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师理论A试卷

模具设计师理论A试卷

模具设计师(注塑)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判断题(共10题。

将判断结果填入答题卡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

每题1分。

满分10分)
()2、对于一模多腔的注塑模,若各型腔或各型芯其相应形状、尺寸都完全一致,则同一模成型后的制品其相应形状、尺寸显然也是完全一致的。

()4、二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其特征是浇注系统的冷凝料与塑件是在不同的分模面和分型面上驱取出的;而三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却是在同一个分型面上取出的。

()5、注塑模型腔和型芯的脱模斜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控制在1o~3o范围之内。

()8、卧式注射机为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均沿倾斜方向布置的注射机。

()10、带螺纹塑件常用强制、手动和机动三种方法来脱模。

二、单项选择题(第11~30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括号中,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

每题1.0分。

满分20分):
11、塑件的设计应使尽可能简单,以便于注塑模的制造及塑件成型。

A、分型面
B、外表形状
C、流道系统D以上都是
12、塑件最小脱模斜度与塑料性能、收缩率大小、塑件的等因素有关。

A、分型面
B、外形尺寸
C、尺寸精度D表面粗糙度
14、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的波动和塑料模的制造误差。

A、塑料收缩率
B、模具温度
C、注射压力
15、为了使冷凝料能顺利脱模,注塑模的主流道往往设计成圆锥形,一般其锥角a为。

A、1o~3 o
B、2 o ~5 o
C、4 o ~8 o C、12 o ~18 o
16、在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斜楔锁紧块的楔角∮必须比斜导柱的斜角a大。

A、0.5 o ~1 o
B、1 o ~1.5 o
C、2 o ~3 o
D、2 o ~5 o
18、在设计抽芯机构时,要求在合模时必须有对滑块起锁紧作用。

A、限位块
B、挡块
C、楔紧块
D、定位螺钉
22、下列三种浇口中,主要用于成型尺寸大壁又厚或大而深的塑件的浇口是:()
A、直接浇口
B、点浇口
C、侧浇口
D、潜入浇口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脱模机构中,顶杆应设置在靠近脱模阻力较大的部位。

B、脱模机构中,塑件只能从动模顶出,不能从定模顶出。

C、脱模机构中,强制脱模可适用于螺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塑件。

24、下列三种示图中,分型面选择不合理的是:()
25、下列哪一种不是斜导柱的形式:()
(A)(B)(C)
27、以下哪一个部件是成型零件ˍˍ?
A、导柱
B、型腔
C、锁紧块
D、斜导柱
28、如果注塑机喷嘴头部半径为18mm,那么主流道衬套凹坑半径不可以采用的是ˍˍ。

A、18mm
B、20mm
C、22mm
D、24mm
30、普通三板模(小水口模)的分型面的数量是ˍˍ。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多项选择题(第31~40题。

每一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括号中,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每题2.0分。

满分20分)
32.顶出板顶出方式常用于。

A. 机构复杂的产品
B. 透明的产品
C. 深腔壁薄的产品
D. 透顶的产品
35.在设计塑件时,塑件壁厚不均会产生如下什么问题。

A. 局部厚胶位如图1所示,易产生表面收缩凹陷。

B. 如图2所示,胶件两边薄胶位,易产生成形滞流现象。

C. 止口位如图3所示,胶厚采用渐变方法以消除表面白印;另有胶件内部拐角位增加圆角使其壁厚均匀。

D. 如图4所示,尖角位表面易产生烘印,避免烘印的办法是加圆角过渡。

胶厚渐变 增加圆角使壁厚均匀
胶厚突变易产生白线 壁厚不均匀影响流动
图3 图4
36.下列观点是符合浇口的设计原则 。

A. 保证胶料的流动前沿,能同时到达型腔末端,并使其流程为最短。

B. 浇口应先从壁厚较厚的部位进料,以利于保压,减少压力损失。

C. 浇口的位置应在胶件容易清除的部位,修整方便,不影响胶件的外观。

D. 避免浇口处产生气烘、蛇纹等现象。

37.浇口位置选择的设计时一般要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

A. 流道应尽量减少弯折。

B. 考虑去除浇口方便,修正浇口时在塑胶制品上不留痕迹以保证外观。

C.模具型腔数越多越好,浇口越大越好。

D. 以上皆是。

40.以下属于模具基本结构的是。

厚胶位易收缩凹陷
图1
图2
两边薄胶薄,易产生滞流,须加厚些。

尖角位表面易产
生烘印
加圆角避免烘印
A . 加热系统 B. 冷却系统 C. 顶出系统 D. 浇注系统
四、问答题(第41~44题,请将答案回答在答题卡上,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

满分50分)
41、请绘制出典型三板模(小水口模)DCI的结构意图,标明各模板的名称并注明分型面位置及三板模的特点。

(10分)
42、看模具总装图,按序号写出下列各部件的名称:(10分)
44、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为什么要对模具温度进行调节?
(2)请分别说明直接浇口、侧浇口、点浇口应用场合或特点,并陈述浇口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相关主题