能使人的行为消极。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
积极的情绪,使人心境好,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够提高人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美好的心境又是灵感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好奇心、新奇感、自信心都与积极的心境分不开。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创造性活动是长久而艰辛的过程,这种活动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外,常常取决于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没有毅力,有没有志向。
一个人"常立志",还是"立常志",反映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强弱。
立志就是人们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与自己的主观条件确定自己奋斗目标。
志向能激发人的热情,增强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立志能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
立志使人的志向与实际的活动密切统一起来。
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无疑对人
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达尔文说:"热衷于一切我认为有趣的事物,并且以了解任何问题与事件为极大的满足。
"兴趣是人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心理推动之一。
兴趣能促进人充分发挥智力作用,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性格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它贯穿在人的全部社会行为之中,调节着人的行为方式。
良好的性格是事业成功、家庭生活幸福的重要心理保障。
勤奋是人非常重要的性格特征。
勤奋使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操作能力得到经常的锻炼和运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自我批评的性格品质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批判性与思维的精确性,让人主动纠正自己的不符合实际的思想和行为。
总之,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
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达尔文还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
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大人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说:“终生努力,便成天才”。
世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说:“谁和我一样用功,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这些天才,都不约而同地将成功归因于坚强的意志与毅力,靠长期的奋斗与追求,所以,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离不开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陶冶人的高尚生活情趣,对造就自己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所以,当我们对非智力因素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争取全面发展自己,争取早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