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实验题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 3CH 2OH ――→浓硫酸170℃CH 2===CH 2↑+H 2O, 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 2SO 4反应生成少量的SO 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标号):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A .品红溶液B .NaOH 溶液C .浓硫酸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能说明SO 2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应选用浓硫酸、浓硝酸在55℃~60℃条件下生成。
(1)实验时选用的加热方式是( )A .酒精灯直接加热B .热水浴加热C .酒精喷灯加热(2)选择该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熔点/℃ 沸点/℃ 密度/(g/cm 3) 乙醇-144 78 0.789 乙酸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 —— 338 1.84某学生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
(2)按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后,在大试管中配制好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也没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 。
(3)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
按正确操作重新实验,该学生很快在小试管中收集到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
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乙酸乙酯 乙酸 乙醇B C A (a ) ① ③ ② D 乙酸(b )(4)写出加入的试剂:试剂(a)是;试剂(b)是。
(5)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①是,②是,③是。
(6)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4.(1)苯、四氯化碳、乙醇都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能与水互溶的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2)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无色油状小液滴。
①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②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5.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迅速用配有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一小试管收集并验纯气体后,点燃,并把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迅速倒转烧杯,乙醇与钠反应的现象气体燃烧的现象检验产物气体燃烧时火焰呈,小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
反应中只生成了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 乙酸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7.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
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的名称,它的作用是。
(4)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g,D管质量增加0.72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
8.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
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如下物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沸点(℃)56.2 77.06 78 117.9①向废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调整溶液的pH=10②将混合液放入蒸馏器中缓缓加热③收集温度在70~85℃时的馏出物④排出蒸馏器中的残液。
冷却后向其中加浓硫酸(过量),然后再放入耐酸蒸馏器进行蒸馏,回收馏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烧碱使溶液的pH=10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70~85℃时馏出物的主要成份是;(3)在步骤④中,加入过量浓硫酸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当最后蒸馏的温度控制在85~125℃一段时间后,残留液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
9.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置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A→G→____→E→F②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③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④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
A.热裂汽油B.苯C.酒精D.正庚烷10.右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请填空:(1)图中,A管的作用是。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乙炔发生了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1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
说明:(1)导管a段的作用。
导管b段末端跟锥形瓶里液面保持一段距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锥形瓶内盛硝酸银溶液,图中虚线方框部分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后不久导管b出口可见到什么现象。
若锥形瓶内盛硝酸银溶液,反应后出现淡黄色,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得到的溴苯呈______色,这是因为______;为除去混入溴苯中的溴,可加入_____________试剂,用________方法分离12.下图所示是完成1,2-二氯乙烷某些性质得实验装置。
(1)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2)在试管A里加入2 mL 1,2一二氯乙烷和5mLl0%的NaOH乙醇溶液,再向试管里加入几小块碎瓷片。
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3)用水浴加热试管A里的混合物(其主要生成物仍为卤代烃),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反应类型是。
(4)为检验产生的气体,可在试管B中盛放,现象是;向反应后试管A 中的溶液里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几滴AgN03溶液,现象是。
13.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克/厘米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
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1)烧瓶a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否则容易产生副反应。
请你写出乙醇的这个消去反应方程式:。
(2)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3)安全瓶b可以以上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
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4)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5)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6)c装置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e装置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题答案1(1)①A ②B ③A ④D(2)装置①中品红溶液褪色(3)除去SO 2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4)检验SO 2是否除尽(5)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 (1)B(2)能使反应混合液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3(1)(2分) (2)漏加浓硫酸(2分)(3)乙醇的沸点比乙酸较低,易挥发而损耗(2分) (4)饱和碳酸钠溶液 (1分); 稀硫酸(1分)(5)分液,蒸馏,蒸馏(各2分,共6分)(6)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2分)4(1)乙醇(2分),苯(2分)(2)①不正确(2分),因为CH 2=CH 2也可以与Cl 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 2Cl -CH 2Cl 也是油状液体。
(2分)②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2分)2CH 3CH 2OH + 2Na → 2CH 3CH 2ONa + H 2↑ (3分)6答案:(1)(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3)催化作用;吸水作用(4)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