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Piotr Redlinski 拍摄纽约:巴克莱中心 ( 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 Ursula von Rydingsvard ) 6 米多高的铜制雕塑“ 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

“ 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 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

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 nEn 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

这支新的影片,《全天》 (All Day) ,在 10月 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

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

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 ng )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 ne Thomas 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 Jos e Parl a)的雕塑一同在2012 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

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 (David Berliner) 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

— Ashton Cooper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 ),安东尼•迈克考--?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 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

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 Anthony McCall )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 2014 年 3 月 22 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 Spiegel 报业大楼楼顶, Wilhelmsburg 的高尔夫球场,还有 Falckenburg 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 20分钟。

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

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 的城市建设项目。

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 , 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河南岸重现生机。

— Alexander Forbes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晒日光浴的野兔》,俄罗斯,圣彼得堡--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工作室提供俄罗斯,圣彼得堡:《晒日光浴的野兔》( Su nbathi ng Hare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从巡游全球的大黄鸭到将近14米高的木头兔子,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 )堪称当代雕塑界的熊孩子。

他最新的作品《日光浴的野兔》,坐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岸接近“圣彼得和保罗' 城堡的野兔岛上,是这座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

这件作品是一项俄罗斯和荷兰之间长期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的结晶,取材于俄罗斯有名的野兔传说:传说中这只野兔在大洪水时躲在巨人彼得的靴子中得以幸存。

(该岛以野兔命名,同样还有一座相对较小的雕像同样以此命名。

)这只手臂舒展、翘着二郎腿的“日光浴的野兔' 由细木条制成,被涂抹成橙色,粉色,绿色和灰色的颜色组合。

它将在岛上一直停留到 10 月 13 日。

—— Nastassia Astrasheuskaya上海:《献给曼德拉》,菲尔•阿卡西--菲尔•阿卡西拍摄在上海涂鸦公园(灵石路709号44幢厂房E栋),居住在上海的比利时艺术家菲尔• 阿卡西(Phil Akashi )用一副拳击手套创作了一副纳尔逊•曼德拉的巨幅壁画,在壁画旁的印鉴是用中文写着的“自由'。

在将手套用红色朱砂浸染之后,阿卡西锤击墙壁 27000次绘成了这幅巨型肖像,命名为:《献给曼德拉》。

受曼德拉毕生致力于自由和平事业的鼓舞,Yiquan Wang阿卡西的印鉴可以看做是对用艺术在政策局限的中国促进民主的呼喊。

顺时针从左至右) 《吻比酒更甜》;艺术家和ALL'APERTO勺策展人;以及过往几届的艺术品,分别由斯蒂法罗•阿里亚蒂和罗曼・塞纳尔创作,意大利,特里韦罗--Demian Dupuis 在杰尼亚基金会(Fondazione Zegna )的ALL'APERTC艺术项目中,每个成名艺术家都可以有一片永久的公共艺术定制空间。

也正因如此,意大利北部的村落特里韦罗成为了米兰之外的当代艺术世外桃源。

今年,策展人安德烈•杰尼亚( Andrea Zeg na)和芭芭拉•卡萨韦基亚(Barbara Casavecchia )选择了意大利艺术家塞洛• 马洛贝蒂(Marcello Maloberti ) 来创作《吻比酒更甜》,一个持续演变的充满白玫瑰、家具,以及墙上的大幅涂写的花园 (近似)——这些涂写翻译过来就是“在一起的快乐”,事实上非常意大利式——所有这些都按照生物能源标准创作。

10月 5日的开幕式包含了街头派对和唱诗表演,唱诗班中有包括 Alpini (山地警察) ,小孩,运动员在内的各式人群。

对于其它那些流行着经典雕塑和喷泉,但对当代公共艺术项目却缺乏关注的意大利大城市来说,这无疑是完美的出逃。

旅程中还能看到过往ALL'APERTS览上其它艺术家的作品,比如丹尼尔•布伦( Daniel Buren ),罗曼•塞纳尔(RomanSigner ),阿尔贝托•格鲁蒂(Alberto Garutti,),和斯蒂法罗•阿里亚蒂( Stefano Arienti )。

— Sara Schifano新加坡的《星球》(Planet ),马克•奎因 -- 由OzMark17通过Flickr 提供在新加坡人气最旺的观光景点,滨海湾花园坐落着一个由大名鼎鼎的艺术家马克• 奎因 (Marc Qui nn )创作的大型婴儿。

灵感来源于艺术家的儿子,马克•奎因的《星球》是一个 9米多高, 7 吨重,永久展出的作品。

但看起来它却无比轻盈,仿若浮于空中的巨大气球。

尽管批评界的态度混杂不一,但是如果只考虑到游客的因素,这仍然不失为 250 亩园艺精湛的花园中一处绝佳的拍照地点,使人想起生命的脆弱和美好(滨海湾金沙就在身后充当背景) 。

这尊雕塑也是婚庆公司选择摄影场所的最爱,没准儿是希望能够给这些想要孩子的亚洲夫妇一个吉利的开头。

— Adeline Chia珍妮弗•塔尔平和麦克琳•克劳福德的《光晕》,澳大利亚,悉尼--Ian Hobbs Media和 Simon Woods Photography 拍摄悉尼:《光晕》(Halo ),珍妮弗•塔尔平和麦克琳•克劳福德广受欢迎的澳大利亚公共艺术家珍妮弗•塔尔平( Jennifer Turpin )和麦克琳•克劳福德( Michaelie Crawford )创作了巨型的风力动态雕塑《光晕》,作为悉尼中央城区一座老啤酒厂Chippendale Green 重新整修发展的中心作品。

作品的运动方式掩藏在其庄严的形象之下—— 11 米宽的巨大珍珠黄色碳纤维环,由 5米多长的银色旋臂与 12 米高的柱子连接。

它的运动既有缓慢的倾斜,也有更为夸张的剧烈摇摆翻滚,如同跟随变化的曲调和不定的风向翩翩起舞。

尽管看起来简单而优美,这尊复杂的雕像花费了113万美元,实际上是工程动力的史诗巨作,耗时三年来研究、设计和测试,是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结晶。

据克劳福德称:“这个支撑着古老酿酒缸的美丽光环灵感来自星体的 '光晕'。

同时这个大环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和偏离圆心的倾斜与旋转代表了酒醉后的摇摇晃晃。

”为此干杯!—Nicholas Forrests在多伦多展出的《守护者》草图,以及布伦宁的领馆来源《复活节兔子》--由奥拉夫・布伦宁提供多伦多:《守护者》(The Guardia ns ),奥拉夫•布伦宁生于瑞士,居于纽约的艺术家奥拉夫•布伦宁( Olaf Breuning )向来以其存在主义的漫画腔调和千奇百怪的多媒体实践而著名。

10月29日,他将在多伦多揭幕自己首件公共艺术装置作品。

《守护者》取材于艺术家之前因为年轻大胆的处理方法而广受好评的摄影作品《复活节兔子》(2004)( Easter Bunnies )。

复活岛是坐落于太平洋上,是世界上离陆地最远的有人居住的岛屿,《复活节兔子》正是描绘了岛上矗立的古老而神秘的复活节岛石像(moai )。

这次布伦宁所创作的雕塑集合暂时定居于多伦多的自由村( Liberty Village ,地址:65-75-85 East Liberty Street )。

当谈到作品的预期效果时布伦宁希望我们会好奇,"这玩意儿会不会摔倒”一Sky GooddenVaford之门涂鸦--INSA 提供香港:Vaford 之门(Vaford Gates )坐落在单调的工业码头装卸区香港荃湾,多彩的V门一一因为它是一家知名建筑公司的仓库入口而得名--- 在煤灰覆盖的建筑物中显得十分跳脱。

在这里,Above Seco nd画廊的May Wong从纽约的鲍维壁画展(Bowery Mural )和迈阿密的韦恩伍德涂鸦墙( Wyn wood Walls )得到启示,将一堵荒废的卷帘门变成了展出当代艺术家的临时展览空间。

目前,英国涂鸦艺术家INSA的描绘超现实女性身体和时装的大幅泼墨抽象画正在展出。

一月份,新的壁画家正在蓄势待发。

随着荃湾的中产阶级正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画廊、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搬入这一区域,Vaford之门将会成为这一区域创造性能量的视觉体现。

一Zoe LiLee Gu-young (来自Public Art M )在北村韩屋村的艺术作品-- 首尔艺术和文化基金会提供首尔:城市游击计划( City Guerilla Project )1980年代的一条韩国法律规定所有新的摩天大楼都必须附属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长久以来这条法律一直被看做浪费资金、玷污艺术,产生了许多杂乱而欠妥的雕塑作品。

当这条法律最终被政治性地利用起来,"首尔艺术和文化基金会”(Seoul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Culture )用他们“城市游击计划”这样草根的方式组织了60名艺术家,在五个不同区域里创造150件作品。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无疑来自Lee Gu-young (来自Public Art M )所领导的团队,在北村韩屋村,他们将许多动人而奇异的作品藏在迂回曲折的传统小巷内,藏在邮箱和墙壁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